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探究

2022-06-13 21:50:26曹会聪居跃琳郑琰燚
出版广角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林一流影响力

曹会聪 居跃琳 郑琰燚

【摘 要】文章以农林英文科技期刊为例,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国际论文比率、国际影响因子、国际即年指数等表征期刊的国际化影响力,结合社交媒体传播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AAS)评分,通过离差标准化法归一化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农林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结果发现,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可见度和关注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加快促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中,期刊界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提升对策,促进我国重要学科领域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的提升。

【关  键  词】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社交媒体传播;AAS评分

【作者单位】曹会聪,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居跃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郑琰燚,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专项基金课题(CUJS2021-019)。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9.013

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在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表现为既承担着科技成果交流和传播的任务,又肩负着展示我国科学家科技话语权的重任。当前,在国家快速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从顶层设计上为今后一段时间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五年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较快发展。2021年5月17日,央视新闻详细报道了我国部分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成效——除了内容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其快速发展且不断创新的传播模式也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强化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是值得探讨的问題。

目前,有关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发展的研究较多,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一流学术期刊建设的战略研究、宏观政策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要提升我国重点发展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领域等方面重要成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需要发挥行业学术期刊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农林领域英文科技期刊要在内容和传播两方面跻身世界一流期刊行列,需探索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发展之路。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对比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与对标国际期刊的国际论文比率、国际影响因子、国际即年指数、社交媒体传播AAS评分等数据,多维度分析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符合当下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发展的举措,为我国培育更多的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

一、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评价因子的选择

1.研究对象选择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根据《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学科划分,与农林相关的学科有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工程,农业、乳品和动物科学,农业多学科,林业5个学科,共202种期刊。其中,农业经济与政策学科中没有收录我国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因此,本研究根据2020年发布的JCR,选择农业工程,农业、乳品和动物科学,农业多学科,林业4个学科中收录的7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同时选择每个学科中非综述型、非国内主办、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6种对标期刊,共13种英文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农业、乳品和动物科学学科中排名第一的期刊为综述型期刊,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均为我国期刊,故将其选为对标期刊。

2.评价因子选择

本研究根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期刊评估标准,采用国际论文比率、国际影响因子、国际即年指数、社交媒体传播AAS评分等指标表征期刊的国际化影响力,并通过2016—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载文量、影响因子、即年指数以及13种期刊网站呈现的数据,计算各刊的国际化影响力指标。

国际论文比率,指期刊当年发表的非本国第一作者的论文数占总载文量的比率,是衡量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1]。国际影响因子,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非本国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表征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情况。国际即年指数,指期刊当年发表论文在当年被非本国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总数,表征期刊发表论文当年的国际关注度。社交媒体传播AAS评分利用Altmetric平台查询。Altmetric是基于网络社会化背景下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主要反映论文被分享、下载、阅读的情况和认可程度,代表学术产出的社会传播指标。

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各指标差异较大,本研究在对期刊进行指标综合分析时,对所获得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使用的指标数据为学科的相对比值。归一化方法采用离差标准化法,公式为:。这一公式中,为评价指标归一化后的学科相对值,xi为原始评价指标数值,xmax和xmin分别为该评价指标所在学科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比较

1.国际论文比率

载文量意味着作者的丰富度和关注度,国际论文比率表征作者的国际化程度。从所选的13种被评价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标比较(表1)可知,2016—2019年间,瑞士的Current Forestry Reports、荷兰的

Precision Agriculture、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Bioresource Techn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4种期刊国际论文比率均较高,96%以上的论文来自其他国家,可见这些品牌刊巨大的国际吸引力。细分发现,Bioresource Technology为半月刊,每年载文量1600余篇,其中中国作者占比较高。我国期刊中,《森林生态系统(英文)》和《动物营养(英文)》国际论文比率也相对较高,说明期刊国际化影响力是科学共同体的必备属性。

2.国际影响因子

国际影响因子的正负效应均很明显,13种期刊的国际影响因子中,较高数值的均非我国期刊(表1)。从积极意义上看,数值高说明该刊国际化程度高,国际被关注度高,国际影响力大。追踪文献分布可知,Bioresource Technology的平均国际影响因子为3.04,但其中有40%—50%国际引用来自中国作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学科的创新引领发展亟须有计划、大体量地建设本土高国际化影响力的期刊。

3.国际即年指数

13种期刊在不同年份的国际即年指数差异较大(表1)。从4年的平均值看,对标的6本期刊国际即年指数较高,美国的Annual Review of Animal Biosciences虽为年刊,但当年被关注度相对较高。可见,综述型期刊发文当年更容易被国际学者关注,即便为年刊,受关注度也相对高。因此,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组约有国际视野的综述,不失为快速提高国际化影响力的一种办法。

4.社交媒体传播AAS评分

Altmetrics指标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有着比引用指标更快的响应和反馈,论文发表后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各方面的关注,时效性强[2]。13种期刊每年的社交媒体传播评分(AAS)均值差别较大,范围为0—2553次(表1)。其中,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的AAS均值超过1000次且呈上升趋势,说明其在社交媒体上受关注度较高。我国样本期刊的AAS均值整体较低,主要因为期刊创刊时间较短且发文量少,因此,在社交媒体宣传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5.多维度的期刊影响力指标综合表征

基于多维度的期刊影响力指标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期刊的综合发展水平。本研究在测算期刊国际化影响力指标基础上,通过离差标准化法对样本期刊的载文量、影响因子、国际影响因子、即年指数、国际即年指数、社交媒体AAS评分等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雷达图对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见图1。雷达图中的面积越大,表示各指標综合表现越好。面积位于前4名的均为对标期刊,分别为Bioresource Technology、Annual Review of Animal Biosciences、Current Forestry Reports和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我国期刊《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英文)》和《动物营养(英文)》的综合指数相对较高,说明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在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还有待提升。

三、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的相关措施

1.扩大载文规模,坚持中国特色的质量底色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集聚效应首先表现为相当规模的载文量,其背后关系到大量科学家和各国重要领域的科研成果,产生的直接效果就是相对规模的信息量形成稳定的影响力,获得较高的国际显示度[3–4]。本研究发现,13种农林英文科技期刊的年载文量差距较大,2016—2019年期间的总载文量为73—6509篇,载文量较高的4种期刊中,《农业科学学报(英文)》为我国期刊。

虽然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的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同学科国际期刊相比,整体载文量依然较低。随着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变革,办刊人和作者都意识到要把更多优质原创性论文刊发在中国期刊上,对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赢得世界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在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中形成中国特色的质量底色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对标国际化标准,立足本土实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是必然的选择和追求的目标。

2.建设自主期刊服务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际化效益的知识服务平台

新的传播模式下,期刊传播力提升由数媒和融媒为主导来实现,因此在内容硬核的基础上,国际化知识服务平台需整合期刊出版传播上下游全产业链,形成自主期刊服务产业链,使其知识服务对象不仅包括读者群,还涵盖作者产出环节、同行评议环节、编辑出版和传播环节以及成果产业化环节。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仅要提升期刊所代表的文化影响力,还要建设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经济产业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出版平台和学术发展生态环境,吸引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这已在部分英文期刊的发展上初见成效。对标国际一流期刊,打造集国际化投审稿、全球同步发布传播、科学大数据服务、跨国学术评价功能于一体的期刊知识服务平台,通过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实现农林英文科技期刊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助推期刊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运营管理是今后的发展路径。

3.借助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发挥编辑出版人才功效

融媒体时代,期刊的宣传营销与学术成果生产同等重要,推进期刊媒体融合可以促进学术信息的多级传播和精准传播。本研究显示,AAS分值高的期刊国际化影响力指标也较高,而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社交媒体传播AAS分值不高,亟须加强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宣传力度。在国外设立编辑部、聘请国外华人学者、借助商业平台等方式进行社交媒体推广,提高国际可见度和关注度,是当前提升期刊国际化影响力的有效举措。

新时期,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精通编辑出版实务,适应期刊国际化需求,具备融媒体时代期刊运营能力的办刊队伍,是我国农林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环境下,新媒体编辑出版人才在传播影响力提升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类编辑出版人才应以开放包容、共赢共享为理念,搭建科学共同体框架下的出版传播体系,促进我国重要学科领域科技期刊健康发展。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的核心任务,是整个期刊界的大事,我国已具备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良好基础,期刊界应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作为努力方向,带动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向上提升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丁佐奇,李楚威. “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的多维度指标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9):1201-1208.

[2]欧桂燕,马廷灿,李瑞婻,等. 2013—2018年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特征演变分析[J]. 情报学报,2020(3):243-252.

[3]田瑞强,潘云涛. 全面画像视角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9):1111-1119.

[4]肖宏. 冲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练就四大能力[J]. 科技与出版,2019(10):29-34.

猜你喜欢
农林一流影响力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2年15期)2022-11-08 10:58:04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天才影响力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9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中国军转民(2017年8期)2017-01-25 14:21:26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