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从苦难到辉煌,而今依然风华正茂,与无数共产党人牢记历史,踏实苦干,守初心、担使命息息相关。李大钊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肩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披荆斩棘,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为救国救民矢志不渝。他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铭记。
坚定信仰,坚持民族复兴之初心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正如李大钊所言,“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他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旗帜,并将之与中国近代社会国情相结合,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初心不改。
面对启蒙民众、救中国于水火的艰辛漫长之路,面对军阀当道、政客腐败的混乱状况,李大钊为祖国的命运而忧心忡忡、苦苦求索。就在他振奋精神、提笔上阵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中建起红色政权。这极大地振奋了为祖国摆脱外来奴役、图强自救而苦苦思索的李大钊等一部分中国人。
李大钊一面引导学生破除思想意识中的封建顽疾,一面潜心学习,思索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他以敏锐的眼光时刻关注着俄国在十月革命后的发展情形。和以往政变不同,十月革命是一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大众的社会革命,其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代表工农利益的布尔什维克党掌握国家政权后,由于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顶住欧洲诸国对苏俄发动的武装干涉而傲然屹立。这一震惊世界的事实,极大地鼓舞了同处于外国列强与军阀蹂躏下渴望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中国人民。诚如毛泽东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也恰恰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认识了俄国革命的实质。他极力从报刊上搜集有关俄国革命的材料,仔细地分析、思考。他的思路慢慢清晰起来:中国的解放,不能再走辛亥革命的道路,必须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动广大工人和农民,走暴力革命的道路。
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李大钊大量购买新版图书和各种进步报刊,使图书馆成为进步知识分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宣传新文化的阵地。他也成为北大学生及一些社会进步青年特别尊敬的思想导师。
李大钊在1918年7月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抨击了一些政客对于十月革命的污蔑和攻击,也排除了不少人对于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疑虑。这篇文章是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之进行传播的最初标志。之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Bolshevism的胜利》(Bolshevism中译为“布尔什维主义”,编者注)一文,进一步阐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全世界无产庶民对于世界资本家的战争”。在这篇文章里,他不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间的联系,也意识到俄国革命打破资本主义制度的独特作用和将要发生的深远影响。虽然,这时的他仍有明显的民主主义觀点,但他已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分析和认识问题。在李大钊身上充分表现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新觉悟以及对未来中国前途的重新审视。
此后,依照《新青年》规约,1919年4月,李大钊主编该刊第六卷第五号。为了组稿,他花费很大精力。同时,为纪念马克思诞生101周年,他认为有必要写一篇文章,将马克思学说系统地介绍给中国人。于是,他着手收集材料,凭借熟练掌握英文、日文的优势,利用半年时间,较为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我国最早完整、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文章,更显示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理论水平的深化。不仅如此,李大钊还创办《每周评论》,支持和帮助一些北大学生出版《国民》 《新潮》等刊物,一大批先进知识青年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强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动指南。一路走来,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一直坚持,从未动摇。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捍卫者,始终坚守为人民、为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担当,思想上坚信无疑,意志上坚定无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弘扬者、推进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使真理发出更加闪耀的光芒。
披荆斩棘,坚持踏实苦干之初心
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凝聚力量,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力量。李大钊致力于“赤旗飞扬”的伟大追求,正是共产党人踏实苦干之初心一以贯之的生动诠释。
李大钊常常与陈独秀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谈及组建中国共产党的设想。由于北洋政府的迫害,陈独秀无法在北京大学待下去,只好辞去北大文科学长职务,于1920年2月在李大钊护送下离开。为以防万一,他们乘坐骡车化装成下乡讨账的商人。路上,两人还就组建中国共产党、组织工农运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他们商定:除重大事情共同商讨外,长江以南地区工作由陈独秀负责,长江以北地区工作由李大钊负责,同时,李大钊还负责与共产国际联系等事宜。到达天津后,李大钊为陈独秀买好前往上海的船票。自此,两人天各一方,见面极少,但联系却一直未断。他们都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筹建中国共产党、开展各地的工农运动付出了巨大努力。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大秘密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最初会员只有19人。成立伊始,他们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从报刊上摘抄研究文章和相关报道,组织有外文功底的会员带着大家学习经典原著。直到1921年11月,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才开始公开活动,会员达到120余人。研究会经与校方交涉,得到两间屋子。会员们在室内墙壁正中贴上马克思的画像,两边贴有一副对联:“出实验室入监狱,南方兼有北方强”,意以“南陈北李”为榜样,彰显了为信仰不怕入狱的气魄。与此同时,李大钊多次指出,应该在天津、唐山、济南这样条件成熟的地区也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3635CEFA-529B-4950-B6F5-084C27938851
在李大钊的指引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影响下,一大批初具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逐渐成长起来,这也为建党打下坚实根基。事实上,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前身就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主要成员均是北京党组织最早的党员。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经常受邀去中国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大学、朝阳大学授课,先后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现代政治、女权运动史、史学思想史、社会学和图书馆学等课程,将课堂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宣传阵地,颇得学生推崇。1920年12月,他发起并组织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集合信仰和有能力研究社会主义的同志,互助的来研究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1920年8月,在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协助下,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称“共产党小组”。年底,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由于活动经费尚无着落,他每月都捐出工资80元以资活动之用。他还积极帮助外地建立共产党组织。1920年夏,他得知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等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之后,便派人去联络,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时,他派张太雷、于方舟先后在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他还亲赴河南郑州指导工人运动。
随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建立,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也日渐成熟。李大钊拜托维经斯基到上海与陈独秀共商中国建党问题。他明确提出,党组织的名称应该叫共产党,这个建议最终得到大家的赞同。1921年初,维经斯基带着陈独秀的信回到北京,与李大钊就建党问题作了多次商讨。随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也相互联系并交流看法。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他细致了解了各地党组织发展状况后,决定通知各地代表前往上海,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对于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始终是相当积极的。他认为,若真的组织起来,“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举行。之后,由于密探突然闯入,引起大家警觉。大会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李大钊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抽身,便指派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支部参会。直到1924年中共北方区委成立之前,李大钊始终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北方的工作。党中央不少重要指示通过他传达到北方各地,北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也多请示他作出决定。
李大钊作为筹建北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开创人物,指引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道路,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始终保持着斗争精神,不愧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发动民众,坚持扎根劳动阶级之初心
知识分子的书桌紧密联系着现实生活。李大钊的目光紧紧盯在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大课题上,在给青年以理论指导的同时投身于社会实践。他亲自去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还号召青年学生和社会团体中的知识分子到民众中去,到现实生活中去。他断言:只有在社会的底层,才能了解真实的中国,才能明了现实的症结,才能发掘中国前途之所在。
团结在李大钊周围的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骨干分子,面对国内政局动荡不定、国际形势千变万化、民族危机难见转机的形势,都深深感到仅靠宣传、教育、出版等手段是不能满足斗争需要的。据参与者回忆,他们聚会时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就是如何从象牙塔中跳出来,对社会现实采取“直接行动”。李大钊向他们介绍国际工人运动情况时,也清楚地表示,直接行动就是直接采取法律范围之外发动民众的革命行动。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酝酿,是这一时期知识界、理论界人士的思想新动向。面对即将到来的时代风暴,李大钊在冷静地思考着,期盼着——“登高一呼群山应”。
早在1919年2月,他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重点指出,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那些赃官、污吏、恶绅、劣董专靠差役、土棍,作他们的爪牙,去鱼肉那些老百姓”,应当去发动农民,让他们明白这人世间的不平等,起来“要求解放,陈说苦痛,脱去愚暗”。他大声疾呼:“农村中很有青年活动的余地,并且有青年活动的需要。”农民若不能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接着,他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一文中,批判了鄙视劳动阶层的观念,指出只有在知识分子与劳动阶层相结合之后,劳动阶层才会觉悟起来并用他们的力量改变历史的走向,知识分子也只有通过与劳苦大众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其理想。李大钊的这些论断,激励着众多知识青年投身于认识社会、发动民众的社会大潮之中。
在李大钊的指引下,邓中夏在北大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该团以讲演作为宣传新思想、启发民智的主要方法,活动范围最初局限于城内,在北京东、西、南、北城各设立一个讲演所。从1920年4月开始,他们赶赴工厂、农村进行讲演宣传活动,在助推长辛店铁路工人运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发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并要求各地党组织进行贯彻。李大钊通过邓中夏、高君宇等领导工人运动,很快在京、津、唐各路矿工厂办起劳动补习学校,条件允许的还建立工人俱乐部,其中最为成功的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该俱乐部下设纠察队、讲演团、调查团。俱乐部工人相继进行反工头、反账房司事的斗争并取得胜利。这些活动通过《工人周刊》报道后,许多地方的工人特别是铁路工人纷纷效仿,于是北方铁路系统诞生出中国工会组织的最初萌芽。北京城內也建立起一些行业工会,如北京机器工业研究会,会员300余人;电气工会,会员400余人;前门工人俱乐部,会员600余人,等等。
李大钊等人在此期间还领导了北方最早的一次农民斗争。当时,北京市政当局宣布进城卖菜的农民一律征收菜捐,否则不允许在市里摆摊卖菜。这样一来,大大加重了北京近郊农民的负担,菜捐之高使菜农几乎无利可图。农民们无奈找到因罢工胜利而轰动一时的长辛店工会,请他们帮忙出主意。长辛店工会觉得可以发动农民,通过停止运菜进城的方式向市政当局施压,并告知北京附近的铁路工会不允许火车运菜进城。之后,他们向李大钊作了汇报。李大钊极为兴奋:“这样,工人农民就联合起来了。”随后,他又提出一个绝妙的斗争方法:“还可以让农民停止进城掏粪。北京这个城市,3天不掏粪,那些大人老爷就过不下去了。”随即,农民们行动起来。他们给市政当局送去“最后通牒”,见没有回复就停止了运菜进城和掏粪。这样,北京市街头臭气熏天,全城断菜,市民怨声不断,要求市政当局为农民减负,立即取消菜捐。市政当局迫于压力只好照办。这次斗争的胜利,加强了工农间的联系及相互信任,农民们开始意识到团结起来斗争才能维护自身权益的道理。北方工人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取得了不少成绩。
李大钊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到直接领导北方工人运动实践,深刻领会出理论武器一旦被广大群众所掌握,一定会变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从工人、农民的斗争中,看到社会变革的力量在于民众之间,充满信心地期待着自己的宣传和实践能够唤起更多民众奋起抗争。
相信和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是党发展壮大的最大底气。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用流血牺牲将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党的思想路线之中,使得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更为牢固。
总之,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原动力,是融入共产党人血液的灵魂,承载着党初创时期的信念、追求、责任与担当,鞭策后人勇挑重担,砥砺前行。李大钊牺牲前,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表明了他为实现中华民族解放与伟大复兴的夙愿。他的一生,是不断追寻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生,是不断索求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一生,是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一生。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引导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JDSZK032)
(责编 王燕萍)3635CEFA-529B-4950-B6F5-084C2793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