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坤
摘要:赤羽病可以引起牛羊流产、早产、产死胎、新生胎儿畸形等特征病变,严重危害我国牛羊养殖业。本文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赤羽病局部流行为切题,对赤羽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控制赤羽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赤羽病;流行病学;防控;反刍动物;阿卡斑病毒
自2021年9月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如吉林、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区养牛户纷纷反映犊牛站立不稳、胎儿关节弯曲,患病牛犊出生后四肢关节弯曲呈蜷缩状,脊柱和头部变形,部分患病牛犊还会有双目失明、吞咽困难等症状,且死亡率较高,经确诊为赤羽病。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在热带和温带的许多国家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给全球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笔者结合对赤羽病的研究学习和实践认知,对该病的全球发展史、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本病防控提供借鉴。
1 关于赤羽病的介绍
赤羽病是由阿卡斑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以感染妊娠期母牛后导致腹中胎儿出现畸形病变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出生犊牛以出现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综合征为主要特征,又叫阿卡斑病、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牛先天性地方流行A-H综合征或牛地方流行性脑脊髓炎。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赤羽病毒属于布尼病毒科布尼病毒属辛波血清群,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如蚊和库蠓)叮咬易感反刍动物进行传播,怀孕绵羊、山羊和牛最易感,临床上以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性畸形为特征。
1.1 赤羽病的发展史
1949年,日本群马县赤羽村首次发生该病,但病因不明;1959年,首次在日本赤羽村的伊蚊和库蠓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将其命名为赤羽病病毒;赤羽病广泛分布于澳洲、东南亚、东亚、中东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也门、土耳其、阿拉伯酋长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家。赤羽病主要有三个传播路径,分别为日本-韩国-东亚-东南亚路径、澳大利亚路径和中东-南非路径。除了日本外,澳大利亚、肯尼亚、南非及我国台湾省也都发生过牛赤羽病。
1.2 赤羽病在我国的流行病学情况
1987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牛中检测出AKV阳性抗体,但未分离到病毒;1994年,李昌林等通过中和试验对陕西、内蒙古、湖南、河北、山东、上海等地牛、羊进行AKV血清学调查时发现,牛阳性率达39.18%,羊阳性率达l2.66%,说明AKV感染较为普遍,而且南方牛的阳性率要高于北方;Wang J等[2]对我国2006年—2015年24个省级行政区的牛、羊血清进行AKV抗体检测,有23个省级行政区为AKV抗体阳性,表明赤羽病在我国已普遍存在;2021年9月以来,吉林省多地出现疑似赤羽病病例,后经吉林大学王新平教授团队确诊为赤羽病感染。
1.3病毒特征
赤羽病最早于1959年从日本的伊蚊和库蠓中分离。目前,许多病毒株从蚊子、库蠓和流产胎儿体内分离。依据病毒株地域不同,其在毒力、抗原性和基因序列上差异较大。赤羽病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泛布尼亚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布尼亚病毒是成员组成最多的古老RNA病毒群之一,包括至少350个成员。病毒多由节肢动物传播,其中有一些布尼亚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但目前没有赤羽病病毒感染人的报道。
AK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由大(L)、中(M)、小(S)3个RNA片段构成。AKV只有1个血清型。基于S片段序列,AKV分离株被分为5个基因群(I-V),其中I型基因群又可划分Ia和Ib亚群,Ia比较常见。AKV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90~100 nm,有囊膜和纤突。
2 疫病传播
赤羽病一般发生于蚊子、库蠓等吸血昆虫猖獗的季节,牛、绵羊、山羊均为易感动物,马、骆驼、鹿也可感染。反刍动物不能长期携带病毒,一般带毒时间为1~9d,平均为4d。该病一般呈零星散发,但当有良好的虫媒生活环境(充沛雨水、适宜温度)及虫媒从疫区迁移至其他地区感染易感动物时,可能会导致疫病大规模暴发。当吸血昆虫吸咬病牛、带毒牛后,再去吸咬健康牛时,便会把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健康牛,其中怀孕母牛最容易被感染。多数牛感染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和健康牛的表现一样,即便母牛感染后自身一般也没有明显症状。
赤羽病影响胎儿的发育,感染初期,胎龄越小越容易出现流产,胎龄越大越容易出现早产;感染中期,多会出现难产,这是因为牛犊四肢关节弯曲、僵硬、畸形造成,即便顺产牛犊也难自行站立;感染后期,产出的牛犊不仅不能站立,而且会有双目失明、吞咽困难等症状。2021年东北地区暴发赤羽病,最主要原因就是降水量剧增,蚊虫大量增殖,导致易感动物发病。
3 临床症状
3.1 病毒感染非怀孕牛
非怀孕动物感染病毒后,多数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即没有临床症状),但在感染后有短暂病毒血症,一般病毒血症出现3~4d后即可产生高滴度抗体。少数毒力强的毒株感染犊牛和成牛后会导致脑炎症状,病牛表现为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跛行、角弓反张等。产后的母牛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会因胎儿关节弯曲导致难产、产道损伤、不孕或死亡等。流行区的动物若在性成熟前就已被蚊虫叮咬获得主动抗体,则可阻断胎儿感染。
3.2 病毒感染怀孕牛
病毒感染怀孕母牛,会导致其流产、早产、死产,出生犊牛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症。正常生产的胎儿看似正常,但关节弯曲,不能站立,剖解腦组织会发现积水性脑脊髓炎(主要表现为瘫痪、过度兴奋等)。
病毒感染妊娠早期的母牛,出生犊牛主要表现为积水性脑脊髓炎,犊牛能自行站立行走,但许多牛出现失明、耳聋、精神沉郁、呆滞等症状,没有哺乳动作或缓慢;感染妊娠中期的母牛,出生犊牛表现为关节弯曲、肌肉萎缩、斜颈、脊柱弯曲等;感染妊娠后期的母牛,出生犊牛机灵、警觉,但无法站立,并发共济失调、肌肉萎缩。羊发生感染时,一般是关节弯曲和神经症状同时出现。
3.3 致病机制-嗜神经性
病毒感染胎盘的内皮细胞和滋养层细胞,增殖达到足够滴度后穿越胎盘感染胎儿。若妊娠早期发生感染,会导致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脑脊液的循环孔道,导致脑积水,压迫大脑发育,导致大脑发育小或无脑。若妊娠中期发生感染,此时大脑发育初步或基本形成,病毒会侵染脑神经,导致继发性肌肉和软组织改变,肌肉出现失神经支配改变、肌肉萎缩、变性和纤维化,软组织出现挛缩性改变。若妊娠后期发生感染,虽然大脑发育已经基本形成,但病毒可能感染脑、脊髓和骨骼肌,导致共济失调,症状相对较轻。
4 流行特征
AKV是一种致畸病毒,症状比较典型。妊娠母牛感染后几乎不受影响,病毒主要侵害腹中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各种品种和性别牛均易感。妊娠期动物受影响最大,感染时所处妊娠时期不同,症状也不同。多数牛感染发生在妊娠期的70~150d,病症多发生于生产时。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吸血昆虫,通过血液水平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感染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发病期主要是当年9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胎龄大于7月龄和临近分娩的母牛多发,繁殖障碍的程度与感染病毒时的胎龄有关。牛赤羽病危害最严重的便是未出生的牛犊,妊娠阶段的母牛感染赤羽病后,即便不出现流产、早产及死胎等症状表现,也会产出畸形的牛犊,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弯曲呈蜷缩状、脊柱和头部变形,个别严重的牛犊还会有双目失明、吞咽困难等症状。
赤羽病的发病率为5%~80%,新生牛的死亡率很高。流行地区的牛一般在性成熟前已经建立免疫力,血清流行率也比较高。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易感动物和有利的蚊虫生活环境。
5 诊疗与防控
本病可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包括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竞争ELISA)、病毒分离与鉴定(虫媒、哨兵动物血浆、胎儿组织)、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3]。临床诊断时要注意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施马伦贝格病毒(SBV)和蓝舌病病毒(BTV)引起的疾病进行区分。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区别。
牛赤羽病并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牛犊一出生便是畸形状态,根本没有办法去进行治疗。四肢畸形、站立不稳,但可以吃奶的牛犊,照顾好了一般不会死亡,但会比较耗费养牛户的精力,而且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如果牛犊症状比较严重,存在吞咽困难的表现,最终则多会死亡。
牛羊一旦感染,多是扑杀感染动物,母牛感染后一般不再发病。赤羽病可通过场内灭蚊虫和疫苗免疫两种方式进行预防控制。国外已成功研制赤羽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在配种前4周免疫1次,以后每年免疫1次即可。国内尚没有疫苗可用。为了解地方赤羽病流行病学背景,可采血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
6 小结
赤羽病是由虫媒传播的,感染妊娠期母牛,导致腹中胎兒出现畸形病变的一种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在雨水气候无明显变化地区,一般无可见临床症状。当雨水增多、气温适宜、蚊虫大量繁殖迁移、早中期怀孕母牛感染时会大规模暴发。建议养殖场进行血清学检测,以了解地方赤羽病流行病学背景。
参考文献:
[1] 李晓琳,吴绍强,王勤,等.赤羽病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8)::106-109.
[2] 陶军,殷方芝,黄忠,等.一例牛感染赤羽病的诊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9(1):84.
[3] 谢红波,张钒.牛赤羽病病毒感染的流行诊断及防控[J].饲料博览,20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