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局长 李斌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一直高度重视,他多次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去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的决策部署,宁波市坚决贯彻、迅速行动,聚焦农业“双强”,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翻开宁波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1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现代种业产值超过35亿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6%,均居全省前列。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宁波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聚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持续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推动农业发展变革重塑、迭代升级,进一步厚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农业亩均产出率达到1.5万元/亩。
加快建设种业强市。打造全国种业研发创新先行地,巩固水稻、瓜菜两大种业先发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种业,发挥种业联盟作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种质资源库50个、种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100个以上,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打造种业龙头企业集聚地,在引进培育现代种业企业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种业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加快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到2025年,培育5家国际一流种业集团,打造10家种业骨干企业,建成特色良种产业园10个,种业产值达到60亿元,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种业及衍生产业集群。打造种业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地,深化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改革,在种业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引进、育种成果转化、土地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水平。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谋划建设一批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提高精深加工产业比重。扶持发展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推进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加快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品和生物医药产业,推动海洋生物产业向高精尖领域发展。聚力攻关保鲜技术,深化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一批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保鲜保活技术。着力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农村物流骨干网络和配送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省、市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市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冷链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整合与产业协调发展,减少仓储运输中的损耗。
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扩面提质,引导支持数字农业科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在农业生产环境感知、农业信息智能分析决策、农产品产销信息互通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光控温、智能化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新型模式和技术,向设施要空间、要土地,推进农业资源空间高效利用。培养数字农业人才,大力实施农创客培育行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培养一批懂技术、爱农业的高素质职业农民。到2025年,全市培育农创客1万名,辐射带动农民10万人,布局建设一批乡村双创园、农创客基地、孵化园等平台,引导各类农业领域创业创新人才在园区平台集聚。
加快农机装备创新推广。加强急需农机装备的研发制造,深入排摸,建立需求清单,争取列入省研制目录。支持本地农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的适用农机装备。加强先进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抓好购机补贴、农田宜机化改造和农机农艺融合三件事,加快拓展补贴目录,对暂时无法取得补贴资质的高端智能产品,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新产品试点的方式予以支持。坚持“以地宜机”“以机宜地”双向用力,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加强良种良法研究和培训指导,制定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路线、作业标准和机具配备方案,推行适合农机作业的标准化栽培模式。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培育壮大一批农机作业公司,鼓励发展一批兼顾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双主体”,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供应、培训与技术指导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图/孙丰立)慈溪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园内的立体蔬菜种植基地。
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坚决把化肥、农药用量减下来。实施有机肥代替化肥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施肥机制。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切实把品质提上去。加强农作制度创新,开展绿色低碳种养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方式,普及优质高产、设施栽培、生态高效等绿色生产技术。抓好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重点抓好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置,以及农作物秸秆和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到2025年,废弃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