邹蒲陵
(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广东东莞 5231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建设是从理念、方法论到课程运行的整体推进,需要在课程观引领下推动课程一体化与师资合力建设,不只是对既定计划或目标简单地加以转化,还是一个需要精准定位、靶向发力、内容适恰、队伍优化的系统过程。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中的“课程”涉及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不仅包括思政课程、各个专业要求的专业课程,还包括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综合和通识课程。依据课程类别、性质可具体从以下几类课程考察与思政课程合力的逻辑(图1)。
图1 高校各类课程价值理念分析图
其中,文学、历史学、哲学类课程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广义上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成才的内在精神特征,它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观上,表征于个人的文化涵养上。文学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历史学课程的民族认同教育功能、哲学课程的理性思辨教育功能等,能够帮助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和丰富情怀的学生。充分发挥文学、历史学、哲学类课程的教育功能,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单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对象深层存在的情感、心理等问题,无法适应人们发展的需要。文学、历史学、哲学类课程教育能够有效地协调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文史哲课与思政课程的联合作用,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结合其专业知识,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广阔视角阐述深层次的价值问题,带领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味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是一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经济学专业课程是以经济学为媒介培养人才的活动。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及其应用的科学,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学科,如法律专业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法学知识体系和培养法律职业为目的的教育制度和途径。一方面,需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发挥在社会科学中的建设意义,必须在教学课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依托其课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助力学生了解切身相关法律法规、大政方针,深入社会建设实践实际,培育大学生经世济民、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人才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专业能力与素养的准备。
此外,理工类课程也有许多思政元素,如遵从自然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这些都是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元素。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应当通过多元一体化教学方式整合知识、经验、价值,遵循学科和课程本身的内在逻辑和连贯性,以适时和适当的方式切入价值观教学,使各类课程教学能够与学生兴趣、技能和经验相契合,“以各类课程共同推进主体意识形态观念系统的生成,通过各类课程的共同作用激发主体的认知决策、情感激励、意志磨练、观念形成、信仰固守等各个环节良性运动”[2]。
设计和运用以价值议题为中心的、涉及多学科课程知识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教学的关键。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跨学科的价值知识网络,将多学科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也可以找到一系列线索,用这个线索将若干学科领域的多个价值知识和相关概念串联起来,这不仅具有了高度的知识统整性和价值整合性,而且还具有了课程的建构意义。
在价值议题选择上,高校可以从知识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中的价值和精神、专业中的国计民生关联度、实践实验中的生活参与感4 个方面创设,在此基础上涉猎其他学科课程的相关知识理论,实现联结性教学。首先,作为社会意识的基本内容,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根本上制约和规范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在知识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设定上,要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为边界,可以从阐述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个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观、个人与群体关系的集体观、群体与社会关系的社会观、人民与政府关系的政治观、人民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国家观、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国际观7 个价值主题入手,分析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课程中创设科学发展中的价值和精神主题,要从科学对事实和真理的追求入手,从科学先辈楷模对真理的炽热与奋进入手,从科学研究的合作、谦卑和相互尊重态度入手创设主题。再次,在创建专业的国计民生相关主题时,我们应该从植根于祖国,在祖国土地上写论文,在伟大事业中运用科技成果的价值主题开始。最后,在实践实验中的生活参与感价值主题创设上,要从日常生活规范入手,在紧贴实际、富有生活化、生命力、提升生活满意度的视角出发,创设实践实验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主题。另一方面,主题的创设要以学科课程的逻辑入手,避免随意性。需要把握好不同学科知识和价值的组合、价值主题的内容主次关系、突破教科书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明确价值内容之间的联系、设置灵活的时间安排和柔性的主题探究。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教学的中心问题是解决学生的价值认知与实践,因此,通过在教学中串联知识学习与社会现象的价值问题研究,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基于问题的实践教学研究以价值性问题为学习起点,触发学生研究开放式问题的经验以获取价值认知,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提出问题、调控研究过程和评估结果的角色。在问题的选取上,应当“积极探索实质性地介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真正触及他们默会知识的深处即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并产生积极的影响”[3]。通过价值问题的探究,可以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概念和内涵的理解,这是由于好奇心对大脑的影响。当一个概念激发好奇心时,海马区(负责记忆创建的大脑区域)的活动就会增加,当学生对某个特定主题表现出比平常更高的好奇心时,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入探究活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增进对内容的理解。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提升其服务社会和国家的能力”[4]。
首先,优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合力的运行机制。学校在组织和时间的安排上建立互利共享的常态化工作合作组织,构建立体、交叉、综合的师资系统。要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一起参与教学目标的规划,让教师有一起解决教学问题的时间,在互信、互谅的氛围中提供让教师互相观摩、咨询和协作教学的机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之间不仅应该经常计划课程要涵盖哪些标准,如何教授材料以及如何评估学生,还应该以非正式的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因此赋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建设自主的“教师学习团体”也是必要的。
其次,应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的交流机制。创新高效的教师合作方式和形式,变静止的、单程的关系为多元的、动态的互助关系。一是开展集体备课,消除教师个体备课囿于思维封闭造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效果低下的影响,通过分工备课——集体讨论——修改教案的系统过程,既明确任务,又能发挥潜在的集体智慧,改善教学。二是推进科研合作,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的中心课题进行合作攻关,细化为多个关键的小课题,调动跨学科教育人才,凝结为共同课题组合作共事。三是组织听课评课和观摩教学活动,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的平等教育关系中进行教学观摩活动,能够避免上级考察和评鉴考绩的压力,在互助的愿景下诱发教学品鉴、学习和切磋,促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最后,建立长期稳定的优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兼职教师备选库。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的课程教师,不仅限于高校的课程教师,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名师大家、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各行业先进模范等,都能在不同方面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效能,鼓励这些优秀队伍进入课程、站上讲台,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备选库和课程库,既能创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育表达方式,又能在建立新的师生关系过程中增进价值观教育的可感性和有效性。
(1)污泥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表明,污泥的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污泥结合水和少量外在水分析出阶段、有机物分解和挥发分析出阶段以及残留有机物、矿物质和焦炭分解阶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呈现出多主体、多环节和多领域的特征,教师间的沟通、参与、合作,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实践的决定性力量,要保证传道先修道,育人先育己。优秀的高校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递归中、教学反思与改革发展中、教书育人的接棒中成长起来的。
课程不能背离理论,教师身处课程行动场域,从事课程理解,进行课程决定,其背后须要有理论与知识的支持。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内容的创造、选择或寻找关联的决定过程中,教师本身对于课程和育人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面对课程的处境。
1.提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首先,要打破育人责任分割与偏差,明确教师的育人责任。部分高校一线教师,在谈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容易将职责归于思政课程教师、辅导员、学生处等教育工作者,将自身的课程育人职责圈定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导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自古以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就包含着对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导责任,这不仅是对一名优秀教师的评判标准,也被作为国家教育理念纳入教师规范之中。1980 年至2020 年间,教育部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限于专职思政课教师。1980 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业务教师”也肩负思想政治教育之任,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业务教师”拓展为“所有教师”,这是对教师育人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其次,要纠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是增加工作量的意识,将工作概念转变为使命概念。高校教师承担着育人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是具备先进思想文化、坚定党领导执政的支持者,因此,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师天然的使命。在这之中,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是高校教师的分内职责,教师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任务工作的观念,将职业规范与使命担当相结合。最后,要树立持续性的课程行动意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蕴含着缔造的意义,是师生共创教育价值的过程,在这场持续性的师生互动中蕴涵着不断的理解、诠释、批判与行动,非一时、一课就能完成的价值使命。
2.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理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合作伙伴关系,比物的要素的融合更有效和更令人满意,这种教师互动过程,使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能够针对相互的价值教学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育人理念是主观性的,因此首先要从教师个体的主观意识着手强化协同育人理念,依赖于促进教师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协同育人需求的感知,产生共同的愿景。教师最大的挑战是:教师既是教学的实施者,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又要担任教学实践的观察研究者,其间必然存在着某些角色上的紧张关系。也即:教师如何分身看自己?应当说,教师研究目标在于改进教学实务,任何所谓客观的研究,最后都要透过教师主观的知觉,应用于教学情境中,因此,教师的主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发展教师成为具有敏感性的和自我批判性的主观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教师对于自己的错误观念、预设和习惯,要不断地加以检视和批判。透过自我意识批判与研究,使自己更有自我教学认知,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实务,这就像运动员透过教练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并求改进一样,教师也可以邀请他人作为观察者和参照系,来检视自己的教学并追求改进。因此,指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在分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对合作协同的感知,是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途径,只有需要才能促进变革。课程思政教师需要具备挖掘与传授课程的思政元素的能力,但多数教师对于本课程思政要素内容、挖掘方式、转化教学等认识比较模糊,需要思政课程教师的指引和帮助。而另一方面,思政课程教师拓展课程知识载体、增强学生针对性、创新教学形式方面,需要课程思政教师的多方协助,因此,两类教师的协同合作是必要和紧迫的。在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操作方式上,应展开系统的政策学习、宣讲、研讨会议、项目指导等,牵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的共同体意识,提供共同计划和共同教学的机会、同伴教学和观察的机会、进一步发展“听众意识”的机会。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是课程的“教育理想”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实践媒介,除了各自表述教育目标,深思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据以做出教学策划外,如何让自身更有弹性、更有能力、更能担当育人使命,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面向课程发展的生存之道。课程理论家史腾豪斯(Stenhouse)指出: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会有课程发展。[5]24教师如何明智地“诠释”与“实施”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决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成败的重要因素。
1.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融合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创发最丰富的场域,在此过程中,用哪些材料作为师生对话的文本,这些对话的文本如何被使用,教师拥有关键的决定权。因此,教师能否实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的融合,是评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实效的重要指标。
一是提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发掘的敏感度。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关注视角不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的价值育人内容对象也存在不同,如何发掘出最适合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要求,是对教师课程资源敏感度的考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梳理,从情感、思维、技术、社会意义层面提炼课程资源,思考课程的知识要素与价值元素的针对性阐发,如:符号系统、知识要素、结构体系、内在逻辑、研究方法,发展历史、杰出人物社会贡献、人类价值、学科精神,未知领域、前沿问题、多元观点、探索方向和不同可能等。
二是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隐性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而且还要在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设计、教案编写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6]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融合需自然无痕,而非简单相加,要从“无意识”和“暗示”的教育心理角度入手,达成春风化雨、沁人心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就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找准育人切入点,如理工类课程中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人物为切入点,医学类课程中以展现中国抗“疫”精神的医护人员为着力点,在课程专业知识能力教学时自然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三是提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安排能力和整合能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融合要分清主次,课程的专业性和知识性是课程的主体,专业课程不能上成思政课程,思政课程也不能越矩为专业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阐发上应注重篇幅,突出重点和价值深度,把控好时间、次序与情境的适配,在教学观察与反思中适时调整教学安排。而另一方面,要把握知识选择中的价值整合,“任何课程的‘知识选择’,不仅要涵盖学科专业的基本范畴、命题、原理和方法,而且要符合社会变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7]。
2.创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的能力
对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而言,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在教育中采用和探索创新思想通常很慢,同时由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将离开教学舒适区,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努力与付出,对教师而言并非易事。但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在教学中的潜力,与许多学生实际学习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双赢的。
一是提高与学生互动的能力。学情研究是教学的基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面向的学生众多,具有不同专业特点,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中,契合学生兴趣的、符合学生内在需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才能产生师生共振,激发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学情研究能力,贴近学生进行交流,从教学观察、师生交往、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入手把握好学生的时代变化与专业背景,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话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教学。
二是增强教学研究与改进的能力。教师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实际运作者,对于课程的相关问题困境与成效最为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扮演研究者的角色,遇到问题与困难时,不是交给校外的学者专家,而是要透过教师自己在教学情境当中进行研究,寻求答案和解决之道。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教学中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教学研究有充分的掌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翻转课堂等,选取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的价值性内容教学特色。同时,在教学展示和教学交流中学习领悟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教学方式,是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发展、缔造课程教学价值的建构行动。
3.提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作教学能力
教师合作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的构建的基础,合作教学是共同的教学能力提升过程。
一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个体应具有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齐心协力的个人素质,使合作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积极参与成为凝聚合力的保证。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格局下,有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材料的积极意愿,将独立的技术性教学工作转变为共同的价值教育文化,形成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心理支持。通过共享课程资源、计划和材料并共同努力,激励教师集体参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共同促进教师的能力发展。
二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应掌握运用合适的交流方式方法,消弭思维差异凝聚共识的能力。要在深刻反思本课程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基础上,真诚地与其他教师进行深度对话,清晰阐释自己的问题与思考,接受公开检验,聆听新的想法、实践方法等。要利用技巧性探讨方式,包括对合作的反思、课程连接可能性的探询等,建立对不同课程与本课程间相互作用的透彻了解。要保持开放、信赖和支持的心态交流,追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的广泛一致性,不苛求内容和深度上的完全一致,以追求本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潜力挖掘上的提升为目标,展开教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