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胜兰 潘芙蓉 秦秋君
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提高专业能力。近几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兰苑幼儿园围绕“以‘教育叙事’为载体的园本研训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激发教师以多种方式发现故事、撰写故事、分享故事,并探寻“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园本研训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以小班共情课程“还没玩够”教研故事回眸,来看看“叙事研究法”的研究体系是怎样生成和运行的。
聆听——基于儿童心声,拟定课程主题。“老师,我还没有玩够呢!”“老师,我们还想玩呢!”“我还想再看呢!”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心声。我们预设了“没有玩够”主题,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法,促进教师寻求多种策略帮助幼儿培养自我控制力。通过“再玩一次就结束”的规则约定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既接纳和理解孩子“还想再玩”的情绪,又强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起始——集體教学研磨。首先,梳理策略。研磨集体教学活动“再玩一次就结束”,使孩子理解并执行“遵守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研讨中梳理策略:以情识情,引发幼儿情感共鸣;以歌动情,引发幼儿情绪表达;以游戏移情,引发幼儿经验迁移。
其次,故事再现研讨感悟。
故事再现:师幼一起唱“再玩一次吧,我们就结束”,赫赫依然不肯回到座位上。老师蹲下身拉着他的手:“听到音乐的时候怎么没有回来啊?”赫赫小声地说:“我觉得小汽车很好玩,我都没有玩够呢!”老师说:“我知道你很喜欢小汽车,不过我们的约定是听到音乐再玩一次就结束,你可以遵守吗?”赫赫点了点头。在第二次游戏中,听到音乐赫赫就很快回到了座位上。
研讨感悟:尽管赫赫可以理解和接受小约定,但是具体情景中还是需要教师提醒,可见“再玩一次就结束”这样的约定是不可能通过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就可以让小朋友内化到行为中的。一日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坚持渗透这样的理念和做法,才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顺势——小约定渗透于一日生活。将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没有遵守约定的情景列出,请教师发表各自的观点,并谈谈哪些策略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规则意识。教师们商定了一些“小约定”策略,用教育叙事记录在班级实施中的成效和问题。
故事再现:区域活动,叶子选择了娃娃家,结束音乐响起,他自言自语继续游戏。当其他小朋友告状时,他“哼”了一声,噘着嘴大喊:“我就要玩,我就要玩!”音乐信号对叶子无效,还出现了抗拒情绪。
老师的困惑带着大家回到问题的原点,展开了观点碰撞:叶子为什么不愿意整理?我们共情到了孩子什么情绪?在规则策略上应该如何调整?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智慧在碰撞中被激发。两周后,带班老师再次讲述了叶子的故事。
叶子来到他喜欢的娃娃家,老师提醒他:“待会儿老师会播放两段音乐,第一段是优美的钢琴曲,代表游戏时间快结束了,但是你还可以再玩一会儿,当‘大小姐gogogo’的音乐响起,你就要整理好玩具走出区域了。好吗?”叶子点了点头。老师说:“我们一起来拉钩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音乐响起来了,叶子果然遵守了约定,等到音乐结束,他也从区域里出来了。
延伸——家园同频共振。幼儿园里的故事分享给家长,传递共情理念,家长们纷纷分享家里发生的故事。由此,幼儿园形成了“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教研生态圈”。
通过教育叙事的研究,我们梳理出园本研训策略创新点,即“行中发现故事—思中撰写故事—研中分享故事—知中拓展故事”。教师重构了儿童观,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进,其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