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曼
“此次案例征集与遴选很有意义,可以帮助学校和企业总结梳理校企合作的成功要素,互相比较借鉴。典型案例有较强的推广性,将对类似行业和相似地域特征的院校企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高职院校案例5组组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华楠高度肯定了本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征集与遴选活动的价值。
据他介绍,高职院校案例5组征集的案例,多涉及金融、轻工、交通、建筑工程、石化、商业商贸、邮电、电力、体育、医药卫生等领域。这些案例普遍表现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的行业性和地域性。合作企业所处行业与学校类型、地域等方面关联密切。这也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这组案例也反映出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崔华楠表示,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推广性较弱。目前所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要素提炼不易,需要对案例做进一步挖掘,总结出案例特色,便于成功模式的传播与借鉴。
在崔华楠看来,高职院校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未来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在院校方面,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对合作企业的要求。例如,对合作企业在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实力、企业产品价值、企业品牌及客户见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二是在企业方面,企业会对双方合作培养的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些要求将促使合作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校企师资团队建设、优化教学实训环境等,并让校企二者逐渐从甲乙方关系转变为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伙伴关系。
三是在服务产业方面,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会从满足企业自身需求,逐渐向满足多企业岗位需求,甚至满足产业需求转型。
崔华楠称,职业教育是跨界融合的教育类型,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相关的教育形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密切校企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因此,本次案例征集与遴选的另一大价值在于,通过产教融合的深化实施,引领职业院校主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挖掘区域优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及潜在需求;促使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EE836343-D2B3-4FDB-8024-133F77B7EC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