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蒋旭东,韦运东,吴钢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众多高校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混合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翻转课堂是近年来众多高校教学改革常用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备受广大医学院校教师的青睐。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较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能更全面地解决常规的药理学教学问题。常规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方法过于简单,内容过于陈旧,课堂氛围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为了响应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打破现有药理学教学困境,全面提升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构建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整药理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切实完成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重新调整了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将“课堂内容”通过教学视频由学生自行在课外完成,节约下来的课堂时间则被用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交流和讨论等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外完成,“课外作业”在课堂完成,其主要步骤包括: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上师生交流三个环节[1-2]。
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力。药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的课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医务工作者,更要对药理学教学方面进行改革。药理学知识点繁杂,很多都难以理解,而且药理学实验种类也较多,如果仅凭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把一些难理解的药物作用机制或者操作复杂的实验流程做成动画,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课前视频自主预习可以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对于视频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在线上平台提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3]。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共同完成理论或实验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进行课后总结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4]。
药理学作为众多医学院校医学生学科必修课程,其知识点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药学等学科。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药理学需要掌握必需的理论基础和常用基础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以达到指导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5]。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符合新时代培育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需求,更要对药理学教学方面进行改革。药理学知识点繁杂,章节较多,很多内容难以理解,而且药理学实验种类也较多,如果单凭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授课方式难以完成教学目标[6]。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药理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教学形式、学习时间的重新调整与优化,充分凸显出学生在药理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知识的发布者和问题的答疑者,全方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了药理学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7-8]。
新时期国家需要的医学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高超的医术,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思政”的宗旨是指教师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的融入到各类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中,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同向同行,最终实现课程育人的根本目的[9-11]。因此在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融入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补充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良好途径,有利于高素质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培养,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药理学教材中知识点繁杂枯燥,书本章节多,而且药品种类也较多,所以大多需要学生去记忆和理解。由于部分知识点难理解,理论性强,多数教师会建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多数学生都进行无目的性课前预习,无法及时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缺乏教师的监督与指导,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跟踪不及时,导致学生课前获取知识的效果不佳,无法与课堂学习有机衔接。在课堂上,由于课时紧凑,多数教师会以“灌输式”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主,并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给学生留下互动讨论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则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变成学习的被动者,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缺乏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学创新的意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课堂上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听的也辛苦,课堂氛围比较单调枯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一般。
药理学课程由于知识点较多,章节多,课时有限,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思想政治教育传递较少。而且多数学生对思政教育还停留在死记硬背和枯燥乏味的印象中,如果脱离药理学再单独开展一门思政教育类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另外,许多教师缺少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很难将“立德树人”有效的融入到药理学教学中,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的重要原因。
学习药理学,要求学生做到灵活应用和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其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既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又可培养临床指导安全用药的意识。同时,科研实验也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和科研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验课教学中,多数教师会以讲台上实验演示教学为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空间、实验课时、实验室条件有限,缺乏互动交流讨论的时间,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全面的掌握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技巧,很难实现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状况百出,未能及时纠正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最后不能完成掌握教学内容。
药理学学习考核方式不够完善,过于注重期末卷面成绩或者实验报告成绩而忽略日常学习全过程的考核,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课前课中的学习效果,还有团体协作以及思政教育等多方面的情况。而且考试题型多年重复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这种常规普遍的出题方式,往往很难全面顾及到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核。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教学方法目标,课程思政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药理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将所学习的药物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临床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教学方法目标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时间重新分配调整,将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的手中转到学生的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3)课程思政目标
在深度挖掘和提炼药理学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并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入点,实现药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同向同行作用,使爱国主义教育、法律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药理学教学的全过程。
1.课前知识传递
首先,药理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将思政元素融入药理学的教学内容中,梳理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层次,明确提出预习的目标,合理应用电脑工具软件,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讲座、课件等多种形式整合起来,将教学内容所包含教学目标、案例分析题、思政素材、理论知识和实验项目内容以教学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通过案例或者时事政治引导学生表达对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和人文素养等思政教育的认识。利用“智慧树”教学网站平台,把包含课堂内容的教学视频片段发布在教学网站上,视频的片段时长控制在20min内,教学网站也可以记录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情况。教学网站平台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章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为学生营造个体化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在网络平台上面与学生讨论和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跟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中授课和讨论
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梳理出教学内容大框、难点和重点,也要重视在课前、课中的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堂上,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讲授视频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内容或实验内容,理论课讨论以分组讨论学习和全班互动交流为主,由学生提出学习理论知识和思政素材时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形成观点和意见的碰撞,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验课则以分组协作完成整个实验任务,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简单梳理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在实验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制定一些包含理论或实验知识点案例分析题测试,其中一些题干中包含思政元素,用于检测学生对本节理论课或实验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引导和答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图
3.课后总结反馈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简单总结一下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在“智慧树”教学平台上布置课后作业,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讨论答疑。最后在教学平台上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践的接受程度。该调查问卷里面包括翻转课堂模式是否加深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是否提升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是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加强团队意识,是否增强创新能力和是否提高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针对目前药理学学习考核方式不够完善,过于注重期末卷面成绩或者实验报告成绩而忽略日常学习全过程的考核,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课前课中的学习效果,还有团体合作以及思政教育等多方面的情况,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评价药理学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课程思政引领下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翻转教学模式的考核主要执行一个原则: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包含思政考核,淡化单一的卷面笔试或实验报告成绩。卷面笔试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只作为考核标准中的一项,更加关注学生在整个药理学课前课中学习中的整体表现,根据实际课程开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形成性评价进行考核,科学合理地反馈药理学的教学质量。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可增加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智慧树”教学平台记录学生是否登录观看教学视频和观看时长,在教学平台上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和提出疑问。在课堂学习阶段,理论课上遇到的难点和疑点是否主动思考和解决,分组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其中,在团队协作中是否完成承担的教学任务。在实验课上,设计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实验思路是否清晰新颖,分组实验是否积极参与其中,团队协作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报告书写是否规范完整,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最后是否能解答融入思政教育的案例分析题等,都是评定药理学最终考核成绩的重要因素。此种考核制度,显著突出学生在课前课中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
图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技术路线
形成性评价不仅仅是对新型教学模式终极效果的评价,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得到的反馈和意见进行及时调整改善,最终实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为了提升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对药理学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设置评价问卷,内容包括教师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等。学生通过评价结果可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老师通过评价结果和反馈的问题可进行教学自我反思,适当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这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建立药理学课程翻转教学模式,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针对常规药理学教学模式的弊端,经过不断地尝试、整改和完善,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进而提高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并且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形成性评价体系,教师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不断的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药理学教学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