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因运而生,因运而盛

2022-06-13 07:04杨双双刘艺璇
今日中国 2022年6期

文|本刊记者 杨双双 刘艺璇

北京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这座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影响力辐射整个北方经济带乃至更大范围的“运河新城”冉冉崛起。

2022年7月,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河北段20公里将连接,60多公里的运河全部通航。沿着大运河,人们可以乘船从北京到河北,观赏沿岸美景,享“亲水之乐”。

“通州,通天下之州也。”北京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自古为交通要冲和漕运仓储重地,因运而生,因运而盛。如今,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焕然一新”,这座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影响力辐射整个北方经济带乃至更大范围的“运河新城”冉冉崛起。

以绿为本 以水为魂

“天蓝了,水绿了,鸟多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北京市通州大运河沿岸居民幸福地说。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如今已经变成通州区占地面积约1.07万亩的大运河森林公园,是北京有名的“绿色地标”“天然氧吧”。

与一般的城市公园不同,大运河森林公园秉承“以绿为体,以水为魂,林水相依”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一河、两岸、六园、十八景”的整体布局。大运河森林公园工程组负责人魏多介绍,公园在前期规划和后期日常维护中都考虑到了鸟类的生存栖息因素,“在选择树种时增加了鸟类食源树种的配比,特别是山楂、桑树、海棠、金银木、圆柏等结果实的树种,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另外还安装了巢箱招引鸟类安家。公园内路灯的明暗度调控都是因鸟而定的。”

“副中心爱鸟会的观鸟爱好者近半年来还观测到了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短耳鸮、白琵鹭、戴胜、大斑啄木鸟、苍鹭、白鹭等多种鸟类。”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的发起者之一羿健表示,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多种珍稀鸟类频繁出没于城区的绿色林带。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他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要把规划执行好、落实好,把蓝图变为实景,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这座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牢记总书记嘱托,通州区于2017年9月,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严格按照副中心控规要求,不断完善“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全区森林面积已达46.8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三五”初期的28.39%提高到34.45%,居住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1.46%,绿化覆盖率提升至51.02%。区域内构建出了以森林、湿地与河流相依共存的多样化生态体系。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介绍,“通州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平原地区,目前全区创森五大体系36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为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发展与繁荣做出有力示范。”

世界遗产的新机遇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堪称“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2022年4月8日,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这也对“活化”这一世界遗产带来了新的文旅机遇。

魏昀赟向记者介绍,2018年,通州区启动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并于2019年通过了文旅部景观资源评审。大运河5A级景区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公园、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燃灯塔景点和周边古建筑群,打造的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5A级旅游景区。

刚过立夏,位于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内的京杭大运河书院暗香悠悠,绿树娑婆。当地居民李米挑选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伴着浓香的咖啡,坐在窗户边,平静而悠然。据悉,京杭大运河书院开设有大运河主题文化空间、阅读体验空间、文创零售空间、非遗文化展示空间等。其整体设计契合京杭大运河2500多年的深厚底蕴,内部造型如湾运河,流畅自然,寓意大运河源远流长,能够使人遐想昔日大运河舳舻蔽水的盛景。

京杭大运河北运河畔 图/郭建华

此外,西海子公园作为通州最早建设的公园,不但承载着通州人回忆,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重要的生态景观节点。古老的大运河,历经千年沉淀,因漕运而形成了独特的南北运河文化。根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部署要求,西海子公园充分挖掘公园历史文化遗存,弘扬园林文化,结合三教庙、燃灯塔、葫芦湖、李卓吾墓等丰富的历史遗存,构成西海子百年名园骨架。

“公园内的葫芦湖、古城墙遗址,是通州文明发展最好的见证。为了宣传大运河文化,在修复葫芦湖时,遵照历史修复了葫芦形状,并选用古旧材料做周围路面铺装,体现出葫芦湖历史沧桑。”西海子公园管理处副书记李莹表示,园区内还设有通州城池图石刻两座,分别坐落在乾水门及葫芦湖畔,并安排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通州历史和漕运故事,进一步向游人展示老通州的历史画卷,追思漕运时代的风雨岁月。

在后期公园建设中,还将增加运河文化展示和体验相关内容,与“三庙一塔”空间连片,整体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文化标识区,实现文物保护与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创造城市标志性文化最观,打造西海子特色品牌。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到2025年,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全面建成,并要推进大运河与环球主题公园实现水上连通。魏昀赟表示,我们力争让更多游客体验城市副中心的运河之韵、运河之美,使景区成为北京市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一体的示范样板。

潮白河生态带——京津冀协同发展

千年城,百业兴

位于京杭大运河北起点“五河交汇处”的运河商务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地。古时,通州被视为“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以商贸发达、国际化程度高而著称。如今,运河商务区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运河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林正航表示,“运河商务区占地面积20.3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379万平方米。

据林正航介绍,运河商务区累计建成规模达到555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330亿元人民币。区域内已经有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保利大都汇、复地金融中心、新光大中心、世界侨商中心等一系列顶级办公空间资源,未来几年还将陆续建成一批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高端商务楼宇,产业承载空间十分充沛。

随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附中、北京小学、安贞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等一批名校和优质三甲医院的入驻,爱琴海、大融城、富力广场、乐堤港、合生汇、运河壹号、副中心站商业中心等几大商业综合体的陆续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教育、医疗、商业娱乐配套设施已然跃居全市前列,将极大地增强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2021年末,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初,北京市印发《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见。多重政策利好加持之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5年落地的投资金额将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在产业承载力、营商环境、配套设施等领域将继续提升扩容,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