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四川·赵家明)《诗经》中的动物——鱼,虽然已在历史经典中游弋千年,但今天品读起来,仍然生动活泼。它们仿佛就要跳跃到你的眼前,让你穿越时空、回到远古,在波光粼粼中,与它共享戏水的快乐。
游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科同属非、外貌相似的鱼,跳跃、融合、繁衍,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以至于人们有时会混淆、认错,比如鲿。
鲿在《诗经》中出现过两次,《小雅·鱼丽》中提及一次: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翻译成现代文,大致意思是:
鱼儿钻进竹篓里,
黄颊还有小泥鳅。
热情主人有美酒,
酒醇味美有排面。
鱼儿钻进竹篓里,
肥美鲂鱼与黑鱼。
热情主人有美酒,
酒量充足味道醇。
鱼儿钻进竹篓里,
游来鲇鱼和鲤鱼。
热情主人有美酒,
美酒佳肴样样齐。
食物丰盛实在妙,
质量上乘非常好。
食物甘美任品味,
各种品类很齐全。
食物应有尽有之,
时令菜品量充足。
鲿还在《周颂·潜》中提及一次: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鲿,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即黄颡鱼或黄颊鱼,属鲇形目,鲿科,在我国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它们食性广,浮游生物、鱼卵、幼鱼、虾类、昆虫、螺类、植物等皆可为食;适应强,在1℃~38℃的水温条件下可生存,离水5~6小时尚不致死。它们多栖息于水流较缓、水草较多的湖泊浅水区和河湖交汇处。
《说文解字》曰:“鲿,扬也。”《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记:“鲿,一名扬,今黄颊鱼。似燕头鱼,身形厚而长,骨正黄。鱼之大而有力解飞者,今江东呼黄鲿鱼,一名黄颊鱼。”《本草纲目》载:“黄颡,无鳞鱼也,身尾俱似小鲇,腹下黄,背上青黄,鳃下有二横骨,两须,有胃,群游作声如轧轧。性最难死。”B0F9A98B-A120-4879-BF2A-4BAE076EEB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