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服务“河南省中药材之乡”创新发展

2022-06-20 07:19:46翟媛媛,贾志远
乡村科技 2022年6期

人勤春来早,农忙正当时。2022年3月12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赵学书、王宏青、李立冬一行3人组成中药材生产服务队,到“河南省中药材之乡”虞城县界沟镇开展中药材科技服务活动。

界沟镇毗邻“中华第一药都”亳州市,是豫东平原优质中药材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0.23万hm,种植品种48个,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授予“河南省中药材之乡”称号。近年来,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过快,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产业长远规划滞后,科技创新不足,药农科技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淡薄,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品牌创建无序等。针对这些制约该镇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服务队专家通过技术培训、田间现场指导等方式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在技术服务期间,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赵学书就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药材之乡”创新发展、药材绿色规范化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三产融合等中药材产业长远发展的前瞻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讲解,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一要以成功创建“河南省中药材之乡”为契机,依托毗邻“中华第一药都”亳州市区位优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把界沟镇打造成豫东中药材交易集散地,提高药农市场话语权。二要积极创建认证一批虞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唱响市场品牌。三要加强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能力建设,延伸产业链,打造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实现“三链同构”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四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镇中药材高质量发展。

针对春季气温渐高、多风少雨,中药材易受干旱和病虫害危害问题,王宏青、李立冬两位科技特派员分别就中药材春季田间管理及药材绿色规范化基地建设向药农认真传授方法。一是中耕除草。要及时中耕松土、晾根,促根茎类药材根条生长;忌用除草剂除草,以免增加土壤药剂残留,降低药材品质。二是科学追肥。春季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667 m追施1 000~1 500 kg。对茎叶类和全草类中药材适当追施氮肥,667 m追施尿素15 kg。对花果类药材要追施磷、钾肥,667 m追施磷酸二氢钾20 kg左右。施肥方式应根据品种、种植方式、药材大小选择,如可采取穴施、撒施或沟施。三是合理灌溉。春季土壤易干燥,要结合施肥灌溉,坚持勤浇少浇原则,保持土壤湿润。

随后,服务队一行深入积善堂中药饮片公司紫苏生产基地、红影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白术育苗基地、元胡生产基地和景信种植专业合作社苏败酱生产基地,现场分别给予具体技术指导。此次科技服务活动获得了良好效果,提升了药农科技素质,增强了药农种植药材的信心,受到了当地政府和药农的肯定。科技特派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界沟镇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