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忙,忙在成都

2022-06-13 14:25本刊编辑部
学与玩 2022年5期
关键词:武侯祠江村花溪

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杜甫很忙”成为网络热词;最近,杜甫更是漂洋过海,成为BBC的座上宾。每次提起杜甫,大家想到的都是忧国忧民。其实,杜甫的诗歌中也有明媚快乐;尤其是成都期间的诗歌,更是他一生中难得的悠闲写照。那么,究竟是成都给了杜甫悠闲的心境,还是杜甫发现了成都的悠闲?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杜甫在成都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第一站:杜甫草堂

我们先来看一首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是杜甫到成都以后,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修建的住所——草堂建成后,写下的《江村》一诗。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在草堂的闲适生活以及他的生活情趣。尤其是颈联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仍然被人们所模仿,且没能被超越。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是不是课间在本子上随意画上一些方格,就可以在上面玩五子棋?我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是不是用缝衣针做成鱼钩天天去钓鱼?

另外,我们也不难看出,杜甫草堂的景色很美。不仅有江水环绕,还有往来的燕子和沙鸥,可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遗憾的是,杜甫草堂在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就被毁了。到了唐末后蜀时期,诗人韦庄重修了草堂。之后,草堂又经历了无数次被毁与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草堂是在明清的基础上重新建造的。1952年,杜甫草堂经过全面修整,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的杜甫草堂已经成为人们缅怀杜甫的去处,也成了成都必去的景点之一。1998年,基辛格造访杜甫草堂,本来计划游览15分钟,最后却在里面足足逗留了45分钟,才意犹未尽地离开杜甫草堂。他当时留言“产生如此伟大诗人的民族,必将拥有辉煌的未来。”

另外,大家如果去杜甫草堂,还能看到另一种风景,那就是你们的同龄讲解员:他们“持证上岗”,用孩子的视角来诠释杜甫的形象。小读者们有兴趣,也可以学习一下杜甫草堂尤其是杜甫诗歌的相关知识,说不定也能成为他们的“同事”呢!

第二站:浣花溪公园

杜甫对浣花溪十分喜爱,他在成都写的诗中,多次提到浣花溪。比如“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这还是在诗中明确提到过的,更别提那些写浣花溪、而没有出现“浣花溪”三个字的。比如我们前面提及的《江村》一诗,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都是杜甫在浣花溪畔写的。

今天的浣花溪公园坐落在杜甫草堂旁边,公园内溪水环绕、竹林幽静、白鹭往来……除了风景优美,公园还非常“有文化”。比较明显的是一条长长的诗歌大道,地面上镌刻了从《诗经》到近代诗人的知名诗句,引得无数游人驻足围观。此外,还有诗歌典故园—里面既有关于古代诗歌、诗

人典故的雕塑,又有雕刻着现当代诗人知名诗句的板块;行走其中,可以感受到满满的诗意。此外,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比如一片竹林,取名“幽篁里”,来自王维的“独坐幽篁里”;一片水塘取名“白鹭洲”,这片白鹭洲对应的是杜甫的诗歌“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今的浣花溪公园,吸引了无数游人,尤其是古典文化的爱好者。如果你在这里看到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千万不要奇怪,这在浣花溪公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大胆一点,说不定还可以和他们合影呢。

第三站:百花潭公园

杜甫曾经写诗: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可见百花潭是一处潭水清澈、风景优美的去处。可是,关于百花潭的位置,却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我们知道,一般有水注入,才能形成潭水。可是,注入的水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方向或水流大小。我们今天看到的百花潭在西郊河和浣花溪交汇的地方,这是清未经学家黄云鹄寻访古迹时发现的,他还在谭边立碑“古百花潭”。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古代的百花潭其实在杜甫草堂的西南方向。宋代以后,由于水系变动,百花潭就干涸消失了。无论百花潭在哪里,如今,它都成为成都—处不可忽略的景点。

百花潭公园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却“干货满满”。这里的银杏园中,有—棵唐代银杏。这棵银杏树可谓命途多舛,它本来生长在汶川的胜因寺遗址内,明清之际,先遭火焚,后被雷劈,只剩树桩了。大家都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谁知道,几年之后,这棵树又萌发新枝。1980年12月,这棵银杏树被移植到今天的百花潭公园,成为园内奇观。如今,这棵银杏树的树干已经长到了3米左右,需要几个人合抱才可以。当地人亲切地称这棵顽强的银杏树为“白果大仙”。

第四站:武侯祠

相信很多人都会背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在成都游览武侯祠时所作的诗。诸葛亮在后世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后人把诸葛亮和刘备一起祭祀,武侯祠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

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合祀的祠庙会用诸葛亮的封号——忠武侯命名呢?原来,这里最开始是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西晋末年,人们在旁边建立了武侯祠。结果,武侯祠香火不断,汉昭烈庙前却门可罗雀。统治者觉得臣子祠庙的祭祀规模超过君主,很“没有面子”。到了明代,蜀王下令把武侯祠拆掉,只剩下漢昭烈庙,在偏殿祭祀诸葛亮。没想到,百姓以为刘备跑到了诸葛亮的庙里,汉昭烈庙就这样成了武侯祠。到了清代,官府最终一锤定音,把这里改建为君臣合祀的祠庙。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首诗,看出成都的区划在唐代和现在的不同。杜甫诗中说“锦官城外柏森森”,也就是说,武侯祠在锦官城外。而如今,武侯祠在成都市的一环路附近。可见,曾经的“城外”已经变成了“市中心”。另外,我们开头提到了《江村》一诗,曾经的“江村”现在已经在成都的二环路以内了。

猜你喜欢
武侯祠江村花溪
过武侯祠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江村新夏
武侯祠
美丽的花溪
城市热门景区周边居民社会心理承载力研究
全国现存武侯祠初步对比研究
两个女人的战争
《江村即事》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