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英魂 名扬域外
——写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80 周年

2022-06-14 07:10骆凡
黄埔 2022年3期
关键词:远征军黄埔将军

□ 骆凡

我与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相识已有16年,戴澄东曾任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我在黄埔军校同学会联系黄埔亲属岗位上工作的5年间与戴部长多有交流,已年过80的戴部长给我讲了很多戴安澜将军的事迹,随着了解深入,钦佩之情愈深。将军短暂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是近乎完美的民族英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80年前,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滇缅战场浴血抗敌,扬国威于域外,为民族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次年初,第一批中国远征军3个军9个师约10万官兵应英方请求紧急入缅作战,历时近半年,转战1500多公里,多次有力支持英缅军。

第一批中国远征军团级以上军官中黄埔师生29位,其中军长杜聿明、甘丽初分别为黄埔1期生、4期生,军长张轸是第4期战术总教官;9位师长中7位出身黄埔。在这场御敌于域外的抗战中,黄埔将士浴血杀敌,戴安澜是其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周恩来誉其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对这位能文能武,热爱文艺的学生偏爱有加。黄埔3期同学、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宋瑞珂回忆:“我们入伍同在一个连,戴安澜勤奋好学,文学根底深厚,多才多艺,在文娱会上曾演出《打严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2005年9月4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念到戴安澜将军的名字时,我正在人民大会堂现场,与戴澄东部长结缘也正是始于这次大会。

在成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200师师长前,戴安澜将军凭借长城抗战、台儿庄会战中“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以及武汉保卫战的功绩已是闻名全国的抗日将领。战功之外,将军亲情的一面同样感动世人。

1942年春节,远征军入缅作战前夕,戴安澜将军一家分居五地,他在2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为农历除夕,翘首故乡,父兄隔离,母虽在贵阳……叔祖父母远在全州,荷馨率靖、澄两儿寄寓昆明龙团长家,过年作客,更多牵挂。篱儿又在贵阳,复多增想念。余与东儿在下关旅社度岁……”四个孩子分处三地,只有长子戴覆东(1928—2018)留在身边。戴将军对身边这个孩子倍加关爱,分别时留下亲笔信:“……怕你定要送别而致难舍难分,所以我就不等你走了,东儿,你对我的想念我是知道的,其实我对你们兄妹弟的想念,比你更甚呢。不过,当这个时候,只有按下私情为国效力了。你总要这样想: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离别。如果我是田舍郎,那么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但是你愿意要哪一种父亲呢?我想你一定是要英雄父亲。所以,对于一段时间离别,不要太看重才好。”如此情深意切的文字出自战功彪炳的铁血战将更是感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戴安澜将军以自己38年的生命赋予《诗经•采薇》新的诗意,一面是国之大者,一面是舐犊深情。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戴安澜真大丈夫也!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200师是1938年春在湖南湘潭编成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由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组成,有苏联军事顾问协助训练。同年冬,200师在广西全州扩编。1939年1月5日,35岁的戴安澜接替杜聿明任第200师少将师长。昆仑关战役中,200师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戴安澜被赞有北宋年间夜袭昆仑关的大将狄青之风,获宝鼎勋章,并被誉为“当代标准青年将领”。

作为31集团军军官大队教官,戴安澜将军曾经给学员讲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的故事,他说:“巨人力大无比,但双脚离开大地就不堪一击,军队和民众的关系就像巨人和土地,军队离开了民众一定会垮台。”1941年春,200师驻扎在位于黔之腹地的安顺待命。一年间,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传为佳话。安顺城内有一条年久失修的贯城河,200师主动疏浚河道,造福百姓。40年之后,时任中共安顺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的倪如锡对戴安澜将军在寒风中指挥部队劳动的画面记忆犹新。倪如锡说:“戴安澜将军殉国时,我才16岁,他曾讲‘现在国家多事,年轻人要多读书,将来才有所作为’,这番话一直激励着我。”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在安顺驻扎一年后,戴安澜将军率领200师作为杜聿明第5军先头部队进入缅甸。东瓜又称东吁、同古,是缅甸中部公路、铁路和水路的枢纽,是“兵家必争之地”。远征军到达同古时,日军正在攻打仰光,若仰光失守,下一站必是同古。当得知仰光、皎德加相继失守后,英缅第1师立即于3月18日午后通报将于当夜撤出同古,并在接防未完成的情况下擅自撤出。对于英军在缅甸的糟糕表现,丘吉尔曾评价:“在日本战争机器可怕威力的打击下,昔日白色人种在亚洲的形象被打碎了。”200师仓促接防同古,尽管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师,装备和日军仍有很大差距,士兵因穿着草鞋还被英军讥为“草鞋兵”。但就是以这样的装备,在孤军作战、后援困难的情况下,200师表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英军的一触即溃形成鲜明对比。在同古保卫战前,戴安澜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1942年3月19日,同古保卫战打响。敌人进攻猛烈,我军伤亡骤增,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戴安澜立下军令:“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东瓜。”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200师同四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以步兵顶住日军的立体进攻。鉴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戴安澜采取“百米决战术”,令官兵放敌人进入50米距离,突然跳出战壕集中投掷手榴弹后,马上进行白刃战,以800人牺牲的代价打退了日寇20余次冲锋,最终完成了掩护英军撤退、为我军在平满纳进行布防争取时间的任务。此战歼敌5000余人。3月29日,200师奉命撤退出同古。戴安澜指挥全师出击,遭遇意外猛攻的日军狼狈后退,200师也借着这个时机有序撤出同古城,且没丢下一名伤兵,远征军副司令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评价,“连一副伙食挑子都没留下”。

英国《泰晤士报》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国内的舆论对戴安澜赞誉有加,重庆报纸称同古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日军最高司令部称同古之役是旅顺口攻城以来最艰辛一战。日军军事记录中称200师“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特别是退却收容部队,固守阵地抵抗直至最终”。

“驱倭棠吉归”,是指1942年4月25日200师阻击日军第56师团抄袭我军东路并收复缅甸棠吉之战。这次战斗200师毙伤日军数百人,戴安澜将军两名贴身卫士一死一伤,可见战况的激烈程度。

沙场竟殒命,斗志也无违

1942年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及第5军主力于5月10日退往缅北野人山地区,受到了日军阻击。大批日机密集俯冲扫射,中国军队不战自乱,进入山林躲避。在东路雷列姆附近担任掩护任务的第200师与军部失去了联系。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况下,戴安澜毅然决定率部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以图寻隙退回国内。18日,戴安澜对部下说:“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而后带领数千官兵端起刺刀,顶着日军机关枪、步枪和火炮密集交叉的火网冲了上去。敌人在西保至抹谷间公路以逸待劳,据险伏击,200师伤亡惨重。激战中,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5月26日傍晚,200师与敌周旋撤退至缅甸瑞丽江畔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终因伤势过重,遗恨而逝,年仅38岁。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斗志也无违。

这是毛泽东为戴安澜写下的挽诗。戴安澜将军身后哀荣堪比二战中同盟国牺牲最高将领张自忠。遗骨归国,灵榇覆盖着戴安澜将军两件布有弹孔、浸透鲜血的军装,见者无不动容。腾冲万人空巷,县长张问德率20万父老乡亲沿街跪迎灵车。自昆明至贵阳,直到广西全州一路举行公祭大会,百姓自发哀悼。中共方面,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都写下挽联,表达对血染缅甸沙场爱国将领的敬佩之情。

1943年秋天,戴安澜将军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小赭山故里。2017年,南京举行纪念戴安澜将军殉国75周年活动。出席活动的知名黄埔亲属有: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庶、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胡靖安将军之女胡葆琳、郑庭笈将军之子郑心穗、文强将军之子文定中、周振强将军之子周小奇、卫立煌将军之孙卫智。北京往南京的路上,大家讲黄埔父辈的故事,以及他们与戴安澜将军子女交往的趣事,黄埔后人间特有的情谊殊为感人。活动结束时,戴部长为我逐句解读将军的座右铭——“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那一刻,仿佛亲耳聆听到了戴安澜将军的教诲。

2021年9月14日,我有事打电话给戴澄东部长,讲完正事,闲聊几句。戴部长见我对将军的精神颇为敬仰,就说:“母亲时常对我们姐弟转述,父亲在世时讲,做人要记住三句话:‘第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责任担当;第二,人穷不能志短,如果人把物质满足看得太重,就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第三,要读书。’我们中国人始终要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戴部长还在电话里给我念了两篇将军的阵中日记,记录了将军在战斗间隙是怎么学数学,怎么读莎士比亚的。近几年,和戴部长每天微信互致问候,我的朋友圈也有幸得到戴部长关注。我有两个女儿,戴部长说:“看到你肯花时间陪孩子,这很好,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升华。”戴澄东部长对下一代的关爱,让我记起戴安澜将军那封著名家书:“……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

/ 作者与戴覆东院士(中)、戴澄东(右)部长合影。

2009年9月10日, 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字衍功,入黄埔军校前,为表达“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的凌云壮志、像海鸥一样搏击大海的勇气,正式改名为安澜,自号海鸥。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海鸥将军殉国80年。40年前,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黄埔5期生萧克在纪念戴安澜将军殉国40周年座谈会上称海鸥将军为民族英雄。萧克说:“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实现祖国统一,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吾等后辈纪念海鸥将军的最好方式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告慰戴安澜将军还有留在域外的黄埔英魂和远征军士兵。

猜你喜欢
远征军黄埔将军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黄埔精神之当代阐释
哼将军和哈将军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将军
中国远征军汽车兵陈文的传奇经历
将军驾到
中国远征军
将军完婚
老兵还原中国远征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