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笑轩
20世纪80年代,一个少有招生宣传的年代,彼时人们选择专业并不像现在这样“做足功课”。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苏生瑞回忆:“当年老师说,如果我们选择地质学,将有许多机会纵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优美自然风光。”以单纯怀揣着“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的美好憧憬为起点,苏生瑞毅然踏上了地质研究之路,从此将青春托付给旷野,把理想交寄给群山,为祖国发展挑起了建设的大梁。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1984年,苏生瑞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虽然在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现实与此前的幻想相去甚远,但他仍旧为地质学的一切所倾倒,先后于西安地质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于成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如果说本科学习的地质矿产勘查打开了苏生瑞通往地质学殿堂的大门,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硕士时期学习的地质构造就是完善了他的思维体系,使其得以从宏观视角审视、分析地质问题,追本溯源。“基础研究让我能够厘清地质问题的本质,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比起推动人类认知的边界,苏生瑞显然更乐意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他立志完成“從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因果循环,要将此前所学的基础理论切切实实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故而选择了将地质工程作为自己博士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导师王士天教授的指引下,苏生瑞认识到,地应力的研究兼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地震活动、断层活动等都是地应力局部集中的结果,而且地应力往往会对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就是他为了切实解决工程问题而开展的。
但就当年而言,国内对研究开放的工程新数据极其稀少,普通学生的研究常常因缺乏数据支撑而难以站稳脚跟。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也为了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升,苏生瑞尽最大努力争取到了去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访学的机会。
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苏生瑞的生活精彩而又枯燥——有时与同行学者坐而论道,偶尔前往野外参与考察,剩下的时间则一直沉浸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完善研究。访学结束回国后,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在博士毕业之际与项目负责人黄润秋、导师王士天教授共同完成了一部著作。他们以国内外大量地应力实测资料及典型复合活动断裂区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将原本的研究理论加以升华并初步应用于实践,随后将这一系列理论、数据整理成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应力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中国西部地区地应力场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详细阐述了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说明了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影响的工程意义,并改变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为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岩石力学等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3年,苏生瑞因“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获得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苏生瑞因“高储能岩体开挖卸荷变形破坏成因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奖)。
这些课题之所以会由苏生瑞来承担其中地应力场研究内容,正是得益于他在博士时期出版的那部专著。国内同行由此初步了解了苏生瑞及其研究,认可了他在地应力研究领域的实力,故而将这一机会交予他。而苏生瑞也不负众望,以其出色的表现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交给他的任务,不仅真正迈出了“到实践中去”的第一步,并且为个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部石油管道黄土区重点段地质灾害遥感图像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地质环境研究、云南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研究、板裂千枚岩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灾害控制技术研究……一项项工程项目合作邀请纷至沓来,每一次完美收官,都伴随着与之对应的不同奖项。苏生瑞却说:“我获得的这些奖项都是不值一提的,不过是每个工程完结之后,总要有一个‘交代’罢了。”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地质工程,那么这名学者的主要目的就不应是发文章,不应是竞选评奖,而应是解决实际问题,将总结出的有价值的认识直接为实践所用。
为重大工程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推进施工进度,尽最大努力降低人民和国家的损失,一直是苏生瑞40年如一日所坚持的行动准则。
置生死于度外 书华章于天地
新疆天山、青海达坂山、甘肃祁连山、云南高黎贡山、宁夏贺兰山、四川岷山、广西青龙山、浙江括苍山……苏生瑞的工作足迹遍布祖国大半河山,风尘仆仆已成常态,埋头苦干已是习惯。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引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映秀镇地处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地质灾害特别严重。雪上加霜的是,2010年8月14日凌晨,强降雨过程导致映秀镇泥石流暴发,泥石流堰塞堆积体堵塞了岷江主河道及其支流渔子溪河道。灾害发生时,苏生瑞正带领团队为解决震后公路边坡崩塌灾害识别、评价和防治等关键技术问题而沿着映秀到卧龙的公路冒险深入飞石路段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不想灾害阻断了回程道路。为保障项目进度,再三思量之下,苏生瑞毅然冒着浓雾,连夜驱车绕路夹金山。这座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主峰海拔高达4930米,平日里时而云海茫茫、时而霞光万丈。在能见度不足10米的夜间行驶,路途变得漫长而危险,一不留神便会落得个车毁人亡。
得益于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地质精神,苏生瑞带领团队厘清了汶川大地震后山体崩塌形成的综合原因,建立了震后公路边坡崩塌灾害的形成演化模式和地质力学模式,揭示了震后崩塌的演化过程及边坡应力和运动状态的动力响应规律,为后期公路震后崩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于2013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峡谷、平原、深涧、高山,都曾留下苏生瑞不懈奋斗的身影。在四川、西藏,他开展了青藏高原东缘高储能岩体工程开挖卸荷变形破坏成因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阐明了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的方向和量值分布特征及其区域规律,明确了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的形成背景,初步构建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与高地应力形成模式。
在云南,苏生瑞还开展了隧道围岩动态分类技术研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病害处治技术研究、深埋岩体隧道地应力场精细化描述与确定方法研究,丰富并完善了我国公路隧道施工期围岩分类的方法,提出了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判别方法,建立了连拱隧道围岩模糊信息分类专用系统,提出了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搜索切割面法”,相关成果先后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多年来,苏生瑞用忠诚与汗水挥毫泼墨于天穹之下、大地之上,书写着合格的时代答卷,也书写着属于这一代地质人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