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冬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临床中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肌病,此病通常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高,因此一直以来属于临床重点关注热点之一。临床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概率相对较高,这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需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强心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病情。
近年来,新型研发的血管紧张素受体一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备受欧洲市场关注,认为此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方面有显著的价值,我国引入此药时间较短,且科研报告检索发现,此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报告很少,为进一步探索此药治疗该病症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21年2-12月收治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单纯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在此基础上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选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于2021年2-12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3.58±5.44)岁,病程(5.52±1.37)年;研究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63.97±5.84)岁,病程(5.68±1.4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分级(即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脏功能分级)≥Ⅱ级以上;积极配合治疗;年龄为50-70岁。
排除标准:存在症状性心动过缓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问题;妊娠期、哺乳期;既往重大心脏手术治疗史;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血液性疾病、高钾血症;药物过敏体质;因其他因素引起慢性心力衰竭,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厂商为As~aZeneca,批准号J20150044,规格47.5 mg×7 s)治疗,每日47.5 mg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口服,适应初始剂量后逐渐依据患者病情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厂商为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号J20190002,规格100mg×14s)治疗,每日100mg的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口服,一日1次或2次,适应初始剂量后逐渐依据患者病情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但最大剂量不得超過单次用药剂量的100mg。
两组患者参与研究共4周,期间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例如以患者实况予以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吸氧治疗以及强心治疗等。
1.3观察指标
以疗效、心功能、氧化应激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作为本次研究对比依据及标准,详情如下。(1)疗效,以研究前与研究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价依据,共有三项疗效评价标准,即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对应显著改善、改善及未改善。(2)心功能,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肌做功(Tei)指数作为心功能评定的主要指标,这些指标均在研究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并以等容舒张期及收缩期时间之和占心室射血时间之比作为Tei指数计算方法。(3)氧化应激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丙二醛为反映心衰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主要敏感性指标,本次研究中将这些指标作为氧化应激功能评价依据,采集血液后分别以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硫代巴比妥酸法进行测定。(4)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反映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敏感性指标,本次研究中将这些指标作为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依据,采集血液后以比色法测定第一项指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后两项指标。(5)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低血压及恶心。
1.4统计学分析
准备好SPSS 26.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x2计算,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t计算,用(x±s)表示。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的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心功能比较
两组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在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在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9.09%与对照组的6.82%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病症治疗难度大,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一直以来为临床中治疗此病的常用药,此药存在的最大优势在于可对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行抑制,利于血管扩张,降低心肌耗氧量,可起到一定的降压及心率改善功效,但是单用此药效果欠佳。
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当前临床中治疗心衰病症的一种新型药物,指南推荐,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较低且≤40%,同时纽约心脏病协会心脏功能分级处于Ⅱ~Ⅳ级时,即可推荐其用此药,以此达到防范患者病情风险及心血管死亡的效果。此药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通常与其他抗心衰药物合用后不会出现严重性不良反应,且此药可对ABR类药物以及ACEI类药物进行完全性替代,即分别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及缬沙坦为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的主要两种成分,其中前者成分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者成分则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后不仅可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阻断,以此产生良好的血管扩张功效,而且此药还可平衡ATl受体,刺激未封闭AT2受体,有效抑制机体醛固酮释放及血管收缩,利于保护患者心脑肾功能,此外,此药作为双效复方制剂还可避免患者巨噬细胞的不断繁殖及分泌,平衡细胞外基质,改善细胞功能。将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琥铂酸美托洛尔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后可协助发挥强效的血管扩张功效,可使药效有效发挥至小动脉平滑肌上,并对其进行松弛,因此联合用药后心功能改善及心脏负荷减轻效果十分显著,同时,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可对琥铂酸美托洛尔药物存在的细胞生理功能及神经细胞功能调节功效不足缺陷进行弥补,有效改善造血功能、血管张力及氧化应激水平,可见这两者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仅优势互补,且治疗效果相辅相成。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的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9.09%与对照组的6.82%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病症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且不易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病情不断恶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病症发生及进展过程中会受神经内分泌失调、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心肌标志物细胞因子凋落等因素而发生显著的氧化应激反应,若该生理症状不断严重化,将加剧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促使心肌细胞不断凋亡,降低心功能。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在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中的沙库巴曲成分可有效降解患者机体内脑啡肽酶,提高利钠肽水平,以此达到防范心肌细胞纤维化,减轻应激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的效果。血管内皮属于机体的一项重要性内分泌器官,具有造血功能以及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紊乱的情况,例如一氧化氮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下降以及内皮素水平升高等。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在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均有一定的内皮功能改善功效,联合治疗后将有效增强对患者的血管内皮改善作用,利于减少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纯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病症患者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联合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在保障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氧化应激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获得更高的治疗疗效,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