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
孩子的心就像一块净土,父母不去种植“鲜花”和“庄稼”,“杂草”可能就会肆无忌惮地蔓延。
当心灵成为美丽的农田,杂草自然会消失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与弟子们坐在一块儿,讨论荒芜之地如何去除杂草。
A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
B弟子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C弟子补充:“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杂草。”
D弟子接着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若干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其言论时发现先生写道:“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经验丰富的老农也会告诉你:去除杂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杂草的草籽就会被消减;地里有了庄稼就得细心呵护,杂草一露头就会被除掉。待庄稼成为地里的主人,杂草便无法横生逞威。
家庭教育同理,你从小不给孩子心灵栽上“鲜花”、播种“庄稼”,“杂草”就会乘虚而入,野蛮生长。孩子内心是布满鲜花还是堆积杂草,完全取决于父母实施家教的手段与态度。若放任或溺爱孩子,不施以正知正念,他的内心容易“杂草”丛生。特别是在一个开放多元、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身心发育早熟,但“抗病力”相对较弱,面对外界诸多诱惑,容易良莠莫辨。
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是用美德去占据;要让孩子心灵成长得更加健康,唯有种上“庄稼”。“庄稼”就是正确、科学的知识和主流价值观。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父母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会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引导孩子在心田里牢固种下珍惜生命、学会生存、感恩社会的“庄稼”。
让健康、进取的“种子”在孩子心田中扎根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 这提醒我们养育、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协力孩子耕好自己的“心田”。人生就像一块田地,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如果你足够细心,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始终坚持在自己的“田地”劳作,一心一意地辛勤耕耘、付出,不让任何事打乱自己的步骤,久而久之,自然就能收获成功的硕果。父母要坚持播种与耕耘,负起责任。
促进孩子充盈内心世界。孩子步入小学,就是步入小小的社会。他需要面对来自课堂学习、同辈交往、生活自理、情绪管理等各种挑战。处于这一阶段的小朋友,独立意识逐渐萌芽,自尊心增强,伴随而来的心理矛盾也会加剧。父母对其开展正确、科学的亲子教育恰逢其时,如培养他善良、正直、独立、自信地做人做事等。在这一阶段,与其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充盈他的内心世界,增强他的心理弹性。
引导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情。父母不要整天盯著孩子学习,可以让他保留一些个人爱好,比如涂鸦、运动、做手工等。允许孩子在不断“试错”中选择个人兴趣方向。孩子注意力容易分心,如小猫钓鱼一般一心两用。一旦找到自己的真正爱好并享受过程,注意力就会变得专注,内心变得丰富。当幼小心灵中开满“鲜花”时,“杂草”就不会生长。
总之,我们做父母就似农夫耕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重要的是播下“种子”后还须耕耘,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与抗逆力,使每棵幼小的“庄稼”健康发育、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