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琪姐姐的作文课已经来到了第十二节,在之前的十一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学习写作的好处,一起揭开了假话、空话、套话的面纱,了解了作文中的好语言与无用语言。在构思作文时,琪姐姐希望同学们可以画好作文大楼设计图纸。但写完作文,我们如何修改呢?描写不具体,怎么描写就具体了?语言太啰唆,怎样改就不啰唆了?别急,我们往下看。
送你一个“语言扩充器”
例句:那天,我忘记带铅笔,可是数学课画图要用。我向周围的同学问了一圈,大家都不借给我。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
这个片段,如何写具体呢?琪姐姐送你一个“语言扩充器”:让人物张嘴说话。你问同学们借笔,是不是会有这样的对话:“借一支铅笔行吗?”“不行!”“为什么呀?”“我就带了一支铅笔,数学课我还要用呢!”可是小作者在原文中,只用“我向周围的同学问了一圈,大家都不借给我”一句话,就概括了借笔的情景,使得语言过于平淡。小朋友,翻翻作文本,看看你的作文中哪些“对话”忘写了。
送你一个“语言转换器”
例:小姑父看我在看书,说:“你喜欢这本书吗?”我看着小姑父,说:“是的,我非常喜欢这套书。可惜我只有一本。”小姑父又说:“我给你买一套怎么样?”我有点不好意思,说:“不用啦,小姑父,我不要。”
修改:“你很喜欢这本书吗?”小姑父靠过来好奇地问。“是的,我非常喜欢这套书。可惜我只有一本。”我使劲点点头。小姑父听了,附在我耳边轻声说:“小姑父给你买一套,怎么样?”我受宠若惊,连连摆手:“不用了,小姑父,我不能要。”
在对话里反复用“说”,不仅词语重复,还会显得对话很生硬,体现不出生活感。这里就需要“语言转换器”。小作者添加了人物的动作“靠过来”“使劲点点头”“附在我耳边”“连连摆手”,生动展现人物说话的样子;并且用“使劲点点头”“连连摆手”转换“说”这个词;修改后的句中添加神态描写“好奇地”“受宠若惊”;更要强调的是,提示语的位置也有变化。我们来总结如何使用“语言转换器”:提示语中增加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并调整提示语的位置。
送你一把“语言剪刀”
上了年纪的爺爷奶奶爱唠叨,在习作里呀,同学们也很喜欢唠叨,请看:
1.我的小狗叫阿黄,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阿黄吗?因为它身穿一身黄色“皮大衣”。
2.前几天,我在小区楼道s里看到一只胖乎乎的胖猫。
3.下雪啦,我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我们先堆雪人的身子。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块雪多的空地,开始堆雪人。
4.下午,我突然想喝奶茶。可是我突然又想到,妈妈不让我喝奶茶。这时,奶奶突然打来电话,说要来我家。突然,我灵机一动,可以让奶奶悄悄给我带一杯奶茶呀!
看完这四句话,同学们发觉出不对劲了吗?这几句话太啰唆了。啰唆的句子就需要一把“语言剪刀”,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就好。修改后:
1.我的小狗叫阿黄,因为它身穿黄色“皮大衣”。2.胖乎乎的胖猫,改成“胖乎乎的猫”。3.下雪啦,我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我们选择了一块雪多的空地,先堆雪人的身子。4.保留第一个“突然”,删去剩下三个“突然”,你再读一读。
完成作文,我们除了查找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外,还要关注描写的问题。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还要明白如何改进。
每天坚持收集一滴水,总有一天你会收获一片海洋。学作文也是这样,一次练习我们改正一个常见错误或学会一种写作技法,运用到作文中,每次训练提高一点点,一学期能提高一大截!
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拥有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