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晨 李 宁 董丹申
如今我国城镇化将转向内涵集约式存量型为主与增量结构调整并存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校园建筑在经过上一轮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后,需要对当前校园设计进行总结并反思。在许多校园设计与建设中,形式照搬、功能硬套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上目前设计周期普遍较短,这类新建校园往往偏重于形式,而忽略了整体的协调和细节的完成度,使得校园与周边既有建筑环境及校园自身内部单体相互之间关系生硬。校园过于推崇时髦的造型风格;缺乏对地域文化的转译或传承;不能很好地契合城市脉络;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校园建筑质量的提高。如何平衡好校园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关系,在校园设计中显得日益重要。
建筑师应当把一所校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设计构思[1]:首先处理好建筑与基地相互关系,让校园自然地契合于基地,巧妙运用场地环境特性,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其次平衡好建筑群体与社会人文环境,尊重环境和历史,从传统智慧中吸取精华,注重本土文化的审视和延续,创造一个过去和现在共生的校园环境,达到现代与历史共存的平衡;最后从校园整体格局出发,把控好局部,借助建筑本身的色彩、符号和材料建立建筑群体的自我平衡。最终构建一个从细部到整体、从建筑群落到城市区域环境的有机统一、和谐共生的新校园情境。
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新校区正是在这样的设计原则指导下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尝试。新校园的设计从整体连贯的视角进行不断的权衡,寻求整体到局部的内在逻辑秩序,力求在自然、人文、社会多维视角下,达到技术和艺术的整体平衡[2],唤起学生们对于传统、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共鸣,力求实现江南水乡街巷的情境建构和传统文化的建筑诠释(图1)。
图1 整体鸟瞰
自然环境是建设独具特色建筑群体的重要构成要素[3]。不同的地理环境、场地条件,建筑群形态的构成往往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建筑师将建筑群与地形地貌结合考虑,建立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相互介入、相互依存、相伴而生,共同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系统[4]。在桐乡现代实验学校的设计中,不规则的用地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跑道和运动场被布置在窄边的“L”形中,从而保留下南侧方整的用地,巧妙地化不利为有利(图2)。
图2 总平面图
作为校园设计的切入点,是先对各单体建筑的需求加以梳理,从而明确其在校园整体中的定位与体量,进而将各个单元根据其个体所需与校园整体所需进行匹配与整合。建筑的上下层采用了“叠加”的方式,大型的公共活动空间被安排在教学组团的底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间楼层活动平台。引入的连廊将各个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廊腰缦回的江南庭院意趣立体化,丰富了校园空间层次(图3~4)。
图3 巷道与空间层次
建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是服务于人的。要让人与自然更好地沟通,应该将建筑以谦卑的态度存在于环境之中。而一个平衡的校园构建,应当将其融入周边环境之中,形成整体和谐共生的状态,这也是现代所追求的校园精神——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5]。
建筑需要通过与基地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匹配与整合来明确其自身的定位,在基地的人文时空脉络中找到其存在的依据与发展的动力。将建筑与城市层面的规划、地景统筹考虑,也是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优良传统[6],同时使建造技术与当地社会环境相适应,让建筑、社会与文化达到新的平衡。新校区坐落在桐乡;这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设计通过多维筑巷、因势造园、移情塑形三条设计策略,试图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遇。
(1)多维筑巷
在总体布局上,通过一条折形带状长轴串联起整个校园。在校园的序列空间中,轴线能帮助建立空间的内在秩序,使整体性得到加强[7]。那么如何处理好这条长轴成为了校园设计的关键要点。长轴长约180m、宽25m,高宽比1∶1,曲折迂回,在某种程度上和传统的巷道空间形体不谋而合。
图4 东区一层平面图
图6 中轴绿荫水巷
图6 楼中连廊
图7 后轴园林
设计通过三条衔接各功能的垂直廊将其分成了三段体验各异的空间:前轴延续校前区的礼仪空间,是大树和片墙;中轴的小桥流水尽显江南秀美;后轴适当开敞,结合南部的场地共构了一片景观园林。建筑单体间有三条连廊在不同的标高面沟通了南北,限定出各不相同的外部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立体的视觉感触(图5~8)。
图5 前轴校前区场景
(2)因势造园
在多维筑巷的同时,设计还在基地的西南部留出余地来构筑一处园林。该园林作为整个轴线转向的终点收尾处,位于食堂和宿舍的交界处,也相对临近教学组团,从功能适用性来说能够为师生闲暇饭后休憩和散步提供绝佳的去处。
同时,作为庆丰北路和秋实路的交界处的重要城市节点,能有比较好的环境和氛围展现给城市与市民。
(3)移情塑形
新校区以黑白灰为基调,再现传统江南水墨画韵味,局部点缀以暖色,打破常见素色校园给人们来带的刻板印象,营造一种更为轻松活泼的氛围。这种色彩语言配合混凝土现浇的缓坡屋顶,在校园建筑的各个单体中都得以体现,构成整体的律动秩序,使得建筑的虚实界面有了一种内在的统一(图9)。既提升了校园的活跃度,同时也以当下的建筑营造来诠释了江南建筑的秀美。
图9 校园主入口
新校园的设计整体引入群构的思想,方正的体量施以缓弧线屋顶,不过多着墨于单体的形态特异和各自属性。设计中始终贯穿统一与变化的辩证思维,在个性的变化中追求平衡的动态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建筑个体设计须立足于建筑群体的协同度,任何建筑个体都是在群体中存在的[8]。设计通过细节表达来增强校园建筑整体性。细节把控是形成建筑整体表现力的重要因素[9],平衡校园的构建亦是如此,须借助建筑本身的色彩、符号和材料等多方面细节,展现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思想脉络。
建筑立面设计中,采用网格洞窗和窄条长窗,根据实际功能的需求合理布置,遵循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局部的镂空灰砖墙等细部处理,再现水乡街巷的场景;暖白色的小面砖是对传统江南建筑色彩的现代转译,在光照下其独特的质感肌理给人亲切的感受,与一层近人尺度的镂空灰砖墙搭配产生鲜明的对比,使历史与现代、古朴与新潮在这里和谐统一(图10)。
图10 校园西向东城市鸟瞰
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系统的同时巧妙地掌控好局部,让局部消隐在整体建筑中,辩证地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最终让部分之和大于整体[10],这是在平衡建筑大气开放的格局下设计师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所有建筑都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新建建筑应当在设计伊始就充分研究场地特性,因地制宜,寻找表达建筑与环境友好的接口,让建筑和基地自然环境相契合;因势利导,解决好建筑复杂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让建筑与历史和文脉对话,确立自身的合理性,从而获得社会存在的价值认可;把握好整体格局,在变化中寻找统一的协调,通过周密的细部设计让建筑群体更具有生命力。而学校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建筑群体,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各种行为发生的场所,无论是满足人们功能上的需要,或是寻找精神上的依托,就必须充分考虑其各个组分之间的多元包容、共享共生,体现出建筑群自身以及建筑群与环境的平衡。
桐乡现代实验学校新校区的设计根植于基地环境和地域文化,通过多维筑巷、因势造园、移情塑形三条设计策略,把一所校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设计与营造,同时平衡好基地与城市这个大整体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实现了建筑与城市脉络的共生。
整体连贯、浑然一体,既是整体性系统格局,同时又是对细节的掌控细致入微;将人们感性中的情怀与诗意和理性中的规则与需求有机地结合在校园营造中,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出“情理合一”的校园情境。
资料来源:
图1、3、5~10:时差影像;图2、4: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