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2022-06-19 17:32:21张雪娟刘亚丽刘卓赵艳
智慧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护理

张雪娟 刘亚丽 刘卓 赵艳

【摘要】目的 讨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实施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为7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实施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资料,对比常规护理与围治疗期全面护理对治疗顺利完成率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顺利完成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指标数据形成鲜明对比(P<0.05)。结论 临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开展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时对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可促进治疗顺利进行,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凸显,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双重血浆置环;护理

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并导致自身组织损害在临床中被称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双重血浆置换是临床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原理是以膜式血浆分离技术为基础对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去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治疗方法对临床护理的精细化要求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实施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将具体情况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经我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68(37.85±1.67)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4-71(37.79±1.72)岁。两组患者基本条件组间对比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双重血浆置换治疗。选择日本生产的ACH-10 CRRT治疗仪、配套管路、膜式血浆分离器。准备500ml同型血浆和100ml 20%人血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治疗前,严格按照程序并遵循无菌操作规则使用生理盐水对所有管路、仪器进行预冲,并以肝素行封管操作,再生理盐水冲洗,做好治疗通道管路建立工作。然后对患者采取肌注20mg苯海拉明操作,接通管路后动脉注射5mg地塞米松。初始血流量控制在80-100ml/min,使血液通过ACH-10 CRRT治疗仪分离出血浆,分离出的血浆经过膜式血浆成分分离器分离出大分子球蛋白后反输回人体,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当调整相应参数,确保血浆分离速度为血流速度的25%-30%,返输速度快于分浆速度。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史了解、相关医学检查、器械准备、病情监测、导管维护等等。观察组患者围治疗期接受全面优质护理。治疗前:采集患者相关病史情况,了解近期治疗史和用药史,排除治疗禁忌,结合血象指标、心、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血压、心率等指标确保患者身体条件符合双重血浆置换执行标准。以肘前静脉作为穿刺点的最优选择,并选择适配度较高的穿刺针。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治疗方法的执行过程,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减轻心理压力。治疗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临床表现,适当调节置换液进出量,尽量保证液体输出与输入平衡,观察患者皮肤状态,警惕过敏反应。观察静脉压,详细记录跨膜压、二级膜压力参数,如有异常应立即找出原因并给予对应处理。观察血浆分离器血液颜色,暗沉提示有凝血风险,需及时给予抗凝干预。治疗后:拔除穿刺针后仔细观察穿刺点有无血液渗出,以酒精棉和干燥纱布局部按压止血,确认无血液渗出后以医用敷料包扎。告知家属日常护理要格外注意保持置管处干燥清洁。每天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和地面消毒,预防感染。常规情况下,每隔1-2d患者需要再接受一次治疗,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因此治疗后要对患者置管处进行科学合理的封管处理,使用过的导管根据容积标识使用适量的肝素盐水或尿激酶肝素盐水为封管剂做正压封管处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而终止治疗的患者人数,统计治疗顺利完成率;统计围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88.10%),围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5%<19.05%),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双重血浆置换术是一种全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普遍应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该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护理技术的要求较高,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压情况,并且要充分警惕感染和过敏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因此,治疗全程实施精细化管理非常必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全过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服务效果显著,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顺利完成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这是由于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下基于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和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条件和疾病史下都经过了精细的考量,在治疗之初就明确了护理的方向和目标,使得整个护理工作的质效大大提高,为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专业性强、精细度高的临床护理照顾下,也更容易对治疗途中患者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提前干预,因此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全程对患者采取全面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意义非凡,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濮晓欢.护理服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2):107-108+114.

[2]张文超,郭军军,麦建玲.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23):2263-2265.

[3]彭芳,李余霞,岳成崎,陈琳,王慶松,尹泽钢,范进.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3):351-354.58239A5C-0561-47FC-9429-C5B26A276152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2:20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 22:46:45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