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琳
摘要:那么小数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再认识呢?自然数,分数,小数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所以对于《小数的意义》这节课需要进行更深入思考的和更深层次的挖掘。
学生在小数的认识上拥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说不需要特别的教学,学生就能会认、读和写小数?那为什么教材编排里面还要再认识小数呢?小数与整数、分数有共同本质特征吗?
本文将以第二阶段《小数的意义》为例,运用几个学习素材,将小学阶段“数的认识”建立联系,探究数学学习的本质。
一、教材对比,双向分析
本文选择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进行对比,通过纵向对比了解学习的知识序,通过横向对比选择合适学习素材。
(一)纵向对比,追本溯源
两个版本教材都是先学习自然数、分数的认识再到小数,小学阶段对于“数的认识”的编排上保持概念、原理、法则、研究内容与过程的一致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整体意识,加强知识内在联系,健全完善知识体系。不同的是北师版在初步认识没有把小数与十进分数进行联系,而是放在再认识前安排了一节课专门引入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二)横向对比,重组素材
北师版强化生活情境、生活中的小数经验的积累。小数模型在四下才引用米制模型、正方形模型等,通过“细化单位”产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这样的小数的计数单位,再去解释、学习生活情境中的小数。
二、单元视角,三重策略
(一)单元思想,重“数”认识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单元思想教学的背后都有一个“大概念”,如果将小数的知识作为一个大单元,那么它背后的大概念就是“数”的认识。为了保持“数的认识”的整体性,数本质的一致性,培养学生将学习经验进行有效的迁移的能力,构建整个数的体系中,实现学生学习有深度和可持续发展。
(二)单元建构,重“结构、联系和迁移”
的核心概念是十进制与计数单位,小数出现的目的的是对十进制的补充说明。所以在教学时要把十进制、计数单位与小数的相关内容进行着重关联,突出核心概念,建立知识体系,合理利用学习素材的进行知识的结构、联系和迁移。
(三)单元重组,重学习素材的适时、适度
探索小数的意义要在“小数和整数”与“小数和分数”之间作平衡,保持单元教学中学习素材的适时和适度。在长度、面积模型中通过度量、测量得操作体验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在多样表征中体验和建构小数模型;在数学工具数轴、计数器中体验数的认识的一致性。
三、教學设计,一课研究
(一)教学目标
沟通计数器与面积模型、竖线图以及“元”“米”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与“十分”。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唤醒认知,多元表征,构建“1/10=0.1”
问题1:出示小数(1.1),你们认识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两个1 有什么联系?(构建1/10=0.1)
问题3:如果一个正方形表示“1”,你能表示出0.1吗?用前面学到方法试试。
小结:我们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不管是1元,1米,1个正方形都是,先找到1,然后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
环节二:创造计数器,感受“十进”“十分”
问题:1.1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表示?在计数器上画一画。
小结:在创造的过程中,同学们非常厉害地在计数器上创造了十分位,只要在十分位上拨几个珠子,就是一位小数0.,也是十分之几。
环节三:迁移知识和方法,产生二位小数,三位小数
问题:用你喜欢的材料表示出1.23,动手试试。
小结:都是0.01,将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0,也就是0.01。看来几格就是百分之几几,也就是0点几几。
环节四:通过拨一拨数一数,感受“十进”“十分”
问题:在计数器上拨出最大的两位小数和最大的三位小数吗?如果在千分位上再拨一颗珠子,这个小数会怎样?
总结:整数和小数是一样的,相邻两个数位之间都存在10倍关系。从右往左是满十进一,从左往右是依次十分。
环节五:巩固提升,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图7),发现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比刚才的过程,你又有什么发现?
小结:这四幅图之间也有10倍关系,根据1位置的不同,其他位置也发生变化,研究小数整数时,要先确定1。
环节六:课堂小结,了解数学文化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小数有了哪些再认识?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2.(小故事)理解数学文化中的“细分计数单位”,感受小数之“微”。
(三)板书设计
学习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应用,而是要用单元视角、把握知识的整体架构。教师在备课是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本质特征,在教材研究的基础上巧用学习素材,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完善结构的知识链,教学过程是构建知识体系,学习数学思维方式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有所长,有所思,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张秋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小数的意义与运算”主题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1(11):4-7.
[2]闫天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策略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