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宇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资源型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却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中国的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势必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此需要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绿色方案,推动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从而加快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利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结合4个绿色转型升级的企业案例,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希望得出有利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理论支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贡献的资源型企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资源型企业在早期中国发挥出了巨大作用,直到现在还在持续推动着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早期野蛮无序的发展中,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绿色创新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理念和创新理论的有机融合,绿色创新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有关资源型企业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者们虽尚未达成共识,但却有着相似的见解。作者理解为:以开发、加工地下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同时拓展相关业务和提供服务,依靠拥有的资源实现企业利润,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绿色创新的实践发展较早,而理论部分起步较晚,至今关于绿色创新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统一。作者认为: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心,一切能够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行为,包括在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考虑企业经营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活动[1]。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容可以概况为经济收益、环境收益、资源收益和社会收益[2]。经济收益是指企业必须将追求高产量转为追求经济收益。环境收益是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收益是指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社会收益是指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并作出贡献。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只有包括以上的内容,才能实现企业绿色转型。
本文选用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尚德太阳能)、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牧原食品)、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汽车)和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马钢集团)4家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转型实践作为研究的样本,尝试通过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得出企业成功转型的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案例基本情况概述
资源型企业作为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也是逐渐成长的过程。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资源型企业转型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发展、成长、成熟、衰退。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其产业特点、效益状况、资源状况与发展困境会存在差别,因此,要根据企业所属的发展阶段提出对策[3]。
转型的第一个阶段:发展期。在这个阶段,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转型初期的成果正在逐步显现,企业还需要不断增加投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增加生产规模和员工人数,进一步提高融资水平,此阶段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策略如表2所示。
表2 发展期各企业转型困境和对策
转型的第二个阶段: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产业布局的步伐,增强自身实力,技术趋于成熟,区域竞争水平增强。此时企业外部环境良好,有利于绿色转型,成功率高。企业应重视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政府合作建立扶贫机制,推动企业文化转型升级。此阶段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策略如表3所示。
表3 成长期各企业转型困境和对策
转型的第三个阶段: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处于最理想的状态。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客户认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内部制度和管理模式比较健全。然而企业在发展和成长期经过艰苦奋斗后,往往在战略规划上趋于保守,不敢尝试新的领域。因此,企业应关注顾客的真实需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阶段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策略如表4所示。
表4 成熟期各企业转型困境和对策
转型的第四个阶段:衰退期。在此阶段企业的发展缓慢,市场份额缩水,面临衰退退市和蜕变发展的抉择。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卸去光环,再出发,转换企业形态,优化企业结构,必要时寻求产业链上下游转型。
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4个资源型企业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在4个发展阶段面临的内外部的困境和对策,得出如下对策[4]:
制定绿色转型战略,转型战略要符合企业,不断迭代完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日常经营中,从而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之一[5]。优化强化产业结构,寻求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化升级,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重构现有经营业务,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上下游资源整合,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规范内部控制标准,搭建企业管理框架,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完善奖惩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建立轮岗机制。注重技术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和激励机制,塑造员工使命感和归属感[6]。完善政策监督监管,加强政策上引导监管,支持鼓励转型升级,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市场良性竞争。
(编辑: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