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蔷
1983年,福建农学院年轻干部林占熺出差到长汀。当地为了种香菇,把能砍的树都砍了,致富尚未成功,严重的水土流失反而加剧了贫穷。在那里,林占熺看到了耕地的沙化、生态的恶化,更看到了由此导致的当地百姓“生活贫化”。忧心忡忡的他忍不住陷入沉思:能不能用草代替木头?能不能把救穷和修复生态一起解决?
这趟闽西之行,改变了林占熺的人生方向。他辞去福建农学院的行政工作,开始专心研究“以草代木”,一研究就是近40年。其間,他发明菌草技术,解决了菌业生产中“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仅“以草代木”栽培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以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其技术发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他率领团队筛选、培育出48种菌草植物,能满足59种食药用菌的栽培需求,能用来治理风沙,还能用来发电造纸,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9项、国家发明专利25项,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他把菌草技术推广至全国31个省500多个县区,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扶贫状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人民友谊贡献奖”“中国援外奉献奖银奖”等诸多荣誉。2021年,他又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探索,小菌草成“新大陆”
林占熺从事“以草代木”研究后,一切工作都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过去的香菇、木耳、灵芝都是用树种,没有用草的。”他索性把农村最常见的秸秆、甘蔗渣、野草都当成了研究材料。没有研发设备,他就从废弃自行车上取下钢线,磨光后作为接种针;从其他实验室借来试管,用于培育菌种。他还借了5万元当研发经费,相当于当时全家年收入的40多倍,把大家都吓到了。正在上小学的女儿一脸严肃地对他说:“爸爸,你欠了这么多钱,我长大了可不替你还。”
历经3年呕心沥血的研究,1986年的一个深夜,实验室的培养基里长出第一朵香菇,“以草代木”终于取得突破。回想起当年的场景,林占熺仍激动不已:“我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以后发展菌业,可以不用砍树了。”
此后,林占熺带领团队筛选、培育出多种菌草植物,满足了不同食药用菌的栽培需求。一门新的学科——菌草技术就此诞生,即改变传统的木材生产食用菌方式,采用各种野草、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综合性生物新技术。林占熺因此被誉为“菌草之父”。
扶贫,小菌草成“幸福草”
从1986年开始,菌草技术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被福建省列为闽宁对口帮扶、智力援疆、科技援藏、帮扶贵州黔西南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988年,林占熺赴福建尤溪推广菌草技术,陆续举办了120多期菌草技术免费培训班,参加听课的人数近2万。有一次,林占熺乘坐的长途客车半路失控翻下山沟,他摔断了两根肋骨,不省人事。术后,医生要求他至少在医院疗养、观察7天,但一想到“自己的时间就是农民兄弟的金钱”,他待了4天就赶紧出院,忍着剧痛又跑到尤溪。
1997年,林占熺和助手带着 6箱草种去了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彭阳冬天滴水成冰,昼夜温差大,他们担心影响食用菌生长,经常住在半地下室的菇棚里,夜间起来观察温度变化。宁夏菌草扶贫技术使1.75万户农户受益,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典型扶贫案例。
如今,菌草技术已让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农民兄弟称林占熺为致富的“财神爷”,称菌草为“幸福草”。宁夏有位老人还编了顺口溜:“菌草菌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治沙,小菌草成“神奇草”
在扶贫的同时,林占熺又率领团队投入到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沙固沙、改良盐碱地等研究中,攻克各种难关,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形成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并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列为全流域推广项目。黄河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都建立了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2013年4月,林占熺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种植菌草固沙防沙研究。这片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八大沙漠之一、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也是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为气候恶劣,他们种下的菌草历经7次“死而复生”,终于制服流沙。这“神奇草”让荒漠“长”出绿洲,也让人们惊喜不已。林占熺却并未止步,他甚至有了更远大的目标:种下“黄河千里菌草生态屏障”,让黄河水早日变清。
援外,小菌草成“中国草”
1994年,菌草技术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1995年,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将菌草技术列为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培训项目。此后多年,林占熺秉持“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信念,多次创造性地完成菌草技术援外任务。
1996年,林占熺团队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推广菌草技术。当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阶段,困难重重。林占熺团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成功使菌草落地生根。
201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19年在联合国举办的菌草技术会议上,时任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指出:“通过菌草技术,中国给我们讲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现在已经分享到100多个受益于这一创新的国家。”
林占熺及其团队先后为106个国家培训学员7800多人,并在斐济、缅甸等13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或基地,让成千上万农户受益。在一些国家,菌草被誉为“中国草”,甚至有不少“菌草迷”给儿女命名叫菌草。
年轻时,林占熺长期扎根山区从事菌草研究,长期在贫困地区从事菌草推广,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从事菌草生态治理。如今,80岁的他依然在为推广、改进、应用菌草技术奔波着,操劳着。壮士暮年,雄心不已。他说:“今生今世能做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我满足了。我愿为菌草献出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