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2022-06-14 10:06刘垠
科学导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科技改革

刘垠

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介绍相关情况。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王志刚以数据为例说,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王志剛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作用日益凸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不仅如此,通过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我国新能源汽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264克每千瓦时,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一系列重大工程均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

与此同时,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2.3万亿元。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涌现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侯建国说,围绕深空、深海科技制高点,中科院研制的悟空、墨子、慧眼、太极、广目等一批科学卫星,使我国在空间科学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成功研制“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谱系化的深海装备,引领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科院还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不仅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量子计算原型机、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纳米材料、干细胞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还研制建设了大家熟知的“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利器,支撑我国在脉冲星研究、中微子振荡、磁约束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

这十年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

李晓红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确实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十年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

“这十年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工程。”李晓红举例说,上天的有“天问”“天和”“嫦娥奔月”,下海的有“深海一号”。陆地上的工程有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这都是中国在世界上响亮的名片。

5G、北斗导航、粮食安全、疫情防控……工程院院士不仅在助力突破重大科技攻关方面发挥了作用,也让工程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十年来,科技创新结硕果,这背后,是改革驱动创新的强劲支撑。

“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王志刚说,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

王志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改革中,科技体制改革是重要方面,也始终走在前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143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最近又出台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有一些硬骨头需要啃。A71FB338-585B-462C-814E-4AF91C1994EB

王志刚介绍,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坚持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的人才进行分类评价。

与此同时,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项目管理要按照“四个面向”,科技项目管理要使经费使用更加高效、规范;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尽可能赋予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人员;形成了一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平台,包括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的项目已实施分类评审

说到改革,李静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确立了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为目标,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项任务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方案。

在资助管理策略改革方面,明确资助导向,根据科学问题的属性进行分类申请和评审,对“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进行分类评审,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去年总共收到28万份申请,85%的项目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评审,科研人员选题质量显著提升。

在资助管理机制改革方面,李静海介绍,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建立随时受理申请、预申请、交互式评审等新的机制,及时支持极具创新性的思想,过去两年共资助204项这样的申请。

此外,实施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杰青”项目每年资助量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青”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青年项目过去4年间共资助了7.5万项,一大批年轻人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进入了基础研究领域,资助项目数逐年增长。

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改革联合基金,针对不同合作对象,明确出资比例。引导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研究支撑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能力。协议期内吸引外部资金投入123亿,今年联合基金吸引的外部经费已经相当于中央财政投入的近8%。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五年提高近一倍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晒出的数据同样亮眼。

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在会上介绍,过去十年里,得益于科学普及的推广,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2%,2020年提高到10.56%。

张玉卓介绍,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普及的组织力不断提高,构建省域统筹政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手段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體系,打造“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阵地”六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线上线下科普服务全面拓展。其中“科普中国”平台资源总量超53TB,各类传播渠道715家,传播量超416亿人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权威科普平台。A71FB338-585B-462C-814E-4AF91C1994EB

猜你喜欢
科技改革
笔中“黑科技”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科技在线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科技在线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