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分析

2022-06-14 08:07郑荣荣
建材与装饰 2022年17期
关键词:进程耕地城镇化

郑荣荣

(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 绩溪 245300)

0 引言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几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率提升迅速,但在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农村区域出现撂荒现象,耕地资源被占据,导致耕地资源面积逐渐缩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农业生态,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减缓耕地资源面积缩小趋势。

1 城镇化进程中强化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城镇率提升是当代社会进步必然的结果,但城镇化进程推进并不意味着放弃农业,减少耕地资源面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产品需求紧张,城镇化建设导致耕地资源面积有所减少,继而出现了粮食供给隐患。影响农业粮食供给的因素较多,如耕地面积、人口增长、自然灾害、农业科技等,但从本质来看,耕地资源面积为最基本条件,若耕地资源面积不足,即使农业再发达,也无法良好解决粮食供给短缺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认识到耕地资源面积与粮食供应之间的关系[1]。在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耕地资源被占用的情况较多,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结构调整,致使耕地面积逐年下降。除此之外,优良耕地资源被占用后,后备耕地资源逐渐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但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难度高,土壤营养活性不足,质量差,无法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继而限制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我国优质耕地资源有限,且农业生产易受到恶劣天气等外部不稳定性因素干扰而出现减产、停产现象,同时水资源分布不均同样制约了耕地生产力,继而减少了粮食单位产量。在耕地生产期间,农膜、农药、化肥普遍应用,对耕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进一步降低了耕地资源可利用率。结合上述分析可见,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粮食供给紧缺,耕地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在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必须重视耕地资源保护,不可为提高城镇率而占用耕地资源。

2 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实例分析

为增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研究分析现实意义,本次选取某市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旨在立足于实际情况,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为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1 城镇化进程

某城市下辖9 区4 县,是其所在省份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城镇率本身处于较高状态,而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故该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城市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对案例城市城镇人口进行调查,通过城镇人口分析了解该城市城镇化进程情况,具体如表1 所示。结合表1 来看,该城市2011 年常住人口为806.81 万人,而常住城镇人口为510.33 万人,此时的城镇率为63.28%;而2020 年,城镇率已达72.6%,常住人口与常住城镇人口分别为862.75 万人、626.44 万人,城镇率实现了9.32%的提升。结合该城市城镇化进程数据可见,城镇人口的增加必然会造成农业人口的减少,给农业生产及耕地资源利用带来一定隐患。

2.2 耕地资源

案例城市为我国关中区域粮食产地,土壤肥沃,优质耕地较多,城市总土地共9983km2,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推动了产业建设,工业厂房、产业园区、教育基地等均需大量土地为支撑,案例城市为发展经济,逐渐缩小耕地资源面积,用于支撑产业发展,导致耕地资源面积逐年减少。对案例城市耕地资源面积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2011 年,该城市共有400.17 万亩耕地,在总土地面积中占比26.7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4 万亩,到2015 年,耕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低于26%,为25.90%,此时的耕地资源面积与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分别为387.89 万亩、0.49 万亩,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城市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2018 年耕地面积在城市总面积中的占比降低至24.70%,此时耕地资源面积为369.91 万亩,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46 万亩,到2020 年,城市耕地资源面积减少至360.73 万亩,在总土地面积中占比为24.09%,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44 万亩。结合上述耕地资源数据可见,该城市耕地资源面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减少,为保障当地农业发展,缓解农业粮食供给紧缺情况,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注意保护当地耕地资源。

表1 某城市2011—2020 年城镇化进程情况

2.3 两者变化关系

图1 为案例城市城镇化进程与耕地资源面积之间的变化趋势,案例城市在所属省份占据重要经济地位,其在城镇化进程发展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占用耕地资源,故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耕地资源面积减少的必然的,但在实际发展中,可对耕地资源面积减少数量进行一定控制,尽可能减少耕地资源面积降低速度,并对优质耕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2]。

图1 城镇化进程与耕地资源面积变化趋势

3 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耕地资源保护现存问题及解决优化措施

3.1 耕地总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3.1.1 问题表现

案例城市作为当地区域龙头城市,其耕地资源面积总量相对较低,在其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城镇人口增幅较大,产业经济发展迅速,以此带动了土地需求量的提升。案例城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耕地资源面积缩减直接降低了当地耕地存量,导致土地资源结构偏优。结合案例城市实际情况来看,城市54.6%的土地属于山区,近年来严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山区生态进行保护,故城市耕地资源保护的重担基本落在45.4%的平原、丘陵区域内,而该区域人口密集,密度高达1316 人/km2,低于面积有限,耕地资源保护任务严峻。案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若因耕地资源面积不足而出现粮食供应紧缺的情况,则会极大限制案例城市的产业经济建设,并阻碍当地城镇化进程,故该城市必须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

3.1.2 强化耕地保护思想

为有效缓解由城市耕地面积总量带来的发展问题,应注意强化当地耕地保护思想,采取一系列宣传学习措施,倡导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重视农民利益问题,以发展性眼光看待耕地资源及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此优化当地民众认知。案例城市不仅需完成18 亿亩耕地红线保护目标,还需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打造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同时应注意落实耕地非生产性功能,认识到耕地资源对城镇发展建设的服务性作用,以此强化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在耕地资源保护思想强化期间,可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确保耕地资源保护思想可顺利传递给当地居民。

3.2 耕地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3.2.1 问题表现

案例城市耕地资源属于弱势,受限于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城市耕地质量整体偏低,此外,当地耕地占补平衡制的落实工作存在缺陷,“占优补劣”问题严重,同时随着的产业发展,整体环境水平出现恶化趋势,当地耕地资源质量出现退化现象,导致部分耕地资源无法继续种养。耕地资源质量不佳必然会降低农产品总产量,影响当地粮食供给,同时案例城市水利建设进程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及质量,继而出现了农民增收难、农业发展慢的问题[3]。

3.2.2 健全耕地保护制度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耕地资源质量限制了当地农业发展,粮食供给紧缺进一步对城镇化进程产生制约,故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保护现有优质资源,改善耕地质量,解决“占优补劣”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保护耕地资源过程中,应注意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资源保护的重点逐渐从“数量为主”改为“质量为主”,通过提升耕地资源质量,增加农业生产产能,以此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益。②制定并优化责任考核制度,对耕地保护目标进行分解,搭建共同责任制及问责制,将各县、区耕地资源保护设定为当地相关部门考核指标,对其产生督促效果,一旦耕地资源出现问题,则需立即追责,以此保障耕地资源保护效果。③搭建合理化耕地补偿体系,做好耕种面积补偿工作,提升农民收入,减少撂荒现象,以此激发耕种积极性,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④推进征地改革,对城市各区域征占耕地规模进行严格把控,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严格统筹城乡土地规划,以最新国土空间规划为标准,对耕地红线加以把控,同时要求新增建设用地低于耕地需求底线,适当提升土地开垦费及土地征用有偿使用费,通过一系列城乡土地规划措施,对耕地资源进行保护。

3.3 耕地利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3.3.1 问题表现

案例城市现有耕地资源存在零散化利用问题,耕地零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约效应,限制了农业机械设备的发展,同时,随着当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逐渐撂荒弃耕而进城务工,导致耕地荒芜,进一步加剧了耕地零散化问题。除此之外,土地流转期间,受到建设用地零散征占影响,导致耕地农田出现一系列纠纷问题。近年来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耕地零碎不利于机械设备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耕地利用率,还无法形成集中化生态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目标相悖。

3.3.2 强化耕地集约利用

耕地资源零散化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限制,为更好地利用耕地资源,应将碎片化耕地进行整合,实现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①当地部门做好城乡统筹引导,采取行政手段,对建设用地征占情况进行限制,避免建设用地造成耕地零散化,对城市现有耕地资源进行整体性规划,划分片区,整体发展。②对现存闲置土地进行盘活清理,以此缓解城市耕地压力。③通过制定政策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引导,避免耕地撂荒,对其遗留宅基地进行盘活流转利用,以高效节约、盘活存量为基本原则,促进耕地集约化发展。④在最新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由当地政府部门统筹整理现阶段的碎片化耕地资源,在农村规划期间,按照耕地优质程度将碎片化耕地整合到一起,形成耕地片区,便于耕地资源的整体化、集约化利用,并为后续农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3.4 供需矛盾问题及解决措施

3.4.1 问题表现

在案例城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耕地占补不平衡”的问题,建设用地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结合案例城市实际情况来,平原区域是其城镇建设的主要区域,耕地分布于城镇周边。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开展了大量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用地需求量激增,但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用地、耕地资源受政策保护,故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存在显著的供需矛盾,在此形势下,为保障城镇建设,部分耕地被征占,且因当地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故耕地面积无法补充,继而造就了耕地保护严峻的局面。

3.4.2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在当前形势下,应从土地利用效率角度入手,促进土地流转,对城市土地进行优化配置,保护优质耕地,调整土地区块功能,将碎片化耕地进行整合调整,以此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消除耕地碎片化带来的弊端,同时借助土地流转契机,对建设用地进行统筹,提高建设用地整体性与科学性,减缓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在土地资源配置期间,可搭建耕地承包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消除流转隐患,以此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4]。耕地承包流转市场的搭建与运行需以当地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提高耕地流转市场可信度,继而推动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耕地撂荒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期间,应注意协调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不可为提高城镇率而一味缩减耕地资源面积。在案例城市中,其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20 年已实现72.26%城镇率,但在此过程中,耕地资源面积逐渐缩小为360.73 万亩,为实现耕地资源保护,需强化耕地保护思想,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集约利用,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以此从不同方面保护耕地资源。

猜你喜欢
进程耕地城镇化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