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建的兴安煤矿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有着70年党龄,已九十高龄的老矿工张彦林来说,却是一段既布满艰辛和坎坷、又充盈着奋进与求索的漫长道路。特别是在煤矿工作的45年间,不仅成为他人生之中最宝贵的回忆,更让他见证了在党领导下矿山改革发展的心路历程。
张彦林,1932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武城县。1948年,刚满16岁的他投身矿山,当上了一名采煤工。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因前方战事吃紧,急需煤炭支援,为给前方将士与后方居民送去动力和光明,张彦林这一代矿山人立即行动起来,一个保红旗夺红旗的比武打擂竞赛拉开了序幕。喊着“多出一锹煤炭,就等于给前方送去一颗手榴弹;多出一吨煤炭,就如同为前方送去一颗炮弹”的口号,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战红五月”也由此成为鹤岗矿区的优良传统,被几代矿工传承至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五月奇迹”。在这之前,鹤岗矿务局最高日产不过3000多吨,而在“红五月”里,仅一个矿最高日产就突破了3400吨。一个“红五月”下来,生产的煤炭堆成了山,一趟趟专列将煤炭送往前线,大战红五月的传统至此被广为流传。
1949年,随着天安门城楼礼炮轰鸣,新中国正式成立,广大矿工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开始投入到大发展、大建设的洪流中。当时那个煤矿开发建设的年代,条件相当艰苦,筹备处一带全是沼泽地,没有人烟。张彦林等老一辈矿山人住的是草拉辫子土房,上下班走的是两米多宽、5公里多长的茅草小道,而且狼很多,经常发生狼袭击上下班工人的事。但就是这样,他们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却很少听到有人叫苦喊累,因为当时他们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早日建成现代化矿井,为国家多出煤炭”。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和初心,这些人不分昼夜,仅用了3年多,就建成了一座年核定生产能力15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援建的苏联专家和工人都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安享晚年的张彦林
鹤岗矿业集团兴安煤矿工业广场
90岁的张彦林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鹤岗矿区的发展变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无情践踏,亲历过千疮百孔的恢复建设,体验过“七八破千万、八五翻一番、十五年增长一千万”的辉煌,承受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分享过煤炭十年黄金期的愉悦,步入过市场危机下的低谷,与矿山共同走过了一条布满荆棘、充满挑战的极其不平凡的发展之路。30年离休生活的时光里,他的足迹遍布了25平方公里兴安矿区的每一个角落,一次次班前宣讲、一份份调研报告、一条条合理化建议,无不倾注着这位老人的入党初心和对矿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