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创新更好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

2022-06-11 08:53中共湖南省委改革办课题组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试验区

中共湖南省委改革办课题组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湖南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载体,自2020年9月设立以来,始终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了“湖南智慧”。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立足“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对标国际国内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以更深层次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让制度创新更好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

瞄准痛点精准施策,多管齐下补齐要素保障短板。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双轨制供地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标准地”控制性指标体系,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在自贸试验区内拓展“标准地+承诺制”用地模式。优先通过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产业项目投资协议,同步开展土地招拍挂准备工作和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工作。打造产权服务综合体,构建成熟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广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新模式,将知识产权纠纷全流程在线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或调解书等环节向自贸试验区推广。鼓励龙头企业牵引高校创新基地,共同打造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开展现代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区域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对接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畅通税务、政务、海关、司法等信息数据流动,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客户全方位“数字画像”。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走廊”两端的金融资源,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基金发展力度。

加強补链延链强链固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响“湖南制造”,培育先进龙头企业集群。加强行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和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品保护,推进先进制造业示范项目,支持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设立国际产品标准中心和行业技术标准中心,依托“一带一路”积极开展集群治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多部门联手建设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提出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清单,制定关键配套产品工程化攻关清单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配套产品补链清单,引导自贸试验区龙头企业采购补链清单内的配套产品。开展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搭建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以主城区为核心,以湘江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和网状式地铁经济辐射圈为驱动,重点做好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检验检测认证和品牌管理等。

推动重点方向原创技术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力度。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技术脱钩的威胁,除传统海外招才引智和直接成果技术转移,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对外合作窗口的优势。积极探索柔性协同创新机制。保持与国际科技前沿同频,推动原创技术创新突破。依托长沙片区电子信息优势产业,聚焦智能装备、智慧工厂和智能网联汽车三大重点方向的原创技术发展,强化场景应用,推动数字技术落地转化能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高地。推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按照“一中心四平台”模式,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辐射作用。通过联动新兴科技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空间,帮助原创技术产业、优势产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行业在片区外的“早日长成”。在初创和原创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给予项目和初创企业更大支持,支持其发展壮大,辐射形成环大学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发展闭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力度,迅速扩大战略新兴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

强化科技人才政策支持,完善创新平台合作机制。创新引入国内高端人才机制。给予高端或紧缺人才适当补贴,完善引智、引才配套措施。探索创新外籍人才留居政策。将“人员自由流动”变为“人员自由执业”,允许一定范围的境外人士自由执业、参加国内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等。举办高规格论坛、洽谈会。吸引两院院士和国外一流科学家来湘研究研修。努力构建以技术创新、创业发展为特色的人才特区,形成高标准科技人才生态圈。推动探索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区域间与区域内的创新合作,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同时进一步通过深化科技政策便利化改革,搭建综合性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国际金融港,构建“1+N”法律金融体系,健全多元化融资体系,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杠杆和风险补偿作用,优化科技政策支持。

创新监管途径,完善制度体系。一方面,完善海关监管制度。借鉴进博会经验,进一步研究推出以“展转跨”“展转保”等方式优化博览会展品变商品流程,提高国际展会的溢出效应。完善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加大信用等级差别化通关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和风险预警。推广“海关ERP联网监管”“互联网+核查”等方式,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建设,弱化金融风险,分级建立企业资金风险监测协调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资金风险管控工作。保持打击非法集资高压态势,推进融资担保机构规范安全发展。积极整合机构职能,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参与市场监督。推行“互联网+大数据”“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完善行政执法在线监控系统,并针对不同事项差别化制定监督机制。

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构建高效能开放通道。建立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平台,用大数据为多式联运系统赋能,实施免海关封志制度,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推进铁路舱单与海运、公路、航空舱单共享和舱单分拨、分拆、合并,建立完善适合内陆多式联运的标准规范和服务规则,创新内陆型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另一方面,优化金融产业布局及组织结构体系。鼓励多类型金融机构入驻,建立为金融业服务的社会性组织,制定适合的优惠政策,列明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清单指引,以进一步扩大与开放金融市场。推动双向便利的跨境投资,允许外资管理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发起管理基金,鼓励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合作。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行政咨询体系,支持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

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精准服务内陆深化改革。一方面,积极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搭建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出口信用统保平台,引进中介招商,助力稳外贸、优招商、深化内陆改革开放等政策效应的发挥。依托财政政策加大数字经济公共资源、公共品供给,依托高校基础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设立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网格化综合服务载体。另一方面,逐步搭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健全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国际标准创制;完善促进国际便利化运输相关政策和双边运输合作机制。

(执笔:曾剑光、陈若杨、侯俊军、谢锐)

猜你喜欢
试验区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立法护航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解读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农村改革试验区:226批次任务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