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研究

2022-06-13 10:21杨梅
系统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血管性眼压单抗

杨梅

金乡县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济宁 2722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由于虹膜表面、前房角形成新生血管以及纤维血管膜,将导致前房角关闭,进而继发青光眼[1]。该病治疗难度大,致盲率高, 对患者的生理、 心理健康均存在严重威胁。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多予手术治疗,如滤过性手术、睫状体冷冻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等,但由于无法消除虹膜新生血管,故难以保障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有必要探讨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案[2-3]。 而近年来研究指出, 眼内新生血管的产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有着密切关联,故考虑从该角度入手联合治疗[4-5]。雷珠单抗为临床常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在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以及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均有一定应用[6]。 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医院2020 年1—12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0 例,通过随机对照,探讨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与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治疗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90 例。纳入标准:①满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断标准,单眼发病[7];②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③眼压>24 mmHg;④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证者;②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者;③既往眼部手术史者;④雷珠单抗过敏者;⑤并发视网膜脱落或其他类型青光眼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5 例,男24 例,女 21 例;年龄 40~75 岁,平均(57.36±8.40)岁;左眼20 例,右眼 25 例。 观察组 45 例,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41~75 岁,平均(58.02±8.48)岁;左眼 21 例,右眼24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已申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局部麻醉,行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结膜下组织,以角膜缘为基底4 mm×4 mm的1/2 厚度的巩膜瓣,分离至角巩膜缘,并在巩膜下瓣置入0.5 mg/mL 的丝裂霉素C (国药准字H3102 0504,规格:2 mg∶10 mL)棉片 4 min,冲洗巩膜瓣、结膜瓣下组织。在角膜缘9 点进行前房穿刺,释放房水后切除1.5 mm×2.0 mm 小梁组织,再进行虹膜根切除,先对巩膜瓣顶角缝合1 针固定巩膜,而后再缝合1~2 针进行缝线的调节,缝合球结膜,在角膜穿刺位置注入平衡盐液, 恢复前房后, 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国药准字 H20020496,规格:3 g)包眼。 术后 1~3 周内,进行2~3 次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间隔时间7 d。光凝范围取视盘上、下、鼻侧1.5 PD 外,黄斑中心凹颞侧2.0 PD,以血管弓为上下界限,向前到赤道。 周边部光斑 200~300 μm, 能量控制为 150~250 mW,后极部光斑 50~150 μm,能量 100~150 mW。 Ⅲ级光斑,曝光 0.1~0.2 s,总 1 500~2 000 点。 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国药准字 H20067445,规格:5 mL:5 mg)滴眼,4 次/d。

观察组则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液雷珠单抗,术前3 d 滴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217093,规格:5 mL:24.4 mg)、普拉洛芬(国药准字 H20133099,规格:5 mL:5 mg),术前常规散瞳与表面麻醉,铺巾开睑后,前房穿刺降低眼压,采用1 mL 注射器抽取雷珠单抗(注册证号 S20170003,规格:10 mg/mL,每瓶装量为0.20 mL)0.05 mL, 在角膜缘后5 cm 位置缓慢注射,拔除针头后以湿润棉签按压2 min。 术毕涂抹抗生素包眼。术后3~7 d 联合采用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完全控制,术后1 个月停用青光眼药物,眼压9~21 mmHg;部分控制:仍然需要维持性用药,眼压稳定在9~21 mmHg;手术失败:术后继续用药,眼压>21 mmHg。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部分控制率。 ②两组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比较。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采用裂隙灯Goldmann 压平眼压计进行检测)分别于术前、术后1 个月检测,均测量的3 次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③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与术前、术后1 个月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黏附率(PADT)水平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比较

术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 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更高,眼压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比较 ()

注:与术前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最佳矫正视力术前 术后眼压(mmHg)术前 术后0.52±0.10 0.50±0.11 0.903 0.369(1.09±0.14)*(1.23±0.16)*4.417<0.001 42.68±5.54 43.12±5.27 0.386 0.700(17.12±4.30)*(13.24±4.13)*4.366<0.001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PV、HCT、PAD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 PV、HCT、PADT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

组别PV(mPa/s)术前 术后HCT(%)术前 术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1.74±0.24 1.76±0.22 0.412 0.681(1.50±0.19)*(1.32±0.17)*4.736<0.001 49.62±4.84 50.12±4.91 0.487 0.628(43.25±4.66)*(35.76±4.25)*7.967<0.001 PADT(%)术前 术后37.42±4.06 37.55±4.15 0.150 0.881(30.17±3.21)*(25.48±3.12)*7.028<0.001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病,由于纤维血管组织的不断增值,可抑制房水流出,进而引发房角关闭、角膜内皮增生,增加眼压,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可逆视力丧失,对患者健康存在严重威胁[8-9]。目前对该病,临床治疗以手术、激光等方法为主,小梁切除术属于治疗该病的常用术式,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手术成功率不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视网膜血氧供应不足的问题,复发率很高[10-11]。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能够光凝视网膜无灌注区,预防血管形成, 可减灭眼感光细胞线粒体, 降低耗氧量,但无法根除眼周虹膜粘连,术后再次眼压升高的风险高[12]。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该病的发生、进展和视网膜缺血引发血管生成因子释放存在密切关联。眼部缺血缺氧,可造成视网膜分泌血管生成因子,促使微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在新生血管跨越前房角后,房水无法排除,故而眼压会升高,进而激发青光眼[13]。 雷珠单抗属于临床常用抗血管生成因子药物, 有利于促进新生血管萎缩, 并能抑制瘢痕形成。该药物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可阻断血管生成因子和受体的结合,促使新生血管消退,为小梁切除术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还能够调控视网膜-血屏障的通透性,加快渗液吸收,改善患者视功能[14]。 此外,有研究指出,该药物也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渗出,对改善机体炎症反应也有一定作用, 可减少术后滤泡瘢痕化以及滤过通道阻塞, 对控制术后眼压也有较好作用[15]。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联用雷珠单抗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7.78% vs 82.22%)(P<0.05),说明该方案可提高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吴琼等[16]研究中,观察组联用雷珠单抗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6.67% vs 80.00%)(P<0.05)。其结果与该次研究一致,佐证了联用雷珠单抗治疗的价值。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23±0.16)高于对照组,眼压(13.24±4.13)mmHg 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常虹等[17]研究中,观察组联合雷珠单抗治疗1 月后,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分别为(1.24±0.23)、(15.57±3.69)mmHg,均较对照组高(P<0.05),也证实了其方案对改善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与眼压的作用。 而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 该次研究观察组术后PV、HCT、PADT 水平分别为 (1.32±0.17)mPa/s、(35.76±4.25)%、(25.48±3.12)%,均小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联用雷珠单抗有利于改善眼部局部血液循环,可畅通血管通路,避免生产新的血管。 杨玉春[18]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后,PV、HCT、PADT 水平分别为(1.30±0.16)mPa/s、(36.52±4.43)%、(25.25±2.71)%,均小于对照组(P<0.05),也佐证了雷珠单抗对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综上所述,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疗效可靠,能够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管性眼压单抗
IL-23/Th17 轴拮抗剂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进展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