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凤,常如
(天津城建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
“十三五”时期,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等,为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在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大环境下,设置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是学校多个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授课专业涵盖面广。但是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工程专业学科的特色优势、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规范,并建立发现、质疑、探索与创新的思维,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些是课程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1-3]。
实施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改善人们工作生活条件,促进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于2010年开始《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是学校十多个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建筑节能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建筑能耗并提供恰当的建筑节能技术方法,进行基本的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但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还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的地位、作用介绍较少,与后续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讲述不清楚,课程彼此之间呼应较少。因此,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无法形成“能源”系统的整体概念。
教师在《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自觉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各门课程的讲授教师深入研究系列课程的内在联系,还需要提高授课教师的创新意识,将授课内容与专业发展紧密联系,不断进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做到灵活教学内容、紧凑教学结构、严格教学组织[4-5]。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课程本身内容研究到与其他课程间形成相互衔接等多个环节,并围绕建筑能源应用类课程进行建设。
1.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建设为支撑,强化课堂价值观引领,将专业科学思维方法和大国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
根据建筑类院校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学生业务水平需求,加强对整个建筑能源系统的结构、功能、管理、调节等多方面的介绍。首先,着重课程内容衔接与教学内容更新,初步构建与专业知识体系且与专业最新发展相适应的“冷源”“热源”节能技术专业课程模块,增强学生吸取知识的连贯性和全面性。其次,建立“课程思政”课程建设规划,着重在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上下功夫,明确《建筑节能技术》等特色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思政要求。最后,打造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为纵向,以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设备新技术-能源供应和应用技术为横向的贯通式课程思政群网络。纵向贯通体现学生基知识能力的掌握,以研究分析为侧重,以创新意识培养为贯通纽带;横向贯通则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反映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学生需求,以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人才培养标准,理解建筑节能工程设计,以及建筑能源应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2.加强教学内容更新,组建及优化“建筑节能”课程群。由于《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中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前为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源的重要节能途径,而且建筑节能从业人员有大量的工作是对建筑节能的分析与研究,因此需要对此类课程进行整合,组建“建筑节能”课程群。
“建筑节能”课程群需加强对建筑能源系统的节能运行、管理、改造等问题予以分析,着重增加节能措施、思路和方法进行介绍。强化学生对建筑能源应用整体结构的学习,其实质是统一修订教学大纲,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有机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运用能力[6]。
优化“建筑节能”课程群。“建筑节能”课程群始终贯穿节能的观点,向学生渗透节能的思想,例如冷热电联供系统、冰蓄冷系统、热回收方法应用、辐射供冷供暖技术等关键技术;同时,采用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程讨论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比如,南方供暖、煤改燃、热泵节能等,提高学生对建筑节能知识的兴趣与理解。
组建后“建筑节能”课程群的教师可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或“暖通空调新技术”“天然气输配高效利用”等不同的科研团队相融合。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项目中,将太阳能薄膜电池与建筑一体化优化配置及节能运行策略研究、公共机构绿色运营管理标准技术研发等科研知识融入《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能耗模拟》课程;在燃气机压缩式热泵空调机组开发与试验优化分析、高效燃气机压缩式热泵机组研发、智慧燃气供气服务技术研究等应用于《天然气压缩与液化》等“建筑节能”课程群。
因此,在组建及优化“建筑节能”课程群过程,达到课程建设的目的,又能够通过科研项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训练,及时掌握科技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师生提升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匠心精神和协作意识。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分四大部分,分别为基本概念、原理教学,建筑节能重点内容规范类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及活动。
在基本概念、原理教学中,积极落实既定章节课程教学目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前,丰富教学资料准备、积累,布置视频观看及研讨任务;课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查资料、看视频等,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教师课堂讲授以以问题为基础,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后,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以及合理的评价,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增强。
图1 教师进行小组辅导及部分研讨内容
2020-2021-1学期,《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共计12次课程,课堂及课程前后围绕课程章节相关话题,共计研讨10次,涵盖每一章节内容。
在建筑节能重点内容规范类教学中,以拓展知识内涵的深度与广度,建立创新思维意识为主。课程引入以问题为中心,探究从问题提出到难点解决、价值观呈现的教学方法。课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查资料,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案例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及活动中,以社会热点和针对性问题为导向、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人生观、价值观贯穿于“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加强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如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启发,结合高耗能建筑“反面教材”的应用,以及社会工程热点和针对性问题的分析,建立发现、质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维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拓展的深度。
《建筑节能技术》任课教师认真分析系列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任务及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性质、任务和目标,结合具体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以创新教育为理念、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7-8]。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建筑节能技术》为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学习必须有一定的能源利用基础。教师通过传统板书讲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是,教学中建筑节能标准与法规内容、工程特色性内容较多,一味地板书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工程特色性内容,需要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由此课程附加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学院每学年都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要求教师板书和多媒体结合,并邀请资深老教师做了板书教学示范课程演示。青年教师通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生动教学。
2.建立多元化考核方案。《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中的冷源、热源两个模块课以启发式、探索式教学为主,使学生主动思考,始终在探索中“听课”学习。同时,合理设计笔试、口试、闭卷、开卷、调查报告、实验设计报告、实际操作、互评、自评等多元化考核方案,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以2020-2021-1学期《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各项考核为例。《建筑节能技术》课程考核多元化,设置课堂、作业单元、视频单元、以及讨论单元,四项考核占比分别为5.0%、15.0%、10.0%、10.0%,总占比为总成绩的40%,最后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课程课前、课后的视频单元、讨论单元考核效果较好,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引入以及教师授课视频、案例分析关注较高,以至于课堂讨论环节进行顺利。课堂、作业单元考核成绩不稳定,分析原因,因班级中7人办理了教学异动,平时课堂、作业成绩受到影响,在以后教学中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堂学生参与度。
学生对课程好评优秀率92.3%,同行教师评教均在95分以上。这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多样化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学生和同行教师的认同。
因此,建立多元化考核方案,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以及合理的评价,注重明确、激励性评价,同样是将教书育人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3.精选各类辅助教学资源。教师课堂教学认真精选各类辅助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有效复习和拓展知识面,并可以做到阶段性自我评价。
改进教学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等,注重各个要素、各个教学环节的信息反馈,强化学生对“建筑节能”的整体结构的掌控。并在突出“节能”的基础上,使系列课程群形成整体、连贯系统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吸取知识的连贯性和全面性,并更好地与后续专业课程进行衔接。
结合专业发展趋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局限;为学生拓展知识的参考资料、文献等融入当前新能源、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对系统节能、运行管理等问题的讲授。
同时,加强了对冷热源设备、系统的节能特性阐述,尤其是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冷热电联供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具有应对建筑节能需求的能力,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担当能力。
将“建筑节能”各门课程有效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组织上实行纵向打通,在教学内容上相互连贯,强化学生对“节能”的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上更贴近工程实际。
“建筑节能”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了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和价值观引领,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品德和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其课程教学职责履行成效有自我检查和评价。授课前,了解学生学习困难、需要帮扶学生,明确重点关注对象;授课中,围绕课程目标开展课程讲授、习题演练、工程案例应用和课后答疑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观能动性,及时针对学生个体情况采取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效果;授课后,通过习题完成情况实时调整教学方法,明确并调整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研讨课等互动教学方式,将学生转变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程度,并实现教学效果持续改进。
“建筑能源”及其相关工程建设产业正面临品质提升、节能减排和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主要障碍。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课程的持续教学改革及建设使课程教学和实践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担当能力,培养了学生坚韧的科学态度及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