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黄埔老人袁开宗

2022-06-14 07:10林开伦
黄埔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黄埔军校

□ 林开伦

会理古城素有川滇锁钥之称,人文底蕴厚重。古城南街115号住着一位黄埔18期毕业现年103岁的老人,他叫袁开宗。黄埔毕业后,他先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76师师部联络参谋,后任黄埔军校第20期少校教官兼辎重兵中队区队长,及至第23期学生队区队长、教官。

1919年11月,袁开宗出生在会理金沙江畔黎溪镇绿水乡。他从小喜欢嬉水、游泳、滚沙滩,练就强健的体魄。他父亲袁廷仕是位熟读诗书的儒商,不仅在当地置有田产,在云南元谋、昆明还开了布庄,家境殷实。袁开宗8岁在乡下启蒙,1934年后到会理县城读书。1938年,袁开宗读西昌师范学校。一天,在学校举行的晚会上,体育教师汪一琴登台高唱《黄埔军校校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从此,“黄埔军校”四个字深深烙在袁开宗心上。

寒假回家,袁开宗对母亲说自己要去参军抗日,为国效忠!母亲为了让儿子留在身边,就将本村门当户对的杨家千金杨凤如迎娶进门,为儿子突击完婚。然而,抗战烽火越烧越烈,“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如战鼓催征。袁开宗还是选择了服从自己的内心,义无反顾离家北上,从会理的金沙江畔徒步9天到达西昌,又翻山越岭16天到达成都,直奔从广州迁来的黄埔军校。不巧,第17期招考已经结束,18期要半年之后开始招考。情急的袁开宗斗胆呈文军校教育长陈继承,得以批准入入伍生团4营补习。经过一年补习,1940年12月,袁开宗如愿考取黄埔第18期2总队。

/ 袁开宗。

军校的生活艰苦而紧张,成都地处盆地,即便是夏天光照都少,冬天更是湿冷难耐。军校学生们穿着破旧的灰布棉衣,每天摸爬滚打进行训练,匍匐前进两百米,再卧倒、起立,这样的动作有时候要连续做几百次。平时进课堂、上厕所必须跑步。吃的饭里掺有稗子和沙子,吃的时候要先将备好的一碗水倒进饭里,让稗子浮起来,沙子沉下去,这样才能吃到中间相对干净的米饭。此外,还要进行饥饿和干渴训练,意志不坚强者,很难坚持下来。

1943年秋,由于远征军急需补充连排级军官。当年10月,军校奉蒋介石校长手令“第18期2总队学生提前毕业”。10月8日,军校举行毕业典礼。部分学生被空运到印度兰姆伽中国驻印训练基地,其余学生加入中国远征军直奔滇缅战场,袁开宗则被分配到在云南保山作战的第2军76师。辎重科毕业、会驾吉普开摩托的袁开宗,被任命为师部联络参谋,负责与在楚雄的军部联系。1944年5月,他奉命从保山到楚雄的军部接收任务,才上路半个来小时,就遭两架日机追踪攻击。当飞机俯冲下来与吉普形成射击角度时,袁开宗机智地一脚急刹,躲过呼啸而来的弹雨,飞机随后拉起俯冲,他就再来个急刹。如此三番智斗敌机,虽然躲开了敌机的射击,却由于连续猛踩急刹导致刹车失控,就在吉普车即将冲下悬崖的一刻,袁开宗打开车门一跃而出,顾不上腿脚摔伤、右食指折断而赶紧隐入草丛。车已经坠下悬崖,日机在空中又盘旋了几圈才飞走。

/ 年轻时的袁开宗。

由于未按时到达楚雄,军部派人前来搜索,袁开宗获救。伤愈后,坚持要上前线的他被前来昆明参加高级军事会议的军校教育长万耀煌调回成都,到军校校尉班工作,并担任第20期少校教官兼辎重兵中队区队长,及至23期学生队区队长、教官。

1949年冬,解放军进军大西南。蒋介石密令黄埔军校校长张耀明:将黄埔军校迁云南大理待命。张耀明立即组成“迁校先遣支队”,以工兵科少将科长董劲儒为支队长,下设3个行动小组,袁开宗任第一行动小组组长,负责道路侦察及联络工作。10月24日,他们先遣支队官兵和家眷带着行李坐车从成都出发,成都到乐山汽车还能通行,但从乐山到西昌的公路早已中断,大家只能步行,走了8天才到富林,他们在富林停留了半个月。这时,乐山、峨眉都已被解放军占领。袁开宗他们到西昌后才知道,黄埔军校的官兵均已投诚。

当时,顾介候的124军驻守会理,王炳炎赴会理任124军副军长。因为袁开宗是会理人,对当地情况熟悉,顾介候指名要袁开宗到会理去。因此,他作为王炳炎的随从参谋,匆匆赶往会理赴任。同行的还有蔡元注(黄埔20期生),李云超(黄埔21期生),付永宗(黄埔22期生),均是会理人。

他们一行到会理后,袁开宗和蔡元注被派到小关河指挥所,李云超、付永宗留作军部参谋。当时小关河指挥所主任是124军王之瑞副军长,实际兵力仅有王文汇一个团。袁开宗和驻守姜驿的韩培元营长、马成涛连长等6人从姜驿出发,经火焰山、下沙沟到金沙江北岸查看地势准备构筑江防工事,阻止解放军北渡金沙江。当时驻金沙江南岸的李广惠营已脱离国民党起义了。事实很明显,解放军大部队即将渡金沙江北上进攻会理、西昌。

1950年3月22日晚6时,顾介候电令退守凤山营。3月23日凌晨4点左右,凤山营南面枪声大作,袁开宗从睡梦中惊醒,和王之瑞、王文汇及随行10余人从南面出街口观察情况,连遭冲锋枪扫射,回头从西面巷口冲出街,机枪子弹不停地向他们飞来,只好又撤回从北面冲,北面的机枪封住街口。他们感觉到南、北、西面都已被解放军包围,唯有从东面突击上山。3月24日早上,袁开宗从凤山营罗家村逃了出来。此后,他在潜伏特务的怂恿下东躲西藏。

1950年8月,袁开宗逃到昆明,不久被解放军抓获,随即,被判死缓。1952年,袁开宗开始在监狱服刑,潜心改造,立功赎罪。1955年至1957年,三次减刑后,袁开宗于1971年刑满释放,在监内就业。

1983年,64岁的袁开宗回到会理,第二次婚姻中所生的两个孩子虽说已经长大成人,但由于从小没有和他生活过,因此对他没什么感情。袁开宗只好租住在外,偶尔与老伴相聚。后来,女婿将自家在会理南街的房子留给了袁开宗。会理县政府每月也给袁开宗发放低保、养老金、高龄补助金,逢年过节,县上有关部门都到袁开宗家中看望慰问。2010年以来,袁开宗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资助、慰藉下,越活越开心,他开始写回忆录、写诗。

/ 作者林开伦(右)与袁开宗合影。

黄埔情谊深似海,

黄埔老兵诗校庆。

黄埔校庆

两岸黄埔兄弟亲,

爱国革命一条心。

齐心合力促统一,

振兴中华献余生。

黄埔军校铸群英,

黄埔学生肩重任。

此外,他还编著了《再生录》《正气文摘》《关爱抗战老兵》《抗战老兵诗词》《黄埔军校建校92周年》《黄埔老兵献诗刊》等文集。

如今,103岁的袁开宗正准备编印一本《抗战文摘》和《百岁文摘》,文稿已整理好,就等着编排付印。他说待春暖花开,天气暖和就集中精力投入编印,留点珍贵资料给后人。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
黄埔精神之当代阐释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冀军校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
刘英杰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