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造价管理策略

2022-06-15 07:47刘胜男
大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工程造价利用

刘胜男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是生态城市的根基,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1992 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以来,相继颁布了国家有关的绿色建筑政策纲要、导则和法规,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进步。2003 年,国家推出了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针对奥运建筑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2004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该奖项的启动标志着国内绿色建筑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我国第一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是国内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 年正式颁布,该标准提出了“四节一环保”概念,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方案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同时该标准入选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标准。随后为了适应国内建筑行业发展的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 年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出台了更具实操性和实践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2014 年,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下称“旧标准”)形成了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 类指标,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同时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 个等级。2019年又在2014 版本基础上进行修订,经过数年研究与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逐渐完善,评价范围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目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依据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称“新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19)等[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强调评价体系的可实施性,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的朝着节约能源、回归自然等方面发展,与当前国家政策无缝契合,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要求,减少建筑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2 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国家发展生态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新标准是在旧标准基础上更多的融合建筑使用者的舒适体验,更注重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绿色建筑定义、评价体系、星级设置、评价标准内容等均进行较大调整。

2.1 绿色建筑定义对比

旧标准绿色建筑定义考虑整个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注重资源的节约。新标准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更注重于建筑舒适性等体验感与资源节约的融合。

2.2 评价体系对比

旧标准的评价体系是沿用原“四节一环保”概念[2],新标准打破原有指标体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原来的8 大评价体系调整为6 大评价体系,即由原来的“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3]调整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提高与创新”。体系数量及名称均发生变化,丰富内涵,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评价体系对比如表1 所示。

表1 评价体系对比

2.3 星级设置对比

旧标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 个等级,3 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 分[4]。新标准新增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的基本级作为绿色建筑等级,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4 个等级。新标准星级的设置更为严格,并与国际上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 等接轨。

2.4 评价标准内容对比

新标准在旧标准基础上进行融合、删减、新增等调整,但评价内容总量减少,提升了新建筑技术的比重,如BIM 技术的应用由原2 分提升至15 分等。新标准内容更综合,比如“安全耐久”包含旧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的内容;“资源节约”更是融合旧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施工管理、提高与创新”的内容。评价标准内容对比如表2 所示。

表2 评价标准内容对比

2.5 评价标准条文对比

新标准条文在旧标准基础上一定的增减、修改和细化,同时也对控制项、评分项及加分项的范围、要求、分值作了一定调整,并对原标准中未明确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新标准删除了如旧标准“节能与能源利用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2.3 条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等内容。新增如“健康舒适5.2.9 条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生活便利、6.2.9 条具有智能化服务系统”等。新旧标准条文删减情况(节选)如表3 所示,绿色建筑项目如图1 所示。

图1 绿色建筑项目

表3 新旧标准条文删减情况(节选)

3 绿色建筑造价管理策略

新标准评价内容涉及了具体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绿色建筑使用感受、绿色建筑检测标准等等,不仅有单因素评价也有多因素综合评价,和工程造价的关系不能完全一一对应。目前大部分人认为绿色建筑均会增加投资,实际上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进行造价管理,合理利用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绿色建筑材料选型等措施,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增加工程造价。首先在项目决策阶段充分考虑规划、设计、施工产生的项目投资,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论证建筑结构可靠性、建筑平面布局合理性、建筑材料与设备经济性等因素。在决策阶段可提前利用BIM 技术的可视化、模拟性等功能对建筑平面方案、建筑日照分析等进行模拟[5]。其次在实施阶段严格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明确造价控制重点尤其是建筑材料及设备的选择是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的核心。第三转变观念,提升绿色建筑认知。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类型和特点开展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全面预算,预算是为了更好的指导项目实施成本控制,是项目实施成本控制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4 结语

尽管绿色建筑发展数十年,相关标准、规范已日渐完善,但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同时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和绿色建筑法律法规的制定亟需努力。为此更需要提高绿色建筑的认知,在城市规划、勘察设计中始终贯穿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从建筑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严格控制破坏周边环境,尽量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建筑,通过空间、材料、环境等各方面的集成,实现动态思维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工程造价利用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上海市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