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永生
尹之本夫妇照片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年是父亲尹之本诞辰100周年、母亲黄华诞辰99周年,此时,我们兄妹4人心中对父母的那份思念如潮水般奔涌!
我们的父亲尹之本、母亲黄华都出生于泰兴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的家庭是大革命时期三泰地区共产党创始人沈毅的一个联络点,祖父、叔祖父、大伯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因此,其家庭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派重点关注的“匪属”,家庭大门上钉“白牌”,门外有人站岗、盯梢,房产、田地被“充公”,家人被赶入土地庙,两个姐姐被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换钱“打官司”……父亲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饱尝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1941年10月,父亲年仅18岁就参加如西县游击队,3个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排长、连长、指导员及苏中四分区武工队长等职。
参加游击队第18天,即参加古溪曹家庄伏击战。由于第一次参加战斗,他看着身旁的连长镇静自若,无形中给了他莫大的胆略和勇气。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哇哇”嚎叫。这时,没等连长命令,父亲已抓着大马刀一个箭步冲上前,一口气缴敌3支步枪,活捉4个伪军。为表彰父亲的作战勇敢,连长还特地选了一支最新的马拐子步枪,连同子弹带,一齐交给了他。归来途中,连长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头,并告诫他说:“你在战斗中已不像是一名新兵了。但还须注意,打仗光凭勇敢还不行,还要注意掩护自己,防止敌人打冷枪,要注意用脑打仗。”
在连长的关怀下,父亲进步很快。不久,又参加了苏中抗战史上著名的高明庄战斗。当敌我双方打到太阳快要落山时,父亲所在连担任正面阻击敌人。他们互相勉励,人再少,也要坚决完成任务。布置刚一结束,一枚子弹打翻父亲头上的军帽,头部擦花,鲜血直流,但他顾不上包扎,情急之中先开了枪,紧接着战土们全开了火。由于他们先行占据有利地形,打退敌人两次冲锋。为迷惑敌人,父亲心生一计,和另两名战士用小树枝顶上军帽,插到坟堆上,果然鬼子见坟顶上的军帽,疑似有大股新四军,便动用轻、重机枪,加上掷弹筒集中火力,打了约10多分钟,竟铲平4座大坟。父亲他们则分散在主阵地的侧面,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迟疑不前。40多分钟后,主力部队赶到。父亲还带着两名战士沿河坎绕至敌阵地后,将两个机枪手和一个架掷弹筒的鬼子拖到河里淹死,将机枪和掷弹筒扛回来。据统计,此役击毙日伪军300余人,俘日军2人。日军从高明庄拉走的尸体,竟整整装了两卡车,创新四军挺进黄桥后大规模歼灭日伪军的生动战例。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和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使父亲很快成长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指挥员。
1942~1944年间,日伪军对我根据地“清乡”。为打击日伪的嚣张气焰,新四军在苏中三分区成立短枪队,父亲任武工队长,带领一行7人支援四分区开展反“清乡”斗争,配合当地地下党组织杀敌肃奸。利用中秋节进据点给鬼子送肉、魚和蔬菜的机会,杀死据点5个看家的鬼子,缴获轻机枪2挺、掷弹筒一具和大批子弹。在如皋搬经地区,一夜之间除去7个作恶多端的伪维持会长。杀敌除奸行动,有力地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解放战争期间,由于父亲负伤,转根据地任乡长和中心学校校长。他积极领导支前工作。如担任黄桥担架队队长,带领100多名担架队员参加著名的苏中战役支前。抬伤员、挑弹药、帮助烧饭,部队打到哪儿,担架队就紧跟到哪儿。在攻打泰兴城时,担架队员们还主动肩扛梯子和门板跳进30米宽的护城河,架起人桥,有三四位队员受了伤,但都咬着牙坚持着,鲜血染红了护城河水;在海安保卫战结束后,为保障部队休息,担架队又主动承担起买菜运粮、交通放哨等任务,让部队充分休整12天。整个苏中战役40多天里,他们的脚板底和肩头,老泡磨破了,新泡又产生了,有的还淌着血水。每抬一位伤员,总是小心翼翼,步步踩稳,宁可苦自己,也不能再让伤员二次受伤。当时正值高温季节,为防暴晒和被玉米叶等刺伤,队员们还把衣服脱下,盖在伤员身上,自己打着赤膊,遇敌机轰炸,又都趴在伤员身上。这样,就有2名队员光荣牺牲,1人重伤。苏中战役结束后,华野一师政治部还颁发给父亲“黄桥担架队支前有功”的奖状,并授予父亲个人为“支前模范”。
1949年1月,黄桥解放,父亲任黄桥区政府秘书、区长等职,又积极带领黄桥人民投入到渡江战役支前工作中。4月10日,上级命令,要抢筑姜黄公路和整修其间两座载重桥梁,以便大军通行,时间仅为10天。区政府紧急动员,许多老百姓自发地将房前屋后的砖瓦和木料推送到工地。因任务重时间紧,晚上还要加班,整整6天6夜,不光义务劳动,而且还全都自带干粮。后又要求征集500艘渡船和500名船工及50艘木排。为避免战士有溺水的危险,区政府还成功征集到上千只猪膀胱,充气后替代救生圈。总之,为支援大军渡江,黄桥人民几乎是全员出动,倾力奉献。渡江战役后,渡江大军赠送给黄桥人民“黄桥区公所支前有功”的锦旗。战争期间,父亲曾两次负伤,所带队伍战功累累,但他却从不居功炫耀,平静如水。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又以极大的热忱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长期任职县、市部门领导,正确领会和把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群众疾苦,想方设法解决民生难题。为恢复和振兴地方经济,推进社会发展殚精竭虑,先后获“气象标兵”、“文化标兵”、“农业劳模”等荣誉称号。
三年困难期间,父亲服从组织安排,由扬州气象台长岗位转任城西区委副书记兼曹元公社书记。初到城西时,他主动要求到最困难的地方与群众实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四同”。除组织生产自救外,还经常到贫困户的草屋、集体养牛的牛棚里了解情况。由于父亲本身出身贫寒,最看不得一些贫困户挨饿受冻的样子,有时还会带着我们一道去访贫问苦,看一看锅里煮的什么、摸一摸床铺暖不暖和,一旦发现有断炊户,就会马上掏出自已的工资,或写条子到区里领救济粮。他还会亲自扶持一些特困户,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帮扶。如有的养猪、养蚕、养兔,还有的种菱栽藕或搞竹编。就这样,在父亲的带领下,到1962年底,所在公社除圆满完成上交任务外,还提足了种子和储备,人均口粮达500斤,最差也不少于360斤。此外,他还适时办起社办工厂,造砂轮、油石、吹药罐子兴办集体企业,增加公社经济实力。为此,他参加了县“农先会”,受到了表彰。他在城西工作期间,由于任务重、压力大,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食管贲门疾患。
父母一生爱生活、重家风,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让我们受益终生。为让子女多读书,他们节衣缩食,不光在学习方面培养我们,还在“为人”方面严格要求我们,鼓励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认识到,这些知识、这种为人,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平日,父母念叨最多的就是“千万不要忘本!”每逢节假日,还会讲述他们的苦难奋斗历程,这种艰苦奋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1982年父亲离休后,仍不忘劳作,在他87岁那年,还著有《红十四军的成功与失败》 《风雨人生》等书籍。他写这些文章,贯串着“居安思危”的深意,为今天的党史教育留下宝贵的教材,也是我们的传家宝。正如他70岁生日时,原任老县长送给他的生日祝词:“革命从戎五十春,一心一意为人民,名誉地位不计较,廉洁奉公好乐贫。”他和他们这一辈的许多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奋斗精神将被历史铭记,并激发后来人不忘初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