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方法的实施效果分析

2022-06-13 10:15王慧明喻金娥张四阳任慧波喻晓丹彭英林刘莹莹李华丽杨仕柳
养猪 2022年3期
关键词:毛色宁乡原生态

王慧明,朱 吉,喻金娥,陈 晨,张四阳,任慧波,喻晓丹,彭英林,刘莹莹,李华丽,杨仕柳,

(1.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635;2.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

宁乡花猪,原名流沙河猪或草冲猪,畜牧学名宁乡猪[1-2],其体格矮短圆肥[3],肉质细嫩、肉味鲜美[4],可塑性强[5]。按品种特征性性状分,品种内有3种头型和3种毛色,体现遗传结构丰富,这也从遗传种质和物种多样性上反映其独特性。

国家从广义农业种业战略高度重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及其种质创新与开发利用,其中就保护而言必定要重视保种原则和保种方法。有学者提出[6],因地方猪种的群体数量少,保种原则是扩大群体、增加血统和根据平均数留种,不是留最好的、也不是留最差的,以保持品种的固有性能、性状既不提高也不降低为原则。

本文则依据宁乡花猪保护区的10个地域(自然村)划分为10个血缘系别,采取公猪只与他系母猪车轮式交配的保种方式,提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并且形成了以世代界定车轮、以系谱血缘实施组配选配、以逐一轮次规范有序繁殖的原生态保种方法体系[7]。由此,依据历时10年的系统调查数据分析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方法实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缘结构、数量分布与年龄胎次

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相继从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的10个地域(自然村)保种农户中以随机方式引进断奶的种用仔猪,饲养在国家宁乡猪保种场的湖南宁乡猪资源场,经过生长后备期培育,由21头公猪和269头母猪组建成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群,继后经过了自繁培育扩充种群与更新换代,自2011年12月16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开展了2个世代的繁殖哺育。这2个代次原生态核心保种群的血缘结构、数量分布及公猪年龄、母猪胎次范围如表1。

表1 宁乡花猪保种核心群世代内繁殖种猪血缘结构、数量分布与年龄胎次

1.2 分类性状与调查时点

所涉及的性状包括仔猪性别、毛色、奶头数和繁殖、哺育(窝重、育成仔猪数)共5类12项,各性状调查时点如表2。对各性状在相应调查时点进行调查的同时,所获数据及时予以记录。

表2 仔猪分类性状及调查时点

1.3 年代划分与性能对比

将基于农业部统一部署和统一调查提纲于1978年9月至1981年12月的调查,而于1984年出版的《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省志)的宁乡花猪数据与本项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核心群数据相比较,为方便描述和直观性,在年代上将省志称为“1980”和本项原生态保种称为“2021”。

1.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对世代Ⅰ、世代Ⅱ按10个血缘系1~16胎次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再分别运用X2检验、t检验统计模型和SPSS 11.0统计软件对性别比和繁殖性状、哺育性状进行世代间显著性检验。由于受条件影响断奶日龄年度间、年度内均不尽相同,因此在数据整理中运用a(1+x)d=b生长曲线函数模型[8]将仔猪断奶体重统一校正至35日龄体重。

1.5 饲养与管理

母猪圈舍分为妊娠舍和分娩舍,圈栏均为双列式平圈且一猪一圈,水泥地面。分娩舍于走道内紧靠母猪圈设置护仔栏。妊娠母猪日喂两餐,哺乳母猪日喂3餐,哺乳仔猪于护仔栏内进行补料,鸭嘴式饮水器供猪只自由饮水。猪群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按常规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仔猪性别

分别统计世代Ⅰ、世代Ⅱ464头、428头1~16胎次宁乡花猪母猪所产2 513窝、2 023窝共22 922头、18 347头仔猪性别的结果表明,仔猪的总体公、母性别比分别为50.10%、49.90%和50.69%、49.31%。经卡方检验,世代Ⅰ、世代Ⅱ由10个系别所有仔猪计算的性别X2值分别为0.09和3.49,表明实际公、母出生率与理论性别比相吻合(P>0.05)。按系别统计,系别内仔猪的公、母性别比与理论性别比也同样吻合(P>0.05),详见表3。

表3 宁乡花猪保种核心群世代内初仔猪性别比例

2.2 仔猪毛色

分别统计上述世代Ⅰ22 922头、世代Ⅱ18 347头仔猪毛色的结果表明,乌云盖雪、大黑花、小散花等3种毛色的仔猪数分别为20 517头、1 593头、812头和16 604头、1 119头、624头,相应地该3种毛色的比率依序为89.51%、6.95%、3.54%和90.50%、6.10%、3.40%,总体为89.95%、6.57%、3.48%。经卡方检验,两世代间毛色差异显著(P<0.05)。显然,乌云盖雪是宁乡花猪的主体毛色,其次是大黑花,小散花的比率已经很低了。这与“1980”的“乌云盖雪占60%以上,大黑花占产区母猪的25%左右,小散花为产区群众所忌”趋势相比,该趋势得到更大发展,由于本原生态保种初始种群引自保护区农户,所以充分体现了原产地群众毛色选择产生极大效应,而且本世代Ⅱ相比世代Ⅰ毛色比率波动明显,详见表4。

表4 宁乡花猪保种核心群世代内初生仔猪毛色比例

2.3 仔猪窝性状

依据世代Ⅰ、世代Ⅱ繁殖哺育系统数据,按10个血缘系别进行统计和t检验,结果表明:1)平均胎次分别为6.78胎、5.78胎,世代间差异极显著(P<0.01),详见表1;2)产仔数分别为10.50头、10.32头,世代间差异不显著(P>0.05);3)产活仔数和21日龄、断奶育成仔猪数分别为9.12头、8.70头、8.37头和9.07头、8.57头、8.40头,世代间差异不显著(P>0.05);4)2 1日龄、断奶育成率分别为9 5.3 9%、91.73%和94.55%、92.58%,世代间差异不显著(P>0.05);5)仔猪初生、21日龄、35日龄体重分别为0.95 kg、3.15 kg、5.00 kg和0.96 kg、3.88 kg、7.43 kg,除初生体重世代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另两次体重世代间差异极显著(P<0.01)。相应地,21日龄、35日龄窝重世代间差异也极显著(P<0.01),详见表5。

表5 宁乡花猪保种核心群繁殖与哺育成绩

在相差1个胎次的条件下,产仔数世代间基本无差异,而产仔数往往是衡量猪种繁殖力强弱的潜力性性状,或可认为种群内、系别间均存在高产基因的个体,为选育提高宁乡花猪繁殖性能奠定了良好的遗传基础。

2.4 仔猪奶头数

仔猪奶头数范围世代Ⅰ、世代Ⅱ分别为8~17枚和10~16枚,而其平均值分别为13.35枚和13.28枚,总体上世代间差异显著(P<0.05),而在血缘系别上,除红星血缘系世代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9个系别世代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6。

表6 宁乡花猪仔猪奶头数

2.5 母猪妊娠期

世代Ⅰ、世代Ⅱ母猪妊娠期天数分别为116.50 d和116.32 d,总体上世代间差异显著(P<0.05),而花桥、下扶、石柱、苏家等4个血缘系世代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6个血缘系别世代间则均差异不显著,详见表7。

表7 宁乡花猪母猪妊娠期天数

2.6 仔猪窝性状的比较

相应于“1980”的数据,本世代Ⅰ、世代Ⅱ系统数据的合并统计结果表明:1)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育成率分别为10.42头、9.10头、8.38头和92.12%;2)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分别为8.73 kg、30.43 kg、52.51 kg。该结果与“1980”相比,年度间差异极显著的性状分别为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育成率、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P<0.01)。其中,产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分别显著提高了0.75头、0.63 kg、4.54 kg,而产仔数则显著下降0.34头。在降低值中,断奶仔猪数“2021”相比“1980”降低了0.08头,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两者断奶日龄存在差异,“2021”的世代Ⅰ、世代Ⅱ分别为(54.95±10.05) d和(37.9±9.05) d,合并后为(47.35±9.62) d,“1980”则为60 d,总体上相差近13 d。在此基础上,“2021”育成率相比“1980”高2.4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需要指出的是,“2021”断奶窝重校正至35日龄、而“1980”为60日龄,使得二者不便直接比较,运用“a(1+x)d=b”函数模型拟合仔猪生长曲线以评价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强度,则反映出“2021”较“1980”为优:仔猪初生个体重、断奶个体重“2021”和“1980”分别为0.96 kg、6.27 kg和0.86 kg、11.45 kg;以日增重的百分率为评价指标,“2021”和“1980”分别为5.51%和4.41%,前者比后者提高了1.10个百分点。这表明本项原生态保种所获得的性能指标相比“1980”不仅稳定、而且有所提高,为宁乡花猪资源保护和选育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种群基础,详见表8。

表8 宁乡花猪窝性状数据与“1980”数据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3.1 原生态保种方法

省志记载:据群众反映,一百多年前以狮子头型的母猪较多,后来由于这种猪繁殖力较低,母性不强,而逐渐为福字头型的猪所代替。以后随着外地调种日益增多,当地群众又逐渐改喂繁殖力高的阉鸡头型母猪,以适应各地调种的需要。所以,种群中狮子头型的猪已少见,福字头型的猪目前占25%左右,阉鸡头型的猪占65%左右。同时省志描述:“乌云盖雪的猪在中心产区占60%以上,大黑花的猪占产区母猪的25%左右,小散花的猪为产区群众所忌。”可见,在当时种猪群中,毛色以乌云盖雪者多,大黑花次之,小散花几乎忽略不计。

而本项原生态保种群所繁殖的后代,由于头型不能像毛色那样在仔猪出生时即可准确辨别,而是要在2岁成年后才可准确辨别,所以无头型的比例分析。但其仔猪毛色比例印证了原产地群众对宁乡花猪的选择效应。

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狮子头型的种猪与中约克夏杂交而生产的中、乳猪,因其在民间喜庆或祭祀全猪宴的象征上是“福寿富态之最”、在口感风味上又是“脆嫩酥香之最”而备受中国香港市场青睐。这说明人工选择改变着基因频率及基因型的表现率和基因及基因型对特殊用途的重要性。

那么,所谓原生态保种,就是在现有种群基础上:1)选种的依据只是遗传损征(例如,剔除疝气、无效奶头),既非毛色和头型,也非繁殖和哺育成绩;2)选配的依据只是系谱(以避免近亲),而无其他任何人工干预,从而使种群恢复和保持原有品种特征类型和性能水平。基于这一繁殖组配或选配原则,以随机方式来自宁乡花猪国家保护区10个自然村的21头公猪和269头母猪经自繁扩群至161头公猪、892头母猪闭锁繁殖4 536窝41 269头仔猪在毛色上与“1980”时的趋势基本一致,而繁殖及哺育性能相比“1980”的水平稳中有升,体现了原生态保种概念及其体系方法的正确性。

3.2 繁殖潜力

以世代Ⅰ、世代Ⅱ合并统计的保种群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1)“1980”的486窝分别为9.67头和9.44头,“2021”的4 536窝分别为10.42头和9.10头,“2021”相比“1980”分别提高0.75头和降低0.34头;2)以标准差的范围值衡量世代间、血缘间均值的离散、变异,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则分别为1.94(世代Ⅱ石柱血缘)~2.84(世代Ⅰ草冲血缘)头和2.02(世代Ⅱ上扶血缘)~2.78(世代Ⅰ花桥血缘)头。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尽管宁乡花猪曾一度濒危,但在种群分布范围急剧缩小和种群数量极度下降的条件下,繁殖性能依旧稳定地保持了原有种群的水平;2)尽管宁乡花猪产仔数偏低,但种群内和系别间均存在着高产个体,表明宁乡花猪繁殖力从遗传种质上具备很强的潜力。

3.3 奶头数

奶头既是重要的哺育器官,也是品种的特征性性状,而且奶头数通常被作为重要的常规性选择性状,因为奶头数量关系着母猪的带仔哺育能力。一般认为,相比其他经济性状奶头数更受遗传性制约,其变异并非受饲养管理条件影响。基于这一认识,统计世代Ⅰ、世代Ⅱ4 536窝41 269头仔猪调查数据,其平均奶头数为(13.32±1.07)枚,总体范围为8~17枚,充分体现出宁乡花猪奶头数的遗传变异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保种群的原生态性,同时也反映出其高繁殖力的遗传潜力。

3.4 妊娠天数

宁乡花猪的妊娠期“1980”为115.11 d,而“2021”的配种采用了间隔24 h的复配方式,以第2次交配日作为妊娠期起点至实际分娩日,宁乡花猪4 536窝平均妊娠期为116.42 d。然而,无论教科书、专业书,还是以往的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管理,其所遵循的母猪妊娠期基本参数都是114 d。宁乡花猪妊娠期的平均天数高出该参数1.11(“1980”)~2.42 (“2021”) d,这一差异缘何而来,是品种遗传还是饲养管理,值得探讨。然而在当前,以国外品种为饲养对象的大型集约化猪场普遍采用了批次化管理方式,其设定的妊娠期一般为115 d,相比114 d常识性参数也有所提高。由此,也或许环境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毛色宁乡原生态
月览天下
我的爸爸
宁乡市中小学开学微信缴费全覆盖“智慧教育”持续推进
小荷初露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懵懂先生买鸟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阿勒泰羊与新疆细毛羊ASIP基因多态性与被毛颜色的相关性
小猫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