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慧杰 肖磊涛 聂毅
摘要: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栏目自推出后与受众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也在逐步探索新闻互动报道的边界。本文从用户需求起点下的持续互动、技术创新推动下的互动拓展、娱乐与舆论导向的边界把控三个角度出发,探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闻互动报道的改革创新之策,以期为今后新闻互动报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闻互动报道 “问记者”栏目 媒体创新
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栏目继东京奥运会之后继续发力,推出《冬奥“问记者”》和《冬残奥“问记者”》系列互动报道,发稿28篇,全网总浏览量超2亿次。在取得良好互动效果的同时,“问记者”栏目也在不断探索用户需求下新闻互动报道的边界在何处。
新闻互动报道的边界探索需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内里部分的最大范围,即如何最大限度地考虑用户需求,从形式、内容、体验等多方面达到用户最喜闻乐见的效果,实现传播范围的“破圈”;另一方面是明确范围的限制在哪里,防范报道“求新求快”迷失自我,避免在流量追求之中失去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在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栏目也正是从这两方面出发,力求在传递更广“声音”的同时,不断思考如何传递更有责任的“声音”。
互动是“问记者”栏目的立身之本。“问记者”栏目自建立之初就希望可以实现“新闻+社交”报道模式,尝试通过互动表达建立起用户与记者之间的联系。当下,短视频的兴起带动用户阅读习惯逐渐形成碎片化、社交化、互动化特点,如何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在重社交的媒介环境中增强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提高用户参与的互动感,满足用户的互动需求,是“问记者”栏目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问记者”栏目尝试在已有“问记者”稿件的基础之上,针对网友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进行持续性地“再问再答”,推出跟进式互动报道。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在新闻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完成了从启动性生产到互动性生产的拓展。以往的“问记者”互动中用户所扮演的角色集中于通过对稿件提问,为记者提供新闻素材,是一种启动性生产的参与方式;在冬奥冬残奥报道中,“问记者”栏目尝试在用户提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将“用户问题+记者回复”的互动信息作为再一次提问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跟进式互动报道,完成互动性生产的转变。
“问记者”栏目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聚焦于主媒体中心的“黑科技”元素,以智能垃圾桶为报道主体推出了《垃圾桶还能自己“奔跑”?》,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馈。同时,“问记者”栏目也为该稿件开通了“问记者”互动功能,用户对于稿件内的提问以及记者回复产生了更大兴趣,大量的新增追问使得这一主题的新闻性重新升温,“问记者”栏目继续跟进,又推出了《“奔跑”的垃圾桶不会迷路吗?》,以“再问再答”的形式持续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互动主体在用户与记者互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直接互动。比如,有网友提问“垃圾桶还能自己‘奔跑’?”,就有其他网友在此互动的基础之上提出“‘奔跑的垃圾桶’不会迷路吗?”,通过这种“再问再答”的方式,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直接互动。
“问记者”栏目尝试与各类新技术相结合,力求技术创新推动下的互动形式突破,适应多屏用户使用习惯,以视频适应力延展报道传播范围,利用客户端原生平台技术优势,探索用户参与式互动的更多可能。
首先,通过新技术打造互动场景,为用户拓展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问记者”栏目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推出《跨屏“问记者”丨记者眼中的冬奥是什么样?》,通过虚拟现实、XR(拓展现实)等技术,实现用户讨论热度较高的虚拟场景构建,以“冰墩墩”、“雪容融”为元素营造氛围,突破物理空间距离,主持人与记者异地同屏“问记者”互动。其借由沉浸式访谈内容,聚焦冬奥、冬残奥报道记者视角,既满足用户对记者的信息需求,也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冬奥、冬残奥体验。
其次,“问记者”栏目所采用的竖屏视频的形式,是大屏时代跨入小屏时代、竖屏传播逐渐兴起背景下的報道尝试,是用户本位下的视频形式产出。采用竖屏视频形式,不仅能增强报道的“社交性”,增强用户观看视频时的互动感,实现用户与记者面对面问答的沉浸体验,也能适应不同视频平台的发放逻辑,构建多端口多形态的媒体矩阵。竖屏视频本身既为传统视频播放平台所兼容,又是用户体量庞大的短视频平台的主要视频形式。“问记者”互动报道以竖屏视频为主体,保持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多平台同步传播,以一条视频契合多平台视频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媒体矩阵的传播中实现“问记者”栏目的品牌构建,既是对当前稿件传播效果的加持提升,也是对“问记者”栏目后续持续发力的基础建设。
再次,除了对用户互动体验的不断尝试,“问记者”栏目针对用户的参与式互动也作出了新的探索。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凭借新华社客户端自主研发的原生平台技术优势,《冬奥“问记者”》和《冬残奥“问记者”》系列互动报道稿件开设“投票”互动功能,在看完稿件主体内容之后,又引导网友互动,为稿件增添用户可操作的“投票”选项。一方面通过用户的“点击”操作互动,在内容阅读之上,增强用户对稿件的参与操作,加强用户参与式的互动体验;另一方面,“投票”结果比例的展示也为用户展现出其自身所偏向的趣缘群体,让用户在稿件参与中找到群体认同,借助兴趣社群的结合意愿增添新华社客户端的用户黏性。
用户本位下的内容制作,需要就用户“兴趣”排序提前,但是在关注热点的同时,如何避免“娱乐化”内容致使报道内容偏离,如何寻找“娱乐化”需求的边界,是需要不断探索的。用户提问是碎片化的,是基于用户趣缘的垂直性问题,“问记者”栏目以独特的问答形式将碎片化问题进行整合,形成针对某一垂直领域的系统化问答。在这一过程中,网友注意力的差异性决定了提问信息必然会涉及传统新闻报道所未涉及的内容,带来“娱乐化”过强、舆论导向偏离的风险。
就报道选题的确定而言,将基于趣缘的用户提问全盘托出更贴合当下的热点。比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问记者”栏目针对用户关注的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等体育选手产出内容。然而,在热点之下报道选题的确定更为重要,如何在跟随热点的同时把控舆论风险,“问记者”栏目给出了答案:以用户需求为起点,把握舆论引导路径,结合适度“娱乐化”热点,以体育精神、冰雪运动普及为内容落点。
比如,《1620!谷爱凌这一跳有多飒?》、《苏翊鸣还有“大招”没放?》科普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比赛规则、运动技巧、基本常识。《徐梦桃这块金牌拿得有多不容易?》关注冬奥会“四朝元老”的冬奥旅程,在科普项目基础知识的同时,向受众展示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与奋斗历程。报道在收获网友注意力的同时,为冰雪运动的普及添砖加瓦。
就记者回复的把控而言,互动的社交属性决定了记者要以口语化风格去回复网友提问。但与此同时,记者直接、简洁、个性化的回复内容可能会造成网友的误读,引起舆论风波。所以,这对记者的专业知识积累、话语提炼以及舆情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记者”栏目针对每一个热点切口背后的冬奥冬残奥项目,邀请跑口的体育记者来回复,确保对记者回复内容的安全把控。
比如,《花样滑冰的4A、4T、4S……是啥意思?》以羽生结弦冲击“4A”的舆论热点为起点,邀请跑口记者对花样滑冰的动作专业术语作出简洁易懂的解释。在保留对话亲和性、选题乐趣性的同时,发挥新华社记者的硬本领,为用户带来专业的解答,既满足用户社交性、趣味性的媒介使用需求,也保障報道内容安全可靠。
总之,“问记者”栏目整合碎片化信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新闻互动报道的边界,发挥新华社记者的专业优势,为报道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而贡献创新方案。
作者齐慧杰系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
肖磊涛系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客户端主编
聂毅系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客户端编辑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体育.冬奥“问记者”丨苏翊鸣还有“大招”没放?[EB/OL].(2022-02-16)[2022-04-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 d=1724923362977031260&wfr=spider&for=pc.
[2]新华社.冬奥“问记者”丨1620!谷爱凌这一跳有多飒?冰雪2022[EB/OL].(2022-02-09)[2022-04-15].https://haokan.baidu. com/v?pd=wisenatural&vid=6120483265268446232.
[3]新华社.冬奥“问记者”丨“奔跑”的垃圾桶不会迷路吗?[EB/OL].(2022-02-20)[2022-04-15].https://china.huanqiu.com/ article/46tVniAwE5B.
【编辑: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