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赣贞
可爱的冰墩墩
2月5日,中国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夺冠,拿下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的首金。全程仅用时2分37秒348,速度快吗?太快了。如果要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的,那可能是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被抢购一空的速度。
比对手慢0.016秒,选手有可能错失一块金牌;比网友慢0.016秒,那你就连一个冰墩墩都抢不到了。北京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门口人山人海,有人甚至提前12小时排队。冰墩墩不仅成了国人的团宠,还迅速在全球圈粉。
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举行。2019年9月17日晚,冰墩墩正式亮相。它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有一种来自太空的未来感。冰,象征纯洁和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和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和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自带科技感的“宇航熊猫”冰墩墩,特别契合北京冬奥会的主题——一起向未来。
冰墩墩的形象是低龄化的熊猫宝宝,圆圆胖胖,有着“内八字”和微微前倾的身体姿态。冰墩墩头绕彩色五環,灵感来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一个把五环高科技戴在头上的盖世英“熊”。举起的左手掌攥着爱心,不管是和粉丝握手,还是打招呼,都能自动发射爱的冲击波,给人以天真、可爱、憨态、暖心的感觉。冰晶外壳是从冰糖葫芦得到的启发,衣服看上去透着未来科技感,拿到手里捏一下,软软的。
冰墩墩的可爱不是用楚楚可怜的形象营造出来的,靠的是大眼睛、短手短腿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这些婴儿般的特征,显得元气满满,天真可爱,憨态可掬。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冰墩墩热度不减。冰墩墩的各种短视频、表情包持续霸屏,以其萌宠、可爱的模样成为“万人迷”。
“可爱”两百年前只是英语中刚出现的语言学概念,英语中“可爱”(cute)最初含有“机敏、聪慧或精明”的意思,但在某些语境下可爱也意味着脆弱。19世纪早期,美国的小学生开始使用这个词,形容可爱或有吸引力的事物。法语的“可爱”有“娇小漂亮”之意,与日语中表示“可爱”的“卡哇伊”含义类似。“可爱”既符合直觉,又有令人费解的部分。经过不断演化,它已经成为获取注意力、爱与关怀等关键神经资源的捷径。
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康拉德·洛伦兹最早提出了“婴儿图式”这个概念,指的是婴儿身上一些比较典型的特征,包括高而突出的前额、大大的头、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小小的嘴巴等。这些特征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萌萌哒”的形象。那么,可爱的婴儿如何俘获我们的心呢?
首先,吸引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在分辨人的脸部特征时,大脑中相关的视觉区域就会被激活,比如梭状回面孔区(大脑后部一个用来识别面孔的区域)。由于婴儿特殊的外表特征,还会额外激活其他脑区,比如眶额叶皮层,这个区域负责决策。我们的大脑会在 1 秒内迅速地区分出成人和婴儿的脸。婴儿面孔圆滚滚,肉嘟嘟,看起来既善良又亲和,就像小天使一样,很快就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与成人的脸相比,人类对婴儿的脸更感兴趣。当婴儿面孔与自己相似时,男性比女性敏感。也就是说,面对可爱的婴儿,妈妈基本都会给予关注,而爸爸则更喜欢和自己长得像的娃。
其次,体验更愉悦。看到孩子萌化了的样子,我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研究发现,其实这与人类大脑的构造有着很深的关联。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名为伏隔核的区域,负责调节人类的奖励加工和欲求动机。该区域含有能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在奖赏、快乐和成瘾功能中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大脑的奖赏中枢,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体的“快乐源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糖分等激活大脑奖赏回路的过程也与之类似。美国俄勒冈州的研究表明,肥胖的青少年女性在享用巧克力奶昔时,其尾状核也展示出超常的脑部活动,尾状核是与伏隔核相邻的脑部区域,同样与奖赏机制有关。由此可见,不管是婴儿的可爱还是糖分,或者其他奖赏刺激,似乎都拥有率先打开大脑注意力系统的特权。
再者,生存本能所致。与自然界中很多一出生没多久就可以跑动和觅食的动物不同,初生婴儿非常脆弱,几乎什么都不会。如果得不到成年人的帮助,根本无法生存。而“婴儿图式”恰恰对母婴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婴儿吸引成人照顾和保护的重要工具,帮他们获得食物和安全,有足够的时间发育长大。洛伦兹曾提出:“所有物种新生儿的典型外观,都可触发人们的积极情感,进而促进相关行为反应。”实际上,不只是人类,其他生物,比如小猫、小狗、小刺猬等等,只要具备“婴儿图式”的特征,一样能激发人们的愉悦感、保护欲和抚养欲。
密歇根大学进化心理学家丹尼尔·克鲁格认为:“可爱是婴儿讨好和吸引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分配,才能用足够的时间发育成高智商物种。”婴儿可爱的脸会让人产生关爱,引发主动养育照顾的意愿。婴儿越可爱,这种作用就越明显。而且这样的本能不仅存在于孩子的亲生父母中,即便是陌生人看到孩子可爱的外表,也会被激发保护欲。另外,“婴儿图式”还会促使妈妈分泌出催产素,也是母爱的来源。在催产素的作用下,母亲们时常会忽略孩子夜醒、奶睡、哭闹等带来的崩溃,而心甘情愿地继续为他们付出金钱和精力。
人人都喜欢可爱的东西。从外表上看,这些萌物的形象似乎弱不禁风,易受伤害,令人产生想要保护的感觉。但事实上,可爱是很强大的,堪称一件有力的武器。牛津大学的莫滕·克林格巴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一篇关于“可爱”的文章中,将“可爱”描述为“能够塑造人类行为的最基础、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克林格巴赫认为,“可爱”是解锁大脑快速注意力资源的第一把钥匙,在那之后,有关同情与共感能力的大脑网络才会发挥作用。
几十年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洛伦兹和廷贝亨引入了“超常刺激”的概念,即比正常的自然刺激更加突出的刺激,伪造“可爱”来吸引注意力。在一次实验中,廷贝亨发现,如果把真实的鹅蛋与排球放在一起,鹅类更倾向于选排球,而不是自己生下的鹅蛋,将其滚回自己的巢穴。在这里,排球就是一种超常刺激,因为它们更大、更圆的白色形状要比真实的鹅蛋更像鹅蛋。这就不难理解即使是成年人,为何对可爱卡通形象没有抵抗力。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人工处理图片中婴儿面庞的“婴儿图式”,得到比正常婴儿“更可爱”或“更不可爱”的面庞,从而筛选出人们认为是超常刺激的面部特征。研究人员向女性受试者展示了真实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其脑部进行扫描。正如原先设想的一样,可爱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对伏隔核的代谢活动有着显著影响,这表明大脑有关区域能够响应超常刺激,并激发对婴儿的利他和养育行为。
冰墩墩为什么能让全世界都如此上头?因为它具有“婴儿图式”,而且幼态特征比真正的婴儿更加突出,加大了“超常刺激”的程度。大眼睛,微笑唇,表情喜感,憨中带萌,萌中透着乐,可爱得令人难以抗拒。熊猫的动漫、卡通形象不计其数,但包裹着冰外壳的熊猫独一无二。我们的大脑被冰墩墩“劫持”了,感到“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种身心舒畅的满足感,就与波霸奶茶带给你的快乐是一样的,根本停不下来。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