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
学习,学习,学生的终极话题。有人为了学习起早贪黑,有人为了学习却“剑走偏锋”、奇招百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今天,就来跟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自立自强篇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这场戏怎么演好,他们是最上心的,且看他们如何发挥“聪明才智”!
第一计:睡眠学习法
妈妈,我在输液。什么液?知识的液。
醒着的时间用来学习,那睡着的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掉了?有些小朋友偏不答应,于是想出了这个办法。生病时可以输液接收营养,那么睡觉时是不是可以“输液”获得知识呢?
在这里,小编可要给你泼冷水了,你这个办法根本就是闭眼打蚊子——白费力气。
网友评论
知了不知道:好家伙,知识白天灌输进脑袋,晚上输进血液。
清明上河图:知道了,这就请班主任给我“开”一本《唐诗三百首》的“液”。
徐徐的风:放弃幻想吧,知识是要记到脑子里的,输到血液里面没有用。
两只耳朵都听到啦:你需要做的是早睡早起,不要在赖床和犯困上花费时间。
九品芝麻瓜:磨刀不误砍柴工,吃好睡好,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
第二计:不翻书誊抄法
时间就是生命,一点儿都不能浪费!
真烦,人为什么不能像哪吒那样,拥有三头六臂呢?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一个头看语文,一个头算数学,一个头学英语;一只手用来翻书,一只手用来写字,一只手用来固定书本……可是,没有就是没有,只有两只手的我们,可以创造出其他“手”。这不,橡皮搭配铅笔,就成了帮助固定书页的“第三只手”!
网友评论
散财童子:这个还挺靠谱的,至少真的是在动笔翻书了。
凌凌漆:可以实践起来,我去买铅笔和橡皮啦!
保驾护航篇
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学习从来都不是学生自己的战场,还需要学生和家长齐上阵。来看一看,有了家长的协助,学习效果有没有加倍?
第三计:量子波动速读法
前不久,“江湖”上出现了一种“神奇”的培训班——“全脑潜能开发班”,“量子波动速读法”是他们的“招牌菜”。只要学会了量子波动速读法,你就可以通过感应量子波动的方式,从空气中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成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学习精英。再高一层,你甚至可以闭着眼睛翻书,知识还是會进入你的脑袋!这么诱人,当然吸引了一部分家长争相报名啦!
只要我翻书够快,知识就逃不出我的脑海!
闭眼就闭眼吧,正好我看得眼睛酸。
闭眼看书算什么,我还可以闭眼穿针引线。
你们都太小儿科了,学到最高层,还可以闭眼炒菜呢!
网友评论
急急急急北北北北:越说越玄乎了,这些都是妥妥的“智商税”!
上上签:学习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读书多骗不了我:家长朋友们和读者朋友们,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因为想要走学习的捷径,适得其反,踏进了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
第四计:专注力“紧箍咒”
小孩子太闹腾了,在课桌旁坐上十来分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动来动去。上课不专心,这可不行。为此,一部分家长请出了“脑机接口头环”这一“神器”,用来监测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
想摸鱼?不可以!
网友评论
还我漂漂拳:天哪,孩子是人不是机器呀,家长更应该关心他的情绪起伏,而非大脑波动。
迷途小书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多多参与互动,不应该把责任都丢给一个冰冷的头环。大手牵小手,走路才不怕滑。
学生、家长都出马了,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老师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看,一位老师带来了用酱汁写满公式的记忆面包,你吃一口,就能把公式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哈哈哈,这当然是个玩笑啦!
网友评论
一枚吃货:看着看着,感动的“泪水”从嘴里流出。
想做司机的厨子:这位老师的用心和暖心,激励着学生们好好学习,不负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