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猷芬 曹高明 史慧芳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更需要保护和激活乡村治理的主体协同能力,增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治理有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保障性要素,在诸因素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和根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江西省乐平市鸬鹚乡龙口村曾是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村,“脏乱差”是它的代名词,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乐平市农村环境整治进展最快的一个村,实现了村庄整治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该村是如何实现这些转变的?有哪些创新性举措?带着好奇,记者一行走进了龙口村一探究竟。
龙口村地处乐平市中部,位于浯口、临港、高家四乡镇交界处,辖龙口、王村、黎家、丰家村四个自然村。全村共有568户、2506人,党员40人,现有耕地面积2395亩,其中水田2060亩、旱地335亩、山林面积4798亩。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昔日的龙口村,确实很落后,状态还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老百姓称村委会为“大队”,称乡政府为“公社”,把驻村干部当作“知青”。村委会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只有一间濒临倒塌的旧瓦房,村里所有的大事小事都挤在这间破旧的房子里完成。以前村里泛黄发黑的老戏台、老祠堂长满青苔和荒草,村里没有像样的道路,泥土小路上尘土飞扬,鸡屎狗粪随处可见,路两边杂草丛生。牛栏猪圈杂乱无章,臭气哄哄。夏天的晚上,蚊子密密麻麻,多得吓人。“两差一低”(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村民收入低)是该村最大的“特色”。
村干部介绍,龙口村曾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健康、安居等政策支持下,龙口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并于2017年整村退出。该村通过抓党建、强支部,抓整治、亮环境,抓生活、富精神,真正从一个脏乱差的穷山村蜕变成亮富美的宜居秀美乡村。记者一行在村庄里走一走,只见柏油道路宽敞平整、溪流清澈见底、公路两旁及村庄内外到处都有葱郁的绿植点缀,清新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党建引领,村庄“强起来”
为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能力,龙口村党支部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村党支部书记方海华带领支部委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党章知识、党务理论、政策法律的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的经济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组织工作能力。
每一位支部委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为党员群众树立了榜样。在龙口村脱贫攻坚关键时刻,村党支部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始终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按照整村脱贫的“九大标准”,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和移民、革命老区等多个项目资金,强力推进龙口的村庄整治工作。为做细做实做好村庄整治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支部班子完成了龙口村整体建设及发展规划设计,并按规划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与此同时,该村抓住国家对扶贫政策的有利时机,投资189万元,建成300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实现村集体收益24万元。利用北山脚下的45亩荒山和55面水塘,与中电投合作发展5.4兆瓦地面光伏,每年实现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盘活村里闲置山林土地,引进专业种植公司开发果园200亩,发展集休闲、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经济。依托本地资源和优势,积极推进梅家岭15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发,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经济产业。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为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环境改善,村庄“亮起来”
一直以来,龙口村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乐平市委市政府、乡党委政府和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支持下,在结对帮扶单位景德镇市检察院帮助下,该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实村庄环境整治,把龙口村建成了整洁、和谐、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方便了百姓休闲娱乐生活。
科学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龙口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项目和农垦项目资金,高规格选聘设计单位,引进实力强劲施工单位,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度。聘请南昌大学设计院的专家,完成了对龙口村整体建设及发展规划设计。
多方筹措资金。村支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强自筹资金、利用社会资金,并压缩开支开源节流,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保障。
完成项目实施。在村党支部主导下,共拆除各类破旧房屋47栋、围墙930余米、路障1850余米、旱厕94座,开挖排水沟1810余米,铺设排水管网1250余米,新建公厕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227盏及污水处理终端系统2套,达到节能、环保双重效果。加大村内文化墙的建设和外立面、管网线改造,对村庄庭院进行了绿化、美化,对村民反映强烈的臭水塘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治,将昔日的“龙须沟”改造成了景观池塘和村级公园。在村里种植了300多棵大樟树、60棵桂花树,以及山茶花、腊梅花等一些植被,在新建村委会大楼前,建设了村民活動广场。完成村外主干道建设3.7公里,拓宽改造村内主干道建设1.5公里。多次与江西铁路集团公司沟通协调,把村里唯一一条通往乐平市区的3.5米宽的马路拓宽成6米宽的省级公路;重新修建了村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老桥,既方便群众出行,又为村集体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D189C046-BC35-4F15-A13A-049B174D8530
如今的龙口村,实现了村庄面貌改造大提升,重点项目建设大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光伏基地”“樱花海”“秀美乡村”已成为该村的四大名片,昔日的贫困村正朝着“村美民富”的示范村阔步前行,华丽嬗变!
精神富足,村庄“活起来”
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龙口村“两委”还动员群众,取消了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習,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了农村,让广大群众生活更丰富更健康。
在江西银行的帮扶下投资10万元做成10平方米的大显示屏,以之为党的喉舌,宣传党的政策,感受党的丰功伟绩。冬日暖阳中,夏日余晖下,群众坐在大屏幕前收看国家时事,学习国家政策,喜看生活变化。
多种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建设崭新的“农家书屋”,改善阅读条件,丰富图书种类,鼓励群众到“农家书屋”阅读,提升生活品味。在驻村干部带领下,龙口村组建了广场舞蹈队,舞蹈队员在村民活动广场载歌载舞、欢歌笑语,既融洽了关系,又锻炼了身体,成为和谐文明龙口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组建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疫情期间,村志愿者为残疾人、老年人发放口罩,输送生活物质,在路口登记劝导,防止疫情输入。每年扶贫日期间,志愿者来到失能建档立卡家庭开展卫生打扫,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丰富的村民生活,让整洁、美丽的龙口村更加文明、和谐、欢快,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龙口村因此被评为乐平市“文明村镇”、乐平市旅游协会会员单位。
记者手记
龙口村的工作经验让记者深切体会到,村庄整治工作,建强支部是动力,环境卫生是脸面,文化建设是灵魂。
建强支部是动力。坚强的党支部能迸发强大的引领力、凝聚力、统筹力、战斗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庄整治规划,村民意见的统一,实施困难的解决,项目资金的筹措,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领导才能顺利推进。特别是拆迁遇到的利益争执,代表村集体利益的党支部最有决策力量。
集体经济是保障。村庄整治项目的实施,除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对帮扶单位资金,还需要村集体自筹部分资金;项目完成后的维护、修缮更需要村集体资金;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也需要村集体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只要村集体经济壮大,就能为和谐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村庄文化是灵魂。整洁美丽的村庄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乡村文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才是与美丽宜居相匹配的丰富内涵、内在素养。这种素养又需要温、良、恭、俭、让这种文化氛围的长期涵养。为此,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乡村保持长期整洁美丽文明的内在需要,是灵魂所在。
责任编辑:曹高明D189C046-BC35-4F15-A13A-049B174D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