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钵育苗处理下文冠果生长性状研究

2022-06-14 10:37王丽娜
天津农林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冠果大田容器

王丽娜

(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林场,辽宁 阜新 123135)

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落叶小乔木或落叶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被称为“北方油茶”,是我国北方地区能源植物中最具潜力的一种植物[1],其种子和果实外壳可作为提取药材的原材料[2]。文冠果主根发达,根系为肉质,在土壤深层分布,对瘠薄土壤耐受能力强,广泛应用于我国半干旱、干旱的地区种植,前景非常广阔[2]。但文冠果具有很少的须根及侧根,移栽时难以携带土球,导致苗木主根严重损伤,成活率降低,一般移栽后需要较长时间的缓苗期,且前期生长速度慢[3],对文冠果造林产生不利影响。

实现文冠果苗木移栽,推进规模化栽培,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即为促进根系发达[4-5],限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大量萌发,进而培育出长势健壮的优质文冠果幼苗。文冠果繁育方法目前有两大类,即无性繁殖(压条、嫁接等)和有性繁殖(春、秋季播种),北方地区目前以有性繁殖为主(文冠果新品种的选育除外)[6]。研究表明,在塑料大棚内推广容器育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幼苗长势健壮,移栽后有较好的成活率[4]。为研究北方地区文冠果容器钵育苗方法,本试验选择无覆盖容器钵育苗、大田育苗2 种方式进行比较,评价苗木高、地径、须根等生长情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有王府林场进行。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两季降雨少,春旱较为严重,降雨时间及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8月。降水量年均350 mm,年均气温7.5 ~8.6 ℃,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0.9 ℃和-30.4 ℃左右,日照时长平均2 700 h 以上,年无霜期约150 d,≥10 ℃年积温3 324 ℃。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风沙土,土层平均厚度超过50 cm,较适合文冠果种植。该林场自2007 年开始繁育文冠果,目前繁育圃、示范园面积分别为3.33 hm2和66.67 hm2左右。

1.2 试验材料

文冠果种子均来源于林场内文冠果林间采集,发芽率和净度分别为98%和97%。试验用塑料膜、育苗容器钵(11 cm×11 cm×13 cm,黑色塑料材质)等均购自当地市场。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2 个处理,分别为容器钵育苗、大田育苗,每个处理播种300 粒。

容器钵育苗:按一定比例混合腐熟的农家肥、壤土、复合肥、少量水,做成营养土基质,水量控制在不起粉尘为宜。将营养土装入容器钵内,高度距钵体上沿约2 cm,在苗床上集中摆放整齐,大水漫灌浇足浇透容器钵。2 d 后钵面水分充分下渗后即可播种,每个容器钵内播种1 粒文冠果种子,播深2 cm 左右,覆盖过筛的细土,与钵口齐平。播种后2 ~3 周种子逐渐开始萌发,15 d 左右进行第1 次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等。

大田育苗:在提前做好的苗床上开沟,沟深3 ~4 cm,每10 cm 播文冠果种子1 粒,覆盖3 cm 左右的过筛细土[7]。播后管理同容器钵育苗。

试验于2020 年4 月18 日播种。播种前整地,做矩形床,长、宽、高分别为20 m、1.3 m、0.2 m[8]。播种前7 d,挑选出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光泽的种子在45 ~55 ℃温水中浸泡,每天换水1 次,3 d 后将种子捞出放入提前挖好的坑中,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控制温度在20 ~25 ℃时进行催芽,每日翻动种子2 次。当露白种子达到1/3 左右时,按试验设计进行育苗。

1.4 调查内容及数据处理

2020 年9 月30 日,对2 个处理的文冠果植株进行调查,调查文冠果苗木的地径、苗高、根系长度及二阶须根、三阶须根。采用EXCEL 及SPS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方式对文冠果苗高及地径的影响

不同育苗方式下,文冠果苗高、地径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均以大田育苗的指标高于容器钵育苗(表1)。容器钵育苗的文冠果苗高为0.587 m,比大田育苗降低3.93%,差异不显著;容器钵育苗的地径为0.581 cm,比大田育苗降低7.0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容器钵育苗的苗高和地径均低于大田育苗方式。

表1 容器钵育苗方式下文冠果苗主要生长性状比较

2.2 不同育苗方式对文冠果根系生长的影响

不同育苗方式下,文冠果的根系生长表现出不同的差异(表2)。总根长以容器钵育苗方式更长,达到63.1 cm,比大田育苗增加36.5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容器钵育苗的文冠果幼苗,二阶须根长为19.2 cm,比大田育苗增加23.87%,差异显著;幼苗三阶须根长为42.3 cm,比大田育苗增加102.39%,差异极显著。表明,容器钵育苗,有利于文冠果幼苗的根系生长,为文冠果移植到大田奠定良好基础。

表2 容器钵育苗方式下文冠果根系主要生长性状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大田育苗方式下,文冠果的苗高、地径均高于容器钵育苗,其中地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幼苗总根长、二级须根长、三级须根长均以容器钵育苗更优,分别比大田育苗增加36.58%,23.87%和102.39%,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据观察,试验初期大田育苗的文冠果根系生长正常;6 个月后幼苗二阶须根、三阶须根逐渐减少,主根的数量占比较大;7 ~9 个月主根生长明显,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9]。而对于容器钵育苗,文冠果幼苗的二阶须根、三阶须根在6 ~9 个月时增长快速。由此可见,容器钵育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文冠果根系自然生长习性,增加须根的长度。同时,在容器钵的限制下,文冠果苗木的根系逐渐成为土球,移栽时降低了对根系的损伤,利于移栽成活率的提高[2,8]。

容器育苗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发展,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大田育苗的苗木成活率较低,而容器育苗可以打破环境条件的限定,提高苗木成活率。早期的容器育苗存在苗木生长空间受阻的问题,使苗木根部畸形,导致根部沿器壁生长,造成主根卷曲,侧根稀少,不利于苗木后期的生长。而现阶段的容器钵多有气孔,透气性增加,空间大小适宜,可以起到较好的控根作用,增加须根,形成根团,从而提高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移植后的缓苗时间。

容器育苗中,容器规格、基质成分等对苗木生长有一定影响。低龄苗对营养吸收和光照面积要求较小,受到容器规格的影响也较小;随着苗龄增加,小规格容器对苗木生长的胁迫作用明显增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容器应综合考虑苗木培育目标、苗木的生长、单位面积育苗数量、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文冠果苗木的培育周期较长,需经过砧木培育、嫁接、移栽等多个环节,如何根据各阶段培育目标,确定最佳的育苗方式、容器及规格,从而提高苗木质量以及育苗效率是今后需进一步探求的项目。

猜你喜欢
文冠果大田容器
文冠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难以置信的事情
文冠果茶营养价值与功效浅析
文冠果的栽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