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胡同”曾几何时,这个称呼与时尚、旅游、餐饮、购物等元素结伴而行,往往与其相伴的商家、店铺均会沾了不少商机、占了几分优势。谈及北京的网红胡同,人们也总会想起摩肩接踵的南锣鼓巷、充满咖啡与小资味道的杨梅竹斜街以及历史悠久的模式口古道。这些各具特色的网红胡同为新北京增添了不少靓色,也为各地游客展现了北京另外的风貌,不过在这座城市还有不少秀外慧中的网红胡同,它们或是自强不息,或是另辟蹊径,不但成为了网红胡同中的一员,更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发展与前行的记忆。
或许你也曾漫步于这里,如穿越一般不仅享受着京城古今的时光碰撞,也感受着东西文化在这里的交融;或许你也曾在那教堂或洋楼前留下倩影,这其中有你的陶醉神往,还有你们甜蜜的见证;或许你也曾惊叹于北京除了青砖灰瓦的胡同,居然还会有这样一条充满洋味的街区,越来越多人将这里设置为打卡地,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分享与这里的回忆……它有个充满“洋味”的名字——东交民巷,其实它自打1949年就已经因为一支队伍的经过,蹿升为当时的“网红”。
那是1949年2月,北京城尚在寒意的籠罩中,而春的气息已然充满了这城中每个人的心中。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过城门,走过古街,雄赳赳气昂昂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中,留下了光荣的印记。
据资料记载,2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正式接管北京城的防务工作,当时由打西直门和永定门,一南一北,兵分两路进入北平,而后在前门楼子前举行仪式。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本不在必经之路的“东交民巷”却因为毛主席的特别强调而“意外走红”,战士们特意将这里设计为行进路线之一,毛主席还特别强调——走出气势!走出军威!
让我们翻开这条中轴线附近拥有着特殊洋面孔的老胡同历史书卷,也会自然理解到毛主席的良苦用心,更会在脑际重现着那洋溢着军魂国威的队伍,途经东交民巷的镜头,心中定会洋溢出一份自信、一份酣畅。
准确地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这里就已经被清政府作为“使馆区”将使用权赠与列强。而到了1901年,伴随着八国联军的铁蹄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民巷更成为“国中之国”。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值得我们分享。如今去中山公园游玩的朋友一定对那座硕大的汉白玉石牌坊——“保卫和平坊”不陌生,而它前世今生的故事也与东交民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外敌,中华儿女从未停止过抵抗,义和团便是典型的例子。1900年6月,东交民巷使馆区被义和团包围,各国公使如坐针毡,出外请援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东四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正好碰上了巡逻至此的清军神机营队长恩海。在双方发生摩擦后,恩海奋力抵抗,击毙克林德。
克林德的死并未熄灭外敌的嚣张,紧接着北京城的大门便被八国联军闯入,恩海也未能幸免,在克林德身亡处被斩首。《辛丑条约》的签订为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尤其是第一条,便让所有中国人如心中堵上一块石头——清政府为“克大臣”在其遇难处建立牌坊一座,并由醇亲王载沣亲赴德国为此事“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
经过107天的工期,这座采用中国传统的四柱三间七楼式的牌坊形制,宽约4.7丈,高约2丈,东西横跨繁华的东单北大街的牌坊扎眼更扎心。用拉丁、德、汉3种文字,刻书着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布的“惋惜凶事之旨”,让当时每个走过石牌坊的中国人都抬不起头来,心中只有愤怒和耻辱。
1918年,伴随着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克林德碑终于被拆除,牌坊被移至当时的中央公园,也就是如今的中山公园,石牌坊的名称也被改为“公理战胜坊”,取当时,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之意,1953年,为了庆祝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称为“保卫和平坊”。
其实东交民巷的人缘儿足可以追溯到13世纪马可波罗游历中华大地的视野中,可见这里如今能够成为“网红”,绝对是实力在身。那时候,饱尝江南丰泽甘露的粮食乘船一路北上,直入元大都,告别了长途跋涉的粒粒稻米就是在这条曾经被称为“东江米巷”的地方休息。
到了明永乐十七年,北京城的格局逐步完善定格,这里也被划定为内城范围,因为与中轴线紧邻,不单单是沾了不少贵气,更在多方面参与到了“国家功能”范畴以内,明清两代,这里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衙署、府第及祠庙较多,设有吏、户、礼、兵、工各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等。明代以后,东交民巷成为朝廷对外交往、与边疆民族联络的活动中心。
东交民巷大街。摄影 福雨 编辑 郎永
其实还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李时珍,在这里也留下了他的故事。《李时珍传》记载:李时珍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是“铃医”,父亲也是当地名医,他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朱英燎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即主管王府的医疗保健。嘉靖年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楚王见李时珍医术高超,便推荐他进京。
从武昌来到北京,他供职的单位便是位于东交民巷的太医院,负责宫廷用药和御医配置工作,时任“院判”一职,相当于正六品。然而,一门心思搞研究的李时珍并没有迎来他所认为的“学术沃土”,反而被“官场如战场”的尔虞我诈搞得“晕头转向”,也因此他迎来了排挤与削权。不过这反倒是给他腾出了工夫,在御药房、寿药房等地仔细研究中药材,这些来自全国各地顶尖的药材,成为了李时珍眼中的标本,为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年后,李时珍以病为由向“院使”提出辞职,从北京回到了故乡蕲州,终于在6l岁那年编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