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 任宇冰 张 坤
我国正处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被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企业内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能促使企业树立技术创新意识,有利于改善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员供给,帮助企业形成一套长期的技术创新投入体系,是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因此,探讨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对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治理问题最早出现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其中涉及股份制公司中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一系列思考。学术界公认的公司治理产生标志是Berle和Means提出并论述了公司治理的核心——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激励和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为所有者、企业和投资者等的利益奋斗,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实力。
关于公司治理的具体治理要素,不同的治理要素对创新的影响不同(党印,2012)[1]。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了董事会、股东等。国内学者不仅关注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等内部治理要素,还有外部治理要素,如市场和政府监管、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市场竞争等。
本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践背景,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选取股权集中度、独董比例、高管平均薪酬、高管持股比例作为衡量公司治理的变量,以研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在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衡量时,研发投入情况和专利情况是国内外学者使用最为广泛的两方面测量指标,但是R&D数据不易收集,也无法准确衡量技术创新水平。而且研发活动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企业的专利情况比研发投入情况更能体现企业真实的技术创新水平。专利情况主要包括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引用情况等(Cornaggia J,2015)[2]。
中国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时间较长(朱月仙、方曙,2007)[3],一些学者提出,专利申请数是体现一个国家或企业真实的技术创新水平重要指标。专利申请数具有易获得、质量高、易区分行业的特点,能全面反映企业治理结构和技术。一些研究也表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与新产品、销售增长率、创新和发明之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衡量技术创新的可靠指标,非常适合用来衡量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用专利申请数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公司治理是企业内外部机制的总和,只有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转变,技术创新才能得以顺利地实现。在现有文献中,主要关注股权、董事会和激励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彭禧阳,2014)[4]。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股东是企业创新资源条件的主要供给者,必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作用。股权结构是所有者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管控经营者而设置的一种机制,主要包括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等。股权集中程度是技术创新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被许多学者所关注,研究发现集中的股权有利于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冒险精神,在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坚持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大股东监督管理层为企业的长期利益奋斗,降低了管理层代理成本,也趋向增加研发投入,最终更倾向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股权结构都比较集中,所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够代表股权集中度。本文所选的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大于20%,说明股东能有效地控制企业。由此,提出假设H1:
H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做出的决策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国外学者主要在Jensen和M的代理理论基础上研究董事会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考察董事会的规模以及董事会主席是否兼任CEO。外部独立董事没有与企业直接相关的利益,引入更高比例的外部董事能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还能运用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指导企业技术创新发现好的创新机会。利用薪酬激励来鼓励高层管理者创新,最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研究样本独立董事比例在30%以上,符合上市公司独董占比要求。由此,提出假设H2:
H2:独董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管理层激励分为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在企业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e、Means在其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人财产》中提出经理人拥有的公司股份比例越多,他们与股东的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越趋一致,缓解了“搭便车”现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治理作用,从而促进公司的创新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黄园、陈昆玉(2012)[5]对深沪A股600家上市公司5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张晖、万解秋[6]对2005—2010 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进行分析,都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由此,提出假设H3:
H3: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学术界普遍认为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是因为董事会将技术创新的目的包含在高管薪酬激励之中。管理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薪酬激励能够引导管理层增加研发投入,引进更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张显武(2011)[7]通过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深入地分析得出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管的两种激励方式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才能发挥作用。由此,提出假设H4:
H4: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沪深两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这类上市公司能很好地体现高技术企业的特征,更具有代表性、技术创新活动较为频繁(刘文虎等,2020)[8],剔除ST、资料不全的公司,最后获得95个样本公司,共950个有效样本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网络搜集企业专利方面的数据,运用到的数据来源包括:中国专利之星检索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系统、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专利检索系统、Patent Hub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公司治理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
表1 变量定义表
根据选取的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LEV+β6SIZE6+ε
其中:β0为回归方程的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6为各自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如表2所示,对选取变量做描述性统计。被解释变量y(企业技术创新)、自变量x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2(独董比例)、x3(高管持股比例)的最大最小值、标准差都相差较大,说明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公司治理结构差异较大。x4(高管薪酬)、控制变量LEV(资产负债率)和SIZE(公司规模)的变化幅度都较小。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初步证明被解释、解释和控制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被解释变量y(企业技术创新)与解释变量x2(独董比例)、x3(高管持股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解释变量x1(股权集中度)、x4(高管薪酬)以及控制变量LEV(资产负债率)、SIZE(公司规模)都显著正相关。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VIF小于4,即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4 多重共线性检验
方程回归结果见表5,股权集中度的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0.34、1.84,在10%的水平上显著,假设H1得到验证,即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表5 回归分析结果
独董比例的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104.084、-2.43,在5%的水平上显著,假设H2得到验证,即独董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随独董比例的提高而降低。
高管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35.753、2.85,在1%的水平上显著,假设H3得到验证,即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随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提高。
高管薪酬的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34.171、3.78,在1%的水平上显著,假设H4得到验证,即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随高管薪酬的提高而提高。
资产负债率与企业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20.789、1.73,在10%的水平上显著;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t值分别为38.410、3.48,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技术创新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研究证明,股权高度集中会使股东们产生责任感并相互团结,会支持公司治理决策的实施,降低公司治理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如果股权过于分散,会造成管理层过于强势使股东无法监督的问题,不利于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应适度集中股权,使所有者能够有效监控董事会和管理层、有权利选择优秀的管理者,确保管理者与自己的目标保持一致,促使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独立董事一般只能通过阅读财务报表了解企业,所以无法对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业务熟悉程度和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国内公司对独立董事会的设定有严格的规定,大部分情况下公司只为了符合制度上的要求,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他们的薪酬甚至占用了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因此,企业应优化董事会治理,聘请有能力的专家或企业家,充分调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构建出一套适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发挥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高管股权激励是可以使高管目标与股东目标更一致的激励机制,让高管愿意承受技术创新产生的经营风险,积极开展创新研发活动,提升企业的创新意愿,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率。企业要完善股权激励契约的设置方法,向对技术创新有贡献的管理者分派股权,使他们逐渐形成与所有者一致的目标,推动创新发展。
高管薪酬激励具有应用范围广、效果稳定的优势。高管会倾向于抑制自身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消极行为努力工作提高企业业绩,激发工作热情,增强了高管从事创新活动的意愿,提升了企业进行创新投入的水平。企业应重视和运用薪酬激励,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评价机制和激励体系,进一步增强公司薪酬分配制度的透明度,以确保薪酬制度在客观规范的管理方式下高效运行,将高管个人行为决策的成效和公司整体运营业绩与其薪资水平挂钩,形成一套薪酬动态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