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2-06-13 22:16:25
国企管理 2022年6期

“2022版”降成本清单出台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5月10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8个方面提出了26项任务,加大纾困支持力度,有力提振市场信心。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发布

5月18日,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贸促会代表与会工商界发布了《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倡议提出了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促进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携手聚力跨越发展鸿沟、积极推进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

十部门: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再一次释放政策红利,通过出口退税支持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为出口发展和外贸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财政部下达2022年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

近日,财政部下达2022年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1946.3716亿元,加上此前已下达资金18832.6284亿元,转移支付总额达20779亿元。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支出需求,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海关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5月11日,海关总署出台十条措施,在加强口岸外防输入、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的同时,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此外,海关总署还将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措施;保障进出口农食产品等商品有效供给,加快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备案,推进优质农食产品检疫准入;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推进进口关税配额通关无纸化;强化统计监测分析和数据服务。

银保监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可控

5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毛红军在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毛红军介绍,在促进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时,银保监会一直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监管导向,引导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利用内外部数据资源,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为客户精准“画像”、有效管控信用风险的能力。

深圳: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发布

近日,深圳发布首个数字人民币教培机构预付式平台,意在解决传统预付式消费存在终止消费退款难、停业关门追偿难、消费维权举证难等痛点。这是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也是深圳福田区打造数字人民币示范区的一项重要举措。

央行、银保监会:首套房商贷利率可低至4.4%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相关通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这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以来,首次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江西:不断提升国有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能力

5月13日,为全面响应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六个江西”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江西省出资监管企业在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和“创新江西”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国有重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能力,江西省科技厅与江西省国资委就深化双边战略合作、推进国企科技创新、强化科技金融举措、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等议题开展专题会商。

大连:11家新组建国企亮相

近日,大连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宣布,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大连市委、市政府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系统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经过重组后,市属国有企业由目前的35户减少至21户,新组建企业11户。

天津:列入国企改革的688家子企业100%建立董事会

5月16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天津市列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的所有监管企业全部实现建立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多数,应建董事会的688家子企业100%建立董事会。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

5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方式召开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围绕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部署要求,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确保务期必成高质量收官,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实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智造品牌论坛暨中央企业装备制造创新成就云展览举行

5月10日,第六个“中国品牌日”,中国智造品牌论坛暨中央企业装备制造创新成就云展览如期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出席论坛并讲话。

谭作钧指出,国资国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关键支撑,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技术攻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前瞻布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供给,在中国智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

四川能投全盘接受清华控股100%股权

近日,四川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全盘接收清华大学校办产业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含中国知网、清华紫光、诚志股份等诸多资产,清华大学拟无偿划转清华控股100%股權,受让方为四川省国资委,而四川省国资委又将清华控股100%股权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四川能投,投资完成后,最终由四川能投持有清华控股100%股权。

全国首个最大煤矸石制陶粒循环利用项目在陕西开工

5月17日上午,陕煤集团全国首个最大煤矸石制陶粒循环利用项目——生态水泥黄陵年产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在延安市黄陵县开工。该项目建设以“双碳”战略目标为引领,力求将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变废为宝”,年处置工业固废约150万吨,推动黄陵地区传统工业产业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革命老区金寨步入“管道天然气”时代

5月15日,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省级天然气长输管线金安-叶集-金寨联络线项目顺利通气,标志着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正式步入“管道天然气”时代。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铺设天然气管道全长92.8km,建成通气后,将进一步优化皖西区域能源结构,对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三五一六置业:全力守“沪”做表率

日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兴际华集团所属上海三五一六置业人化身志愿者,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守“沪”。他们克服心里的恐惧,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一次次耐心地帮助老人登记检测码,一次次向不安情绪的居民做出解释,一次次坚持不懈地帮助居民们处理垃圾……小区哪里有任务,就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上海三五一六置业人在疫情防控中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际好故事”。

陕西有色集团:非金属陶瓷内衬实现国产化

5月13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下属企业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发出粒状多晶硅生产线关键核心配件——非金属陶瓷内衬,其技术指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实现了该配件的国产化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該公司使用非金属陶瓷内衬粒状多晶硅生产线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单条产线最大日产量达4.2吨。

中央企业

无价之土!中核集团首次获得钻取月壤样品

近日,在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召开的第四次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审核,中核集团两家科研机构又获月壤样品。其中,原子能院获得嫦娥五号钻取月壤样品,核地研院获得嫦娥五号表取月壤样品。这也是中核集团开展月壤研究以来,首次获得钻取月壤样品。

“一箭八星”,长二丁发射成功!

5月5日10时38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59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58次飞行试验,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19次发射。

全球最大舱容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交付

5月16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建造的全球最大舱容99000立方超大型乙烷运输船“PACIFICINEOSGRENADIER”成功交付。该船总长230.0米、型宽36.6米、型深22.5米,属于江南“Panda(熊猫)”系列,服务于液化乙烷的长途运输。其配有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型液货舱和2个甲板罐,最大舱容达99000立方米,是世界上舱容最大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

高端模块化应急救援无人平台研制成功

5月12号,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瑞特精密工模具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高端模块化应急救援无人平台研制成功。这款高端模块化应急救援无人平台具有高度灵活性,搭载远程遥控系统,可根据野外复杂环境作业需求,开展物资运输、消防应急救援等工作,并具备自主导航定位、人员伴随及自主运动控制、轨迹规划与跟踪等功能。

首套国产超长工作面成套技术与装备成功试运转

5月11日,中国煤炭科工与陕煤集团实现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功试运转,创出月产百万吨的优异成绩,为我国中厚煤层智能高效开采开辟出了一条可以借鉴、复制的创新之路。成套装备联合试运转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煤机装备制造和智能化开采技术方面又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实现100%国产化。

国际合作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并网发电

5月12日,由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2号机组已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意味着2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此前5月7日,卡洛特水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预计2022年6月底实现全面投产发电。

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中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也是首个被写入中巴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水电投资项目。项目将为巴基斯坦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满足当地约500万人用电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哈电集团在迪拜承建哈斯彦3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5月16日11时51分,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公司承建的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3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哈斯彦电站项目位于阿联酋迪拜以南30多公里的海边,于2017年1月破土动工,项目配置4台超超临界机组,总装机容量2400兆瓦。其1、2号机组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为迪拜世博会提供了高效的能源供应和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