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作家,王蒙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如今88岁的他仍在继续写作,“高龄少年”王蒙是如何保持创作激情的?
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作家,王蒙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19岁写下《青春万岁》,凝聚一代人的初心;22岁创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引发文化讨论;29岁的王蒙到新疆扎根16年,学会了维吾尔语,与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劳作,把多民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写入了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王蒙说,去新疆是受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影响,没有在新疆的16年,就不会有后来的他。
如今88岁的他,仍在继续写作,他的许多经典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舞台剧,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高龄少年”王蒙是如何保持創作激情的?近日,在访谈中,随着王蒙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他“开阔的精神空间”跃然眼前。
“我这人,有一个光明的底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提出了要和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相结合,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1963年底,王蒙举家从北京搬到新疆伊宁市巴彦岱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呆就是16年,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孕育成形的。
“我这人,有一个光明的底色。我11岁和北京地下党工作人员建立了关系,不满14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以后,我戴上了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胸标与袖标,值夜班的时候配备了左轮手枪。我是在革命的凯歌行进中走向了生活、走向了革命、走向了工作,所以我是一个光明的人。”王蒙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扎根异乡,最终成为了“真正的新疆人”。
王蒙回忆称,自己当时阅读了大量维吾尔语书籍,用维吾尔语跟当地人说话,很快得到了他们的欢迎和接纳。
“《这边风景》中所有的对话都是用维吾尔语先构思,然后再翻译成汉语的。”维吾尔族作家评价《这边风景》有种“特熟悉”的感觉。
王蒙说:“回望《这边风景》,能让今天的人了解那一代人经历的挑战,在今天也能够得到共鸣。”目前,《这边风景》已启动影视改编。王蒙认为,影视改编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方式体现时代特点。“生活方式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劲儿也不一样。比如那时候新疆都是用水磨。水磨让人很怀念,水一冲,就把小麦轧成面粉了,如果影视剧中出现水磨的场面,我相信人们也会很喜欢”。
王蒙说,自己当年阅读解放区文学作品时,曾获得深刻共鸣与震撼。“文学需要学问,需要看很多书,但是文学也需要人民,需要有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感情、人民的生活。文学艺术要以人民为中心”。
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在王蒙看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你要爱人民,要理解人民,要熟悉人民,写出来的东西能够让人民跟你共鸣”。
“高龄少年”笔耕不辍
从19岁时写下《青春万岁》到今天,近70年的创作中,王蒙已经完成了2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如今88岁的他,仍然笔耕不辍。
“我写完了那几部自传以后,就大约70岁了,觉得可以放下笔了。但70岁的时候,我又爱写点零零碎碎,还写传统文化,写着写着又写起小说来了。我对小说的爱仍然热火朝天,我对自己的经历、经验以及看到的一切,也仍然爱得热火朝天。”王蒙说,只要一写起来,就能激活自己。
作家铁凝曾说王蒙是“高龄少年”。王蒙也写下过“情思未减少年时”的诗句,而这正是他目前状态的写照。“对人、对土地、对人民、对文化、对经验,越写越热闹了,越写越有意思。所以我暂时还能写一阵子。”王蒙说。
“我不怕时间的考验”
王蒙不仅始终保持着创作激情,也持续关注着精神境界的提升。他曾说希望中国人有“更崭新的模样和更开阔的精神境界”。
“我喜欢一个词叫精神空间,我们的精神空间要越来越扩大,要了解中国的传统,也要了解外国的文化,尤其要了解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整个人类的现代化,也要了解全球化。你光会用手机不行,你还得会点儿信息科学,会看真正的经典,不但应该会现代汉语,还应该懂古汉语,尽可能多学其他民族的语言,这些都有利于开阔我们的精神空间。”
对比当下年轻人对网络文学的追捧热情,经典文学似乎正在被年轻人冷落。王蒙认为,经典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真正的好货只是一时看不到,以后会看到的”。
《青春万岁》(本刊有售。特惠价68元,订购热线027-87927015)完成20多年后才第一次出版,《这边风景》(上下册,特惠价85元)经过尘封40年才正式出版。2022年4月,《人民文学》发表了王蒙的一篇中篇小说,这是他在66年前创作的。“我的命运就是作品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我不怕时间的考验。”王蒙说。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