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思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期:秋季
课题:假期有收获(第二课时)
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的《道德与法治》
二、教学内容
《假期有收获》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1课内容。本课由“用心过,有收获”“有打算,不忙乱”两个框题内容构成。本课时内容为第二版块“有打算,不忙乱”,以时间为序,用绘本的形式展现了两个小朋友不同的假期安排。两种截然不同的假期安排,真实地反映了两个孩子的心理,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假期体验。对比中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度过一年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最后讨论部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对假期生活进行反思和交流,并产生改进的意愿。也就是本课通过阅读、交流、游戏等形式,感悟假期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习为假期设定计划目标,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养成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好习惯,为假期与学校生活的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抽象思维有限,尚处于直观动作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在表达方面,他们“说”比“写”要更容易。刚刚经历了小学阶段的第一个暑假,假期生活各具特色,但大多数还没有形成自主计划和安排生活的习惯,特别是长时段闲暇时间的安排,对他们有较大难度。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创设生动的情境,设计有趣的活动,增设辨析栏目,对比分析两个小朋友的暑假生活内容,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做法还需要改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安排。
四、教学目标
(一)调查交流,分析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学习安全、健康、快乐生活。
(二)对比、反思,体会有计划地过生活所带来的收获与快乐。
(三)尝试制订假期计划,培养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假期生活的意识,并努力去实现。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对比、反思假期生活情况,懂得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休息,做到有打算、不忙乱。
2.教学难点
懂得合理安排时间,让长时段闲暇生活过得愉快而有意义,并持之以恒。
六、教学策略
本课是基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线上课。遵循“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寓德育于活动中”这一教学理念,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以达到热爱生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目的。本课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一)回归真生活,课堂朴实化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学生课前完成《暑假生活作息时间调查问卷》,课堂上从人物故事反思、讨论自己的暑假安排,真实地回归生活,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感悟假期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初步学习为假期设定计划目标,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养成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好习惯,为假期与学校生活的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调动多感官,活动体验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灵活使用教学策略,关注教学细节,追求教学环节的和谐,使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实践性得以体现。“快乐假期大富翁”“国庆假期巧安排”两大活动,游戏、讨论、辨析、观看中,注重学生人人参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道德认知,学习安全、健康、快乐生活。
(三)整合新技术,互动立体化
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问卷星、木疙瘩、文叔叔,及时了解学情,促进交流互动立体化。课前对学生暑假生活作息时间进行调查,更准确地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并收集三个典型素材进行对比,在统计数据分析中引导学生关注不良作息习惯带来的危害。课中,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如,组织“快乐假期大富翁”闯关游戏,让学生选择或前进或后退地进行闯关游戏,从而在这过程中学习“过好暑假”的秘诀;又如,举办“国庆假期巧安排”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制作形式来安排自己的过去假期;同时,课堂练习运用“木疙瘩”平台进行游戏,及时对学生学情进行评价反馈,学会合理的做法。课后,还有相关作业的布置。实现在开放性、自主性的多元活动中,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七、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思路
八、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课件、问卷调查(金数据)、游戏(木疙瘩)、课堂练习(木疙瘩)、计划上交(文叔叔)、录制绘本故事
2.学生课前准备:完成《暑假生活作息时间问卷调查》
九、教学过程
(一)调查导入分析状态
1.教师教的活动
(1)提示学习要求,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三个学生暑假生活作息时间问卷调查情况。
(3)出示问卷调查数据表,导出问题:怎样才能让长假期过得井然有序,不忙乱,丰富多彩又充满快乐呢?
2.学生学的活动
(1)准备学具。
(2)明确学习目标。
(3)看调查情况,谈发现,说谁的更好。
(4)就问题开展学习。
設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调查的反馈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反思暑假生活中不合理的安排。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不良作息习惯带来的危害。
(二)玩游戏,做计划,明理导行
1.教师教的活动
活动一:快乐假期大富翁
(1)出示游戏,明确游戏规则。
(2)第一关:介绍故事主角。
(3)第二关:播放《放假第3天》。
讨论:你喜欢谁的做法呢?你的假期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出示计划表图)
(4)第三关:播放《放假第10天》。
讨论:你更喜欢谁的做法呢?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出“示防溺水六不准”)
(5)第四关:播放《放假第15天》。
讨论:你们同意谁的做法呢?为什么?你在假期中平均一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电脑、手机或平板等电子产品呢?
(6)第五关:播放《放假第20天》。
讨论:他们的假期安排合理吗?(播放《交警姐姐提醒》)
(7)第六关:播放《开学前3天》。
讨论:东东和明明,你要夸夸谁呢?(出示《明日歌》)
(8)思考:如果你是东东或明明,下个假期你会打算怎样过?
小结:我们学到“过好假期”的秘诀:制订计划、注意安全、科学用眼、健康生活等,也学会思考了。相信下一个假期你会过得有打算、不忙乱。
活动二:国庆假期巧安排
(1)思考: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2)出示計划表。
(3)播放《学生介绍计划表》。
小结:同学们,假期有了目标安排,并且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相信你的假期会过得更充实,与父母一起安排国庆的准备。
2.学生活动
活动一:快乐假期大富翁
(1)扫二维码参与活动。
(2)认识故事主人公。
(3)看故事,交流想法,欣赏计划表,学会制订计划、按时作息。
(4)看故事,交流想法,学会注意安全,自我保护。
(5)看故事,交流想法,根据情况给自己鼓掌,学会科学用眼、适时适量。
(6)看故事,交流想法,观看《交警姐姐提醒》,学会合理安排,动静结合。
(7)看故事,交流想法,学习《明日歌》,学会知错能改。
(8)换位思考,学会劳逸结合,健康生活。
(9)明确过好假期的秘诀。
活动二:国庆假期巧安排
(1)思考自己的国庆安排。
(2)观看计划表和视频。
(3)制作计划表,并与父母商量。
活动一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对假期安排是否合理的辨析。结合二年级学生爱游戏的年龄特点,将这些辨析题做了大富翁游戏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教育无痕渗透。在内容的选择上,增加了游泳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学习安全、健康、快乐生活。
活动二设计意图:以实现国庆假期目标为驱动,结合生活实际,尝试制订假期计划,突破教学难点。同时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过假期,培养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假期生活的意识,体会有打算,不忙乱的假期收获。
(三)总结课堂 布置作业
1.教师教的活动
(1)课堂练习。
(2)好书推荐。
(3)师总结:及早制订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真正让我们的假期有打算,不忙乱,我们将会度过一个又一个安全、健康、文明而有意义的假期。
(3)布置作业:进一步完善国庆假期计划,并在国庆假期实行,看看谁的假期有打算,不忙乱。
2.学生学的活动
(1)运用学习任务单或扫二维码完成课堂练习。
(2)课后阅读书籍。
(3)课后进一步完善国
庆假期计划,请拍照扫二维码上交,并在国庆假期实行。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好书推荐,故事阅读中,提升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的意识。作业布置践行假期计划,进一步培养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假期生活的意识,并努力去实现。
十、板书设计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