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经受创伤、困境、苦难等经历之后,能够适应变化,并呈现出较好的恢复状态的心理变化过程。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使个体在遭受危机之后,心理状态依然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逐步走向成熟、冷静、理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面进一步扩大,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将心理韧性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针对危机干预各个阶段实施的有效性措施,确保个体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提升心理韧性水平,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提高个体幸福感。
[关 键 词] 心理韧性;大学生;心理危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57-03
针对心理创伤方面对经历过创伤、遭遇困境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发现个体发展状态差异较大。有的人经历创伤之后出现严重应激障碍(PTSD)相关症状,有的人无任何病理性症状表现,有的人经历困境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健康的身心状态,并且心理方面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生活,这部分人拥有较好的心理韧性[1]。高校大学生普遍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阶段,易冲动,缺乏生活经验,个人阅历较浅,容易遭受危机创伤。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危机创伤,因为危机也为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提供了机会。德国哲学家尼采和美国作家海明威認为困难、阻碍都是一个人获得成长以及坚韧的意志品质的机会。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引导大学生在经历创伤、遭遇困境时更加坚强、勇敢,面对危机能够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提高适应生活的心理韧性。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应用心理韧性理念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缺少社会阅历,经历过的人生挫折较少,各种因素易引起大学生情绪波动,探讨采取合理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在危机状态下、逆境中的潜能,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深挖传统危机预防与应对体系的深层次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心理危机干预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
(一)从积极心理品质的角度逐步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
积极心理学将传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单一理论流派范式拓展成更加丰富的形式,为促进危机个体生存以及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力量,将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引导个体在逆境中逐步适应环境,进而获得成长,不仅发挥危机干预的作用,同时也达到培育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以积极心理学角度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拓宽并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并提高大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其对自我心理问题的产生有更加准确的理解,降低敏感性,正确理解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客观看待各类心理问题,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积极预防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转变高校传统的危机干预思路
高校通常选择哀伤辅导模式、教育模式、支持和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整合干预模式作为主要的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干预工作分成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校、院、班级、宿舍,从而形成全员覆盖的网络模式,为心理危机学生提供专业治疗,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的非常规行为并进行组织救助和监护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善后处理,这些工作已经形成固定体系。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对高校传统危机干预防控思路进行调整,通过对个体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应对过程三个层面给予改变。从横向来看,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让个体存在的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归属需求得到满足,培养个体心理的积极品质,学校结合社会、家庭、同伴等保护因子与个体产生多元互动;纵向来看,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减少了危机带来的不良症状,为个体应对危机提供各种策略和应对措施,使个体通过主动干预,实现自身心理状态的逐渐强大。
(三)化解心理危机成为危机干预工作的新目标
传统的危机干预以实现个体适应社会为目标,心理韧性理念的危机干预是帮助个体形成心理韧性品质,使其能够坦然面对心理危机,对生活充满希望。个体在缺乏危机干预的情况下面对危机转化成危险的境遇,这主要是个体缺乏适应能力。传统的危机干预模式的宗旨在于引导个体被动适应危机,以静态平衡的状态完成回归性充足。心理韧性理念的危机干预基于回归性充足完成为必要条件,呈现出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通过心理韧性重组,预示着危机干预的结束,同时也可以将心理韧性理念视为衡量干预效果的标准。个体呈现出积极适应外部变化的状态,其身心状态和当前情境更加协调,对比应激之前的状态更稳定。因此,危机在给个体带来危险的同时,能够成功转化成挑战,激发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形成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利用危机应对干预培育个体心理韧性,激发个体的应对策略,将个体面对危机的挣扎转化成积极适应和合理应对。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学习、生活均在高校中,生活阅历较少,经历挫折易产生负面情绪。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应从面对危机时激发大学生内在潜能入手,提高其心理韧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心理干预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还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实状况和问题
最近几年,高校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运用先进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形成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存在有待改善的方面:往往以消极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大学生负面心理,在看待大学生成才方面视野过于狭隘,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动机缺乏重视[2]。
(一)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缺乏正确认知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校园,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变化给其带来前所未有的人生问题,由于缺乏人生经验,导致其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高校心理教师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归结为缺乏适应能力、环境变化导致。一些教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知偏于消极倾向,对大学生消极心理给予更多关注,认为大学生群体心理呈现出负面特点,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等方面较为重视。
(二)正面情绪体验较少
高校心理教师围绕大学生负面心理问题、心理状态开展深入剖析,过分关注负面情绪,而对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的关注较少,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对大学生获得成就没有给予必要的肯定,大学生缺乏正面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获得成功、获得进步时缺少掌声和鼓励声。
(三)缺乏对大学生内部动机的探索
高校心理教师片面认定大学生的成才标准,希望通过外在激励措施改变大学生的行为,而内部动机才是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促成行为和价值观改变的核心要素。因此,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大学生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得到满足感,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三、利用心理韧性理念转变传统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方式
(一)正确认识心理韧性理念,丰富大学生内部心理资源
心理韧性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他们具备稳定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韧性为目标。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Emmy E.Werner教授提出,心理韧性存在变化性特点,个体在遭遇多个负性事件之后,心理韧性将会逐渐降低,类似失去弹性的弹簧,经受不了太多的负面压力。通过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在面对负性事件时个体将会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达到更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它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心理知识、提升心理韧性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校园中营造积极的氛围,将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形成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大学生独立性的逐步提升。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仅在心理危机发生后开展及时干预,还要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因此,预防性心理教育工作同样重要。要将“我是—我有—我能”作为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宗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要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探索个体心理品质、情绪特质、价值观念,从个人感觉、信念、态度中寻找“我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过程中,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生命教育话题、个案分析,引导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列出现有资源和外界支持,感受被保护的感觉,视为“我有”;通过拓展训练活动、心理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挖掘自身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潜能,提升人际沟通技巧,培养沟通能力、创造力,实现“我能”。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大学生将感受到自身心理资源的逐步丰富,心理稳定性逐步增强,调节心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发挥保护因子的贡献,实现心理韧性重组
伴随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心理学专家普遍认为,1986年心理健康常模并不适应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作为参照标准将为研究结果提供重要的衡量作用,并提升研究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必要结合全国正常人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制订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心理健康常模。心理学专家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心理韧性模型研究发现,外部资源通过实施保护性因素有助于促进青少年提升心理韧性水平,达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联合心理医生、社区、同伴、心理危机学生家庭开展联动,使其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促成良好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整合个体认知、情感、精神信念和行为,让心理危机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转机,依靠充足的积极心理资源实现心理危机学生心理韧性重组,通过复原回归实现其对心理危机的正确应对。
(三)开展动态干预措施,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品质
想要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从其日常生活事件中寻找答案。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矛盾、健康和适应问题,这些将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感受,影响其应激强度变化。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的生活给予充分关注,试图从生活事件中发现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诸种因素。大一新生面临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大一和大四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利用团体辅导的手段引导大一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消除人际交往中的紧张感。针对大四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试图通过个案咨询的方式缓解,帮助大四学生减轻心理包袱。心理危机学生在回到正常生活中,尽管情绪暂时呈现稳定状态,然而心理预期、人际关系以及压力事件都会对其情绪和心理稳定性产生影响。当学生遭遇挫折時,心理危机将会立即产生,其中体现出追踪干预的重要性。面对各阶段的心理压力情境,需要综合评估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积极应对、心理应激水平、自我状态感知等方面能力,进而确定大学生在动态生活情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也就是心理健康的动态平衡状态。实际上,追踪大学生后续的生活状况,即便没有发生压力事件或者遭受心理创伤,已经形成的心理韧性品质也能够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症状的发生,同时发挥出促进个体形成积极心态的作用,使个体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件时仍保持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应对挑战性问题也能信心满满,促进他们提高生活幸福感。
(四)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的推广应用
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应用在个体心理咨询中产生的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可以起到指导个体日常生活的作用。改变不合理信念将激发个体重新评估、整合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在刺激事件中寻找积极因素。所以,将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帮助大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否正确、合理,逐步矫正不合理信念,调整不良情绪,正确看待事件,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四、结语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心理弹性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心理韧性能够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复原力起到正向预测的作用,运用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将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高校建立了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程,由此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心理韧性干预手段,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正向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提升大学生防御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玲,杨苑珊.多维联动 防微杜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机制研究[J].成才,2021(23):57-58.
[2]韦耀阳,王艳.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警体系建构[J].理论观察,2021(6):154-157.
作者简介:毕秀琴(1985—),女,汉族,山东东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学、心理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