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疚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2022-06-15 09:00安连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疚感道德行为个体

安连超

(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心理教研室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近年来,很多心理学和教育学学者都对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进行了研究。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安慰、捐赠和合作等行为[1]。从个体层面讲,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会提升个体的自尊,具有实现自我满足的功能;从人际交往角度讲,亲社会行为会在个体青少年阶段得到快速发展,它能够增进人际交往、人际和谐,促进个体适应社会,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有研究发现同伴关系[2]、亲子依恋都是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3]。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个体内在的人格因素(如道德价值观)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情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道德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内疚感(guilty)是道德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很多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4]。内疚是个体做了违背社会公德或对他人产生伤害的行为后,内心产生的如自责、反省等负性情绪体验。内疚会调节道德准则与道德行为间的关系,影响道德决策和道德品格的形成。内疚包含多种成分,普遍认为同时包含认知和情绪两种成分;情绪分化理论也认为内疚包含了痛苦、焦虑等四种成分[5]。

内疚除了可以抑制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还会影响道德品格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内疚会对个体后续的道德行为产生影响,如个体出于内疚心理,可能会作出补偿行为[6]。内疚在道德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防止个体产生对社会有害的非道德行为,内疚情感更会促进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例如,很多研究发现当人们体验到内疚感,他会表现出比别人更多的帮人拿物品提重物、助人过马路等亲社会行为。综上,本研究假设:大学生内疚可以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在黑龙江省选取4所大学,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回收率86.9%。被试中,男生为91人(29.9%),女生为213(70.1%)人。为了保证被试可以真实作答,在发放问卷时告知被试收集到的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对外公布,其他人不会知晓作答情况,请被试务必根据真实情况作答。

1.2 研究工具

采用青少年内疚评定问卷(SGI)对大学生的内疚感进行测量,该问卷由胡金生(2008)翻译并修订。该问卷由4个维度(伤害别人、辜负别人等)组成,共有37道题项[7]。问卷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法,“1-4”分代表“不内疚-很内疚”。分数范围是37-148,分数越高代表内疚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4。

采用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测量,该问卷由寇彧(2004)翻译并修订。该问卷由6个维度(公开的、利他的、依从的等)组成,共有23道题项[8]。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5”分代表“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分数范围是23-115,分数越高代表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3。

1.3 数据处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内疚感和亲社会行为在性别上是否差异显著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内疚感和亲社会行为在年级是否差异显著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回归分析对内疚感是否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进行检验。

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涉及两个变量—内疚感和亲社会行为,并且都采用问卷法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测量。一项研究中只采用一种方法搜集数据可能会产生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程序控制和统计控制是避免共同方法偏差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的两种常用方法。程序控制上,本研究主要在多个时间点(有的是在早自习,有的是在晚自习,有的是在中午休息)上进行问卷作答,另外在施测前也告知被试答案无对与错之分,搜集到的数据将仅作为学术研究使用。统计控制上,将采用问卷法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未经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un-rotate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结果发现共有3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且最大因素的解释量是26.4,这说明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9][10]。

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计算研究中涉及到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所示。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内疚感和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表1:内疚感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2.3 回归分析

为验证内疚感对亲社会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本研究以内疚感为自变量,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表4所示。

测定系数R2(也被称为决定系数),可以用来解释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在教育和心理测验中非常重要。表2结果显示,测定系数R2为0.194,这说明自变量内疚感可以解释因变量亲社会行为19.4%的变异。

表2:模型摘要

本研究依据数据建立起模型后,需要对回归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检验模型是否真正反映了两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自变量是否真的对因变量有影响,用它来估计或预测的有效程度如何。结果如表3所示。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的回归模型是显著的(F=72.54,P<0.001),也就是说自变量内疚感和因变量亲社会行为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表3:变异数分析

最后,我们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内疚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系数显著(=0.382,P<0.01),这说明内疚感可以显著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

表4:回归系数

3 讨论

随着大力建设和谐社会,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作为一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被广泛提倡。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做出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这些行为并不一定会给行为发出者带来好处,但它却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11]。从个人层面讲,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会提升个体的自尊,具有实现自我满足的功能;从社会层面讲,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有益的行为,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所大力提倡的;另外,从人际交往角度讲,亲社会行为会在个体青少年阶段得到快速发展,它能够增进人际交往、人际和谐,使个体很好的融入并适应社会。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促进个体自尊的提升;从人际交往角度讲,青少年阶段是亲社会行为的快速发展时期,它能够促进人际和谐。

已有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均显示亲社会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研究发现内疚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内疚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0.44,P<0.001),内疚感越高,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就越高,内疚感会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如果内疚感越低,在做了错事后情感上的反应会较弱,这不利于个体的道德发展。已有研究认为当人们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内疚感是指个体产生了危害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并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内疚感是典型的消极情绪,为什么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消极释放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该理论认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个体内心的烦扰和忧伤可以得到释放减轻[12]。当人们产生内疚感时,会通过表达亲社会行为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内疚感。内疚感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意识情绪,自我意识情绪具有服务于个体社会需要的功能,它会推动并规范人们的思想、感情及行为,促使个体达到特定的社会化目标和产生社会所要求的行为[13]。以往的很多研究都将内疚感看成是一种有害无利的负性情绪,发现它与神经症、焦虑和反社会人格等存在高相关。

高内疚感的大学生容易站在他人角度感受、理解对方情绪,所以当自己违反道德准则或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时更易产生内疚感。个体的内疚感越高,更易产生自责,这会导致他们出现补偿、帮助等亲社会行为[14][15]。内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提高支持了已有研究者提出的自我评价情绪具有服务于社会需要功能的观点。

自我评价情绪又可称为道德情绪,它是在个体对自我的理解与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是道德心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中,人们一直十分重视道德观念的培养,却忽视了情感因素在道德中的作用[16]。道德情绪能够自动且无意识的影响道德行为。道德情绪是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当它被激活后,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决策与行动。内疚是常见的道德情绪,本研究发现内疚感可以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绪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内疚感道德行为个体
别用内疚感绑架孩子
拆屋效应
做平等父母,勿道德绑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