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沛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肛瘘、贫血、湿疹或植物神经紊乱等并发症发生[1]。传统消炎药物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无法消除病根,其自行愈合效果差,临床多采用手术切口引流[2]。由于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剧烈,护理不规范、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低等因素,会影响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3]。预见性护理是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使患者并发症有效降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4]。本研究旨在探讨肛周脓肿术后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及疼痛评分的影响。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60±5.12)岁;病程3~12 d,平均病程(7.50±1.16)d。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0.61±5.14)岁;病程3~13 d,平均病程(8.05±1.3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通过。
(1)纳入标准:①肛周脓肿符合《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5]中的诊断标准,且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证实。②均接受肛周脓肿手术治疗。③年龄>20岁。④患者术后均获得2个月随访。(2)排除标准:①有肝、肾或糖尿病病史。②孕妇或6个月内计划妊娠。③精神异常。④合并急性期的结核。
对照组采用基础的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后伤口清洗和换药、坐浴及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能够及时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2)健康指导。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为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疾病小册子,且于会议室,采用幻灯片放映的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知识、手术流程以及预期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方式的认知程度,了解预期效果、术后注意事项等,以提高依从性。(3)心理护理。护士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多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烦躁陌生等情绪,让患者术前身心放松,确保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减少术中不良情绪等突发情况的发生。(4)术前肠道护理。术前1 d可适当进食半流质食物,为了减少和预防麻醉后的呕吐现象,手术当天应禁食禁水。(5)术中护理。采用骶麻和基础麻醉,确保手术在无痛中进行,术中护理人员可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也可播放轻缓音乐,缓解患者紧张情绪。(6)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去枕平卧6 h,对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及脉搏作常规监测,次日可下床适当活动。(7)术后饮食护理。术后6 h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3 d后可进食易消化、高蛋白营养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禁食辛辣、生冷、牛奶、豆制品或其他产气类食品,不利通便。对术后疼痛难忍不愿进食的患者,护士需耐心沟通劝说进食,避免营养不良导致伤口难以愈合。(8)伤口护理。护士应及时换药,选择在患者排便30 min后进行中药熏蒸或熏洗,对伤口进行处理和消毒,辅以红外线照射,帮助愈合。(9)排泄护理。患者可能由于术后伤口疼痛、麻药副作用等因素导致排尿、排便困难,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排尿障碍严重者可进行腹部按摩、温水坐浴等方式,促进排尿,必要时导尿。(10)疼痛护理。告知患者疼痛原因,并加强和疼痛感强烈的患者沟通,或播放患者喜欢的视频或音乐,转移注意力;疼痛无法忍受患者,可给予镇痛泵治疗。
(1)疼痛程度。于护理前、护理10 d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Cronbach’sα为0.786),VAS评分范围0~10分,0分为完全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护理依从性。比较护理期间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完全依从:能遵循医嘱用药、运动、饮食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部分依从:能按医嘱用药、运动,但饮食和不良生活方式无明显改变;不依从:自行用药、饮食和生活方式完全不遵循医嘱,总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和部分依从率之和。(3)并发症。统计护理期间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4)生活质量。于术前、术后2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7]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Cronbach’sα为0.815),包括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各位维度均采用百分制计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护理前7.56±1.65 7.63±1.58 0.217 0.829护理10 d后5.02±1.43 3.21±1.07 7.166 0 t值8.226 16.379 P值00
对照组总依从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情况 例(%)
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5例,肛门功能障碍3例,共8例,占比16.00%。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肛门功能障碍1例,共2例,占比4.00%。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
术前,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SF-36各项评分情况 分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周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在局部疼痛、红肿、发热及坠涨等,导致患者坐立不安,排便、排尿困难,不及时治疗会诱发便秘、肛瘘、血栓性外痔、肛周毛囊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8]。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效果欠佳,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确诊的肛周脓肿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以达到去除病根的目的。由于肛管周围主要是由脊神经、阴部神经支配,故术后疼痛感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术后剧烈疼痛导致患者产生不安、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加之肛周脓肿部位的特殊、局部组织缺氧及切口处血液循环欠佳等原因,愈合切口时间较长[9]。常规的护理将所有患者归为一个整体,只能满足患者基本的生命安全需要,缺乏针对性,术后康复较为缓慢,故仍需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护理,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预见治疗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为目的[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期间,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10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肛周脓肿患者在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患者依从性较高,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生活质量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在整个干预过程注重患者及家属的长期健康教育问题,其护理全面到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术前进行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术后护理饮食等各方面的讲解,从而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术后伤口疼痛护理方面,由于术前患者已对疾病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患者能更好地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疼痛等不适症状,大大降低患者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同时对术后排便、排尿困难者,应用腹部按摩、温水坐浴等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对负面情绪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倾听患者内心诉求,对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安抚,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此外,术后指导患者遵医用药,合理清淡饮食,有助于患者排便排尿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预见性护理模式还采用中药熏洗和红外线照射配合护理,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加快伤口愈合,降低肛周脓肿复发率,从而促进术后的生活质量恢复[11]。
综上所述,肛周脓肿患者在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患者依从性较高,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疾病恢复进程,促进术后生活质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