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关键词】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创伤
人体中,脊柱属于重要的中枢支柱,是极易受损的部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明显增多,导致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青年男性群体中较为常见。脊柱创伤是指脊柱在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暴力)作用下,在脊柱骨、关节及相关韧带等处出现损伤常伴有骨髓和及神经损伤。通常情况下,造成脊柱创伤的原因是由暴力所导致,脊柱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受力部位与暴力的大小、方向有直接的关系,造成脊柱损伤的类型,包括骨折脱位韧带损伤等类型。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碎裂的骨块或已经发生移位的脊椎在受伤的一瞬间便已经导致脊柱脊髓、神经根受到影响和压迫。不仅如此,由于脊柱受力和连接部位的结构被破坏,很可能导致脊柱失去稳定性,进而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对于此类较为严重的脊柱创伤,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目的如下。(1)对伤损的脊柱进行复位(骨折和脱位),使脊柱的外形恢复正常,去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碎骨块,创造出良好的功能恢复环境;(2)维持稳定性,及通过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受伤部位固定在正常位置;(3)融合。部分患者的部分脊柱骨骼等组织结构已经发生不可逆缺损,无法自然恢复至原来的程度,故需置入异体或人造骨头,使损伤部位与正常部位融合为一个整体,希望保持长久稳定。本研究重点围绕微创手术和传统开防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而展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80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伟创组与开放组。微创组40例中男女比例为20:20,年龄为19~52(36.16±1.53)岁;开放组40例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为20~53(36.21±1.6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受外力(暴力)作用而导致脊柱出现骨折、韧带撕裂、脱位等症状,经影像学辅助检测,确诊为脊柱损伤类疾病,需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2)均对研究相关内容全部熟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除脊柱外,肋骨、四肢等处同时出现骨折等症状;(2)除脊柱损伤外,还具有恶性肿瘤疾病;(3)因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重伤(包含脊柱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4)依从性不符合本研究要求,無法有效配合本院医护人员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的辅助治疗及临床护理服务无任何差异,区别之处在于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式。
(1)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颅脑损伤、胸腹部脏器损伤、四肢骨折脱位等情况;②对脊柱受伤处进行CT及核磁共振检测,确定脊椎和脊髓的损伤情况;③防止患者进入休克状态,保护伤口;④皮试结果显示阴性后,皮下肌肉注射1500 u破伤风抗毒素;⑤建立静脉通道,滴注抗生素,主要作用为预防。
(2)开放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复位内固定法治疗。①对患者脊柱受伤处的皮肤表皮进行清洗,完全遵照清创术的有关要求,注意去除浅层的污染及失活组织和异物;②根据皮肤组织伤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下刀入路。一般情况下,以伤口为中心,沿着后侧入路向上或向下延长切口,清晰显露出上、下两节椎板;③进行深层清创作业。具体而言,待骨髓显露之后,应对脊髓内及附近的血块、异物、碎骨、坏死及污染组织和脊髓致压物等进行清理,对发生移位的骨折片进行复位处理,完成对骨质硬膜边缘的修整;④行硬膜修复。若患者脊柱神经根的伤损程度并未达到完全不可逆的程度,可修补神经根;⑤逐层缝合伤口,做好手术收尾工作。
(3)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修复术治疗。①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敷设消毒洞巾;②使用C臂x线机定位;③在脊柱创伤处的椎弓根外侧切开小口,长度应控制在3 cm内;④找到最长肌和多裂肌,借助手术工具完成分离,成功建立手术通道,使内层受伤的脊柱及其他组织清晰暴露;⑤扩大视野后,使用椎弓根探测设备,完成手术开到,并对需要复位、固定的位置置入塑形钉;⑥逐层关闭并缝合切口,做好收尾工作。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结束至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长等。(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脊柱cobb角和前缘压缩高度。(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神经损伤、硬膜纤维化、感染等。(4)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OLI-74)评价,评分和生活质量成正比,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5)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n]表示。当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对比
微创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脊柱cobb角和前缘压缩高度对比
手术前,两组患者脊柱cobb角和前缘压缩高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微创组患者低于开放组(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临床中脊柱损伤具有十分高的发病率,同时因为脊柱在人们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措施,往往对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价值。微创手术治疗法顾名思义,只需切开长度较小的创口,将导管等工具置入患者体内,即可完成手术治疗。将此种方式应用于治疗脊柱创伤时,具备手术风险低、效果好等优势。通常情况下,医师会将孔镜通过管道置入患者脊柱伤损的神经处,神经影像放大倍数可达64倍。在如此清晰的前提下,如清除坏死组织、修复撕裂韧带、置人人工构件等操作基本不会损伤神经,对患者造成的消极影响极小。不仅如此,手术切口小便意味着术中流血量较少,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术中发生休克的概率大幅度降低。与传统的开放手術相比,微创手术术后的伤口缝合大多只需1针。如果脊柱损伤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则整台微创手术的持续时间甚至可以控制在20分钟之内。本研究纳为分析对象的患者,脊柱伤损程度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故无论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长均超过100min。本研究结果显示:除手术时间、出血量外,微创手术方式还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总时长,可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脊柱cobb角和前缘压缩高度的恢复情况对比中,微创手术的效果也好于传统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对比中,同样由于创口小,对患者神经及其他组织造成的伤损也较小,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更低。综合而言,微创手术应用于治疗脊柱损伤疾病时,除了缩小手术创口等优势外,还符合快速康复理念。患者术后无需长期卧床修养,只要机体耐受力和恢复情况达到相关标准即可逐渐开始恢复训练,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从生理疼痛、心理状态、医疗成本等多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使患者享受到更加良好的医疗服务,现阶段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随着微创手术不断的成熟发展,对于脊柱损伤患者是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不需要剥离患者的肌肉组织,对于患者周围的组织损伤性比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治疗脊柱损伤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因微创手术治疗手术切口较小,手术开展的时间较短,促使术中出血量较少,帮助患者手术治疗后提升愈后效果,让患者可以尽快康复,出院降低脊柱损伤治疗的经济成本,医护人员可建议患者选择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