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群
摘 要:该文介绍了肥东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突出绿色防控、减药增效,实现病虫害综合防治。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肥东县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123-03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水稻产量也占全国商品粮的50%以上。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手中有粮心不慌”,特别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粮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22年肥东县水稻种植面积77333hm2,要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必须抓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为此,本文根据肥东县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水稻种植特色,结合气象条件和历史资料,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1 严格植物检疫制度,防止外源病菌侵入
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等是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这些病害是由种子带菌传播的,调引种时必须严格履行检疫手续,防止病菌随种子带入无病区。
2 农业防治
2.1 降低虫源基数 水稻螟虫一般在稻桩中越冬,可以在螟虫预蛹期灌深水灭蛹,保持水深在6cm左右,持续3~5d排干即可。也可以采用翻耕等手段,处理稻桩、稻草,漩耕耙田后,处理水中漂浮物废渣,以减少虫源。
2.2 选择抗性良种 选择抗性良种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应根据本地病虫害的发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抗性品种,同时注意抗性品种的合理轮换,防止大面积长期品种单一化,造成某种病虫害流行。
2.3 肥水管理 施用化肥时,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比例,不应偏施氮肥或是过量施用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可以抗倒,增强抗病虫害。此外,科学用水也可以减轻病虫害发生。水稻灌水原则为:浅水插秧,寸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抽穗杨花时,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
3 生物防治
3.1 以虫治虫 根据不同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天敌治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利于保护米质安全,同时也利于保护天敌。如蜘蛛捕食飞虱,赤眼蜂防治稻螟。
3.2 以菌治病虫 生物农药取代高毒髙残留化学农药,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螟虫、稻纵。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蜡质菌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
3.3 稻鸭共养 鸭子对稻田飞虱、二化螟、叶蝉有很好的捕食作用,鸭稻共养可以不用或少用杀虫杀菌剂。鸭子在稻田中穿行,踏除老黄叶,改善水稻基部的通风透光性,并减轻纹枯病的蔓延和危害。
4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诱虫灯杀死害虫成虫。使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于发生期傍晚开灯、天亮后关灯,4d清理1次成虫。还可以利用各种捕虫网诱杀。田埂种植香根草可以控制虫害,晒种可以杀虫灭菌。可以用草把杀虫,可以将白酒、水、醋按1∶2∶3的比例配成糖醋液,并加入少许的黏合剂,在田间插上带有糖醋液的的草把,安装1050个/hm2草把,每个间隔20m,让害虫黏附在草把上后进行人工捕杀。
5 化學防治
5.1 性信息素诱杀 在害虫成虫产卵前,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雄性,减少交配产卵量,降低害虫基数。
5.2 药剂拌种 消除种子上的病源,降低种子发病率,用25%的咪鲜胺乳油加10%吡虫啉3000倍液浸种24h,大大降低恶苗病的发病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水稻苗期蓟马等的发生量。
5.3 适时防治 稻飞虱防治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孕穗期虫量1000头/100丛防治,穗期虫量1500头/100丛防治;螟虫分蘖期枯梢丛率达到8%~10%或枯鞘率3%时施药;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防治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纹枯病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施药;稻曲病和穗腐病在破口前7~10d(10%水稻剑叶叶忱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d后进行第2次施药;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前施药预防。主要药剂有苏云金杆菌Bt、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烯啶虫胺、吡蚜酮、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三环唑等。
6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6.1 一代二化螟、蓟马、灰飞虱等 肥东县一代二化螟主要为害早稻、中稻大田及一季中稻秧田,由于承受面积小,造成一代二化螟集中为害。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在肥东县一般为5月底至6月初,防治对象田:水稻秧田、早稻中稻大田和直播稻田。防治指标如下:二化螟,卵量15000块/hm2以上或枯梢团达1200个/hm2以上,稻蓟马虫量200头/100株以上。防治方法:用20%氯虫苯甲酰胺0.15L/hm2或50%杀虫单粉剂2.25kg/hm2兑水375kg喷雾,也可以在卵孵盛期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5kg/hm2防治。兼治灰飞虱和稻蓟马可另加25%吡蚜酮0.375L/hm2或5%烯啶虫胺粉剂0.12kg/hm2。施药时应保持3~5cm水层5~7d,移栽大田枯鞘丛率达10%时应及时进行补治。
6.2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7月上中旬,肥东县一季稻正处于分蘖至抜节期,长势嫩绿,食料丰富,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取食为害,同时气候条件适宜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迁入为害。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实行达标防治,坚持使用生物农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严重时,实行化学防治。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6.2.1 科学管理肥水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晒田,优化稻田生态环境,促进水稻健壮生长。
6.2.2 保护利用天敌 提倡单季稻大田7月初前尽量不用化学农药,营造有利于稻田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其建立有效控害种群,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使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技术。
6.2.3 性信息素诱杀 在稻纵见蛾期,放置15个/hm2稻纵诱捕器,内置诱芯15个/hm2,每30d更换1次诱芯,放置高度在水稻分蘖期以高出地面30~50cm为适宜,注意横竖成行。
6.2.4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田间设置诱虫灯,在害虫成虫盛发期开灯,诱杀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每2hm2安装1盏灯,灯距为150~200m采用棋盘分布,注意横竖成行,定期清扫虫灰。
6.2.5 化学防治
6.2.5.1 药剂防治指标 稻飞虱虫量1000头/100丛,稻纵卷叶螟分蘖期水稻束叶尖150个/100丛,孕穗后水稻束叶尖60个/100丛。
6.2.5.2 防治对象田 重点防治早栽中稻,长势嫩绿的田块,实行达标防治。
6.2.5.3 防治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两迁”害虫,发生重的年份适宜飞防,并组织统防统治,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药剂等集成技术,既控制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又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的防治次数和使用药量,节本增效。
6.2.6 生物防治药剂 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
6.3 二代二化螟、纹枯病 二代二化螟发生期正值肥东县水稻孕穗-抽穗期,长势嫩绿,有利于二化螟的产卵、孵化。水稻纹枯病是肥东县水稻常发性的病害之一,田间菌源量充足。7月中旬中稻进入易感病生育期,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发展。二化螟防治在水稻分蘖期枯鞘丛率8%~10%或枯鞘株率3%开始防治,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水稻纹枯病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1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施药防治。防治二化螟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氯苯酰、溴氰虫酰胺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
6.4 稻瘟病、稻曲病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一般情况下,叶瘟、节瘟和穗颈瘟为害最重,产量损失最大。葉瘟症状:病斑呈纺锤形、菱形或不规则小斑,灰绿色或褐色,湿度大时产生青灰色霉层。稻瘟病苗瘟、叶瘟,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感病品种严格做到破口前3~5d喷药预防,齐穗期补治。稻曲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仅危害稻穗,病菌孢子在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侵染。稻曲病于水稻破口前7~10d(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d后第2次施药。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在全生产过程中注意做到:选用抗病品种,浸种杀菌,科学合理施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稻茬等,防重于治,穗颈瘟一旦发生,几乎无药可治。在水稻后期主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时,施药要重点打在在植株中上部,同时添加有机硅、精油等增效助剂,增强药效。稻曲病发生重的年份,稻曲病发生后,当80%以上稻曲病病粒露出淡黄色小菌块时,用27.12%碱式硫酸铜(铜高尚)悬浮剂0.75L/hm2加水450~600kg喷雾,将病粒菌块中的病菌杀死,使菌块在天晴时干缩,脱落,减轻对健康谷粒的污染。应注意的是,碱式硫酸铜的使用必须避开水稻抽穂扬花期。
7 注意事项
(1)水稻花期用药避开一天中水稻开花盛期,一天中水稻开花盛期在9—11时,花期用药一般为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花期用药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期慎用三唑类杀虫杀菌剂,避免药害。
(2)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用含拟虫菊酯类农药成分,慎用有机磷类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水稻米质安全。
(3)注意施药方法。稻飞虱、纹枯病宜粗打,对准茎基部粗打,当稻飞虱暴发时,提倡统防统治,防治时加入熏蒸剂,防治若虫兼治成虫。同时注意用药时间,高温阶段上午10时前或下午5时后施药,这样既避开了高温时段,恰好稻飞虱这个时间段浮上了叶片叶面,触杀击中率高,防效显著,又避免了高温时段作物接触性灼伤、药害和施药人员中毒。
(4)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要添加沉降剂,需在无风或微风天气下使用,防止药剂漂移。田间要有3~5cm浅水层5d,提倡早晚用药,避免中午高温作业,并做好人身防护,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施药后6h若遇降水,应在下雨间隙药量减半进行补治。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通过各种措施的综合利用,要求做到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2%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确保水稻丰产增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努力做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统防统治,为水稻绿色生产保驾护航,努力做到绿色、环保、节本高效。
参考文献
[1]薛正杰,廖晓兰,张亚.稻鸭共养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5):509-511.
[2]张春芝,水稻病虫害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北京农业,2016,02:53-54.
[3]邹琴,荣昌县古昌镇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4,10:1220-221.
[4]范桂萍.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15.
[5]张起春,邹广君,刘泉冲,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植物医生,2012(6):4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