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新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监督和把控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或是某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房建工程项目来说,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避免低质量工程的情况发生。本文从跟踪审计的现状入手,总结了当前房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跟踪审计;问题;控制;分析
房建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是建设节约资源、降低建设造价、发挥资金最大化效益的有效审计手段,涵盖了工程项目从投资到设计、施工、结算的各个阶段。因此,要提高跟踪审计的管理和控制,健全工程监督体系,提高决策透明度,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本文对跟踪审计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分析,以期促进房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和投资效益的全面提高。
1 房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
1.1 内涵
房建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指的是对房建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跟踪的审计,具体包括了项目前期启动、中期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以及后期的竣工验收结算几个阶段。这些阶段需要进行对工程每个环节的跟踪、监督和控制,由专业审计部门执行把关。这个过程就是跟踪审计。
1.2 特点
一是审计的次数多,房建项目开工前、执行中、竣工后都要进行多次的审计。二是审计的时间增加,每一次审计的跟踪意味着项目的展开进一步推进,需要审计的内容也增加,审计的时长也会增加。三是审计的方式多,房建过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按照建设项目的每个关键节点,进行阶段式展开的,并且这个过程是针对性地连续审计,目的是为了体现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而项目完成后的竣工审计,是根据项目决算材料来进行的审计,主要是通过观察现场和测量来实际获取材料,具体体现为报送审计方式。四是审计的内容不同,项目的跟踪审计是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个节点资料进行动态审计,以便让各个节点的跟踪审计趋向合理化,而竣工审计是对整个项目进行竣工结算,根据结算的结果和材料对项目工程进行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审计。
2 房建工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2.1 设计的阶段的审计
在审计前,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审计工作要求,制定审计方案,方案经领导层审核通过后执行,保证后续审核过程的质量。在内审过程中,应全面审查设计对象的合理性,使设计对象符合设计单位的要求。在内部控制完整性评价过程中,主要针对工作流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审核,以保证内部审计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且评价方案也应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审计成本。
2.2 招标阶段的审计
在对工程招标过程进行审计时,要审查招标文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检查施工单位的资质,确保施工方具有施工资质。同时,对招标过程进行审查,确保整个招标过程按照市场体系和法律规定进行,杜绝非法招标。
2.3 施工阶段造价跟踪审计
施工阶段造价跟踪审计重点在于对每个单位工程进行详细计算,选择合理方案,并对各项费用的计算标准实行审查,其中包括工程是否符合规定、计算单位合理与否,是否存在重复计算或者漏算现象,是否根据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定额子目内容進行分项计算;定额单位是否有误;选择的定额方法是否符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及施工工艺等。如果定额工作内容或者材料不符合实际,就要考虑定额换算、补充定额等内容编制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高套定额、错套等问题,费用列项是否完整;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取费的费率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以及人工、机械、材料等价差是否适当调整与计算。
3 房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房建工程建设改革的步伐加快,房建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设备也是越来越齐全。如何对建设资金加强管理和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审计工作最重要的课题。照目前来看,大多数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跟踪审计作为一项起步较晚的新型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思考,让这些矛盾得到解决,准确把握搞好房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关键。
4 房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4.1 对于企业审计部门来说
4.1.1 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阶段性、持续性的审计工作,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审计经验,才能对项目施工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分析,针对跟踪审计各个节点出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再者,随着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建设项目会同时进行,一个审计人员要同时负责多个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由此可见,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及时梳理审计思路、总结审计经验,提升专业能力,方能胜任这份工作。但现在很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监督无法全面深入,甚至和项目方、监理方的人员虚假舞弊,导致跟踪审计偏离了原来的目标,无形中背离了审计的初衷。
4.1.2 审计人员职责不明确
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是很明确,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般来说,审计人员是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咨询,然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在改善项目不足之处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然而,现实是审计师属于第三方组织人员,虽然会参与到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对其关键点进行监督,但有时会越俎代庖,时常影响其他施工和监管部门的工作。
目前,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审计人员的作用都不是很突出。一些外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按照项目建设周期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监督和把控。而在审计人员的审计监督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与项目管理人员意见相悖的情况,此时审计人员的职责得不到明确认可,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4.1.3 企业内审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一项以工程法律法规为支撑的新型审计模式,责任和风险往往会随着审计的内容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由于企业审计部门跟踪审计的经验有限,且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没有总结梳理跟踪审计的流程、方法等,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跟踪审计过程中,碰到没有制度依据的问题时只能以自身审计经验作为审计的评判标准,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4.1.4 跟踪审计存在审计寻租的情况
许多审计人员为了获得利益好处,在对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借用职位的便利滥用监督权,进行不合理的交易,导致项目跟踪审计的真实情况被掩盖,以此达到让被审计单位减轻处罚或者躲避处罚的目的。这种行为就叫做寻租行为,审计人员以此获得经济上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
4.2 对于工程施工方来说
4.2.1 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跟踪审计意识薄弱
许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他们认为,跟踪审计会削弱自己的权利,妨碍日常工程管理。为此,在面对审计人员时,习惯敷衍了事,甚至是拒绝配合。还有的工程人员认为这是上级公司对他们的不信任,派审计人员来进行监视,严重打击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2.2 施工项目部对审计工作的配合度不高
就目前来看,各单位审计部门在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监督职能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实现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一定困难。具体的障碍表现在:一方面,各施工单位承揽项目众多,而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较少,难以覆盖所有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往往是要求项目部自查自纠。而项目部大多不愿暴露过多问题,敷衍了事,大大削弱了审计的监督作用。此外,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帮助业主“倒钱”的情况,这在审计人员看来是一项严重违反工程管理的行为。而项目部为了和业主维系关系不得已而为之,导致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难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材料的价格签证确认问题。施工单位认为,材料的价格签证只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就行,不需要经过审计单位的同意。而审计单位认为,材料的价格签证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必须要经过跟踪审计的调查核实之后才能被允许办理签证手续,否则对该签证不予认可。
5 提高房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和思考
5.1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是参与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第三方,因此,审计人员要合理定位跟踪审计的介入深度,保持审计人员应有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公平公正地对待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跟踪审计是通过实地考察、询问工程管理人员、获取项目资料等方式,比对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合规性,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从而达到整改和促进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问题整改方案,严禁直接干涉项目管理工作,不越位,更不能被收买,保证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也可以聘请外聘专业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应严把聘任委托入口关。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用那些信誉高、确实优秀的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审计。同时要加强对参审中介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对经招标选用的中介机构和人员从工作纪律、审计业务、工作成果、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费用结算、单位信誉、是否继续委聘挂钩,以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目的。对聘用专家的工作质量,可通过相关合同条款加以约束。
5.2 企业内审部门要建立相关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为了避免跟踪审计实践过程中无法可依,企业内审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进行规范。同时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程序及追责条款,为拓宽审计人员思路,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跟踪审计逐步向程序化和规范化靠拢。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措施,审计机关一定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把监督放在第一位。不参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不替代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到位而不越位;独立开展监督,不搞同体监督,不能沦为被审计单位的内审机构,保持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审计在不越位的前提下,还应强化服务职能,既要当好政府资金的卫士,又要当好决策者、管理者的谋士。
5.3 推进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及使用
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经历了多环节、多信息的审计流程,很容易造成信息混乱和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为此,跟踪审计学会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审计手段方面大力推进审计的信息化管理,对审计人员做好网络技术培训,在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术手段,学会熟练操作审计软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例如,抽样检查、风险分析等现代化审计方法,可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对任何审计过程中的信息都能做到准确提取和建立数字模型分析。
5.4 明确和施工项目部在工程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
跟踪审计是一项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因此,审计人员要善于和施工单位做好工作配合。首先,要打破部门意识,以工程项目为中心,做到相互协调,才能保证跟踪审计不越位。为此,必须严格按照跟踪审计的规章实施操作,积极主动到施工现场跟踪收集各种信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否则,跟踪审计就只是一个过场,起不到跟踪审计应有的作用。
5.5 施工项目部应加强审计意识,提高审计配合度
审计部门在进行跟踪审计时,是对审计查摆出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咨询,主要的项目决策权还是掌握在施工单位本身。因此,施工单位要正确认识审计工作的实质,审计工作并不是在“找茬”,而是通过发现问题促进企业整改,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所以,施工项目部要及时转变思想,强化审计意识,积极参与到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来,在合理配置资源和决策施工的同时,提高审计配合度。同时,施工项目部也要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不要让审计工作成为一种“走形式”的状态,让审计的监督职能真正得以落实。此外,被审计的施工项目部在对工程做好把关的同时也要对审计人员进行考察。在和审计人员的沟通和配合过程中,了解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如果對选派的审计人员不满意,要和审计部门及时反馈,另外派遣新的审计人员到位,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模式。也要树立科学、正确的跟踪审计绩效评价观,跳出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圈子,改变以往用审计成本和审减率比较来考核审计效益的做法,全面客观地评价跟踪审计成果。可在以往的审减金额和审减率为主的审计业绩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增加是否揭发舞弊、是否发现工程管理制度和程序中的重大漏洞、是否通过优化各类方案而节约建设成本、是否通过改进合同条款而增进建设单位的利益等相关指标。
5.6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良好的审计团队建设对团队的工作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审计队伍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定期开展廉洁教育工作,提高审计人员政治站位,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廉洁从审。其次,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准入资格。选择具备综合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也可以改变招聘思路,招聘审计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而不仅限于招聘财务专业人员,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审计团队。各专业人员相互学习,逐步向综合型审计人才推进。再次,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在夯实业务基础的同时,不断更新新的政策法规,将学到的知识积极运用到审计任务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最后,加强审计人员间工作交流。定期开展审计工作例会,汇报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通过各审计人员的讨论分析,找到合理解決问题的方案,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带动了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项目的崛起,跟踪审计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有更大的作为,不断提高跟踪审计的质量,取得更大的审计成效。跟踪审计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作用,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既要维护好工程建设各方的热情,保持工程建设始终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下去,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整个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始终做好跟踪审计工作。总之,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一种科学创新的审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果。我们从事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和水平,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工作方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学云.探析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与管理策略[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7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7.1.
[2] 张彧.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3] 罗立新,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298.
[4] 杨玉景.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体系构建[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 汤婧,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机理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1.
[6] 张晓东.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 ,2014.
[7] 蒋攀.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8] 盛东兴,翟洪刚.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在之江大桥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No.96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