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储层孔隙度迭代反演方法

2022-06-11 01:24刘永雷白建朴李青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2年3期
关键词:横波泥质饱和度

田 军 刘永雷 徐 博 白建朴 李青霖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0 引言

孔隙度是指示储层物性的关键参数之一,可用于精细油藏研究。岩石物理反演是定量预测孔隙度的主要手段,其思路是以岩石物理模型为基础,利用纵、横波速度等弹性参数反演孔隙度、泥质含量等物性参数[1-5]。现今的岩石物理反演方法主要以非线性岩石物理模型为基础,构建反演目标函数,并采用非线性算法求解,如蒙特卡洛法、模拟退火法等。但此类算法多解性强,且计算量巨大[6-8]。为此,近年来人们研究了线性反演方法。Grana[9]提出了对岩石物理模型线性近似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三参数(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与饱和度)线性化反演,大幅降低了计算量与反演多解性,为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凌东明等[10]针对远离均值点模型近似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采用岩性约束相分段近似Xu-White模型,提高了储层物性预测精度。张佳佳等[11]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阻尼最小二乘算法直接求解线性化岩石物理反演问题,提高了三参数反演的计算效率。

现有的岩石物理线性化反演方法均为三参数反演,是将叠前弹性反演得到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作为已知量,求取孔隙度、泥质含量与饱和度三个未知量[9-11]。与纵、横波速度相比,密度对反射系数贡献较小,反演密度需要更大的叠前地震道集角度范围[12-13]。在储层深埋条件下,由于叠前地震道集反射角较小,导致密度反演结果不可靠; 在忽略密度项的情况下,岩石物理三参数反演方程为欠定形式,无法得到唯一解,从而限制了现有岩石物理线性化反演方法对深埋储层的预测。

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算法的储层孔隙度反演方法。该方法是在岩石物理模型线性近似的基础上,推导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线性关系式,然后基于贝叶斯理论构建孔隙度迭代反演目标函数,再利用二分法迭代求解。该方法不依赖于密度项,适用于储层深埋条件的孔隙度反演。

1 孔隙度迭代反演方法

1.1 线性反演的局限性分析

岩石物理模型是岩石物理反演的基础,建立了储层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d=f(m)+e

(1)

其中

(2)

式中:d为由岩石纵波速度VP、横波速度VS和密度ρ组成的向量;f(m)为岩石物理模型函数,m为由孔隙度φ、泥质含量φ和含水饱和度SW组成的向量;e为误差向量。岩石物理反演以式(1)为基础求解模型参数m。在一般情况下,f(m)为非线性函数,需采用复杂的迭代算法求解,而此类算法多解性强,且计算量巨大,难以用于生产。为此,采用泰勒级数展开f(m),保留一阶项得到线性近似式

d≅f(m0)+Jm0·(m-m0)+δ

(3)

其中

(4)

式中:Jm0为f(m)在已知点m0处的雅可比矩阵,在反演过程中可将m0设置为常值模型;δ为e的一阶近似。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目的层特征选择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建模,得到适合的模型参数,进而计算f(m0)与Jm0。

令b=f(m0)-Jm0·m0,对式(3)重新整理,得到储层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式

(5)

式中:b(P)、b(S)和b(ρ)分别为泰勒级数展开后纵、横波速度和密度对应的系数项;δP、δS、δρ分别为泰勒级数展开后纵、横波速度和密度对应的误差项。现有的岩石物理线性反演方法均以式(5)为基础,构建目标函数求解[9-11]。式(5)为正定方程组,将叠前弹性反演得到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作为已知量,可以得到唯一的孔隙度、泥质含量与含水饱和度参数。但在储层深埋条件下,叠前道集反射角较小,无法达到反演密度需要的最小角度范围。若忽略密度项,则式(5)改为

(6)

式(6)包含两个方程、三个未知量,为欠定方程组,以此为基础进行岩石物理反演无法得到唯一解。因此,在储层深埋条件下无法得到可靠密度反演结果,导致常规岩石物理线性反演方法不适用。

1.2 孔隙度反演方程推导

式(6)为储层深埋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及饱和度的线性关系,雅可比矩阵系数项反映了不同物性参数对速度的贡献程度。在油、水两相饱和岩石中,孔隙度变化对速度影响最大,泥质含量次之,饱和度最小[14],即纵、横波速度对饱和度变化不敏感。为此,将饱和度作为扰动项,则式(6)变为

(7)

由此可见,当给定初始饱和度时,式(7)为正定方程组,利用纵、横波速度即可反演唯一的孔隙度与泥质含量。因此,可以式(7)为基础,基于贝叶斯理论构建反演目标函数。

为公式推导方便起见,令

则式(7)简化为

d′=G·m′+δ

(8)

依据贝叶斯理论,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正比于似然函数与先验分布的乘积[15]。假设误差项δ与先验模型参数m′均服从高斯分布,基于式(8)可构建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近似式

P(m′|d′)≅λ×

(9)

(10)

的最小值。为此,令∂L/∂m′=0,得到反演方程

(11)

1.3 饱和度敏感性分析

利用式(11)求解孔隙度与泥质含量时,需给定饱和度项,即反演精度与饱和度准确程度相关。为验证反演结果对饱和度的敏感性,应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已知油、水两相流体饱和岩石孔隙度、泥质含量与含水饱和度曲线(图1a),通过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图1b)。在正演过程中,选用适用砂、泥岩储层的Xu-White模型[16]作为岩石物理模型。为进行极限测试,给定不同常值饱和度模型,利用纵、横波速度反演孔隙度与泥质含量,进而分析饱和度对反演精度的影响。

图2为不同饱和度模型的反演与正演结果。由图可见:当含水饱和度为1.00时,反演、正演结果均与模型曲线存在较大偏差(图2a); 当含水饱和度为0时(与饱和度均值较接近),反演、正演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图2b); 当含水饱和度为0.50时(进一步逼近饱和度均值),反演、正演效果进一步提升(图2c); 当含水饱和度为模型均值(0.29)时,反演、正演结果与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图2d)。

图3为图2对应的反演结果绝对误差。由图可见,设定饱和度越接近模型饱和度均值,绝对误差越小,具体表现为:当饱和度为1.00时,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34,泥质含量平均绝对误差为0.106(图3a); 当饱和度为0时,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13,泥质含量平均绝对误差为0.042(图3b); 当饱和度为0.50时,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1,泥质含量平均绝对误差为0.033(图3c); 当饱和度为模型饱和度均值(0.29)时,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03,泥质含量平均绝对误差为0.011(图3d)。因此,对于油、水两相的流体饱和岩石模型,反演结果对饱和度模型的精度要求低,给定合理的常值饱和度模型,即可保证相对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说明反演结果对饱和度不敏感。

图1 油、水两相流体饱和岩石一维正演模型(a)储层物性测井曲线; (b)正演曲线各组分岩石物理参数为理论值[17],根据实际工区特点取砂、泥岩组分孔隙横纵比分别为0.150、0.005

图2 不同饱和度模型的反演与正演结果(a)饱和度为1.00; (b)饱和度为0; (c)饱和度为0.50; (d)饱和度为模型均值(0.29)蓝色为模型曲线,红色为反演结果,绿色为利用反演的孔隙度、泥质含量与给定饱和度通过正演得到的纵、横波速度曲线

图3 图2对应的反演结果绝对误差(a)饱和度为1.00; (b)饱和度为0; (c)饱和度为0.50; (d)饱和度为模型饱和度均值(0.29)黑色实线为误差曲线,红色虚线为0值线

1.4 孔隙度迭代反演流程

由上述分析可知,反演精度取决于对真实饱和度均值的搜索,常值模型的饱和度越接近真实饱和度均值,反演精度越高。为此,本文采用二分法迭代求解式(11),思路如下:

(1)分别设置初始模型的含水饱和度为0、1.00进行第一次反演,得到孔隙度与泥质含量,并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结合反演结果正演纵、横波速度,并计算正演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相关系数γ0、γ1;

(2)按二分法,对初始饱和度模型求平均,得到第二次反演所需的饱和度常值模型,即为0.50,并计算正演相关系数γ2,对比γ0,γ1,γ2,保留两项最大相关系数及对应饱和度进入下一轮反演;

图4 孔隙度迭代反演流程

(3)如果反演结果的精度满足要求,则终止迭代,输出最终反演结果,否则,求取平均孔隙度继续迭代,直到反演结果满足要求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上述迭代反演方法可忽略密度项影响,仅利用纵、横波速度即可得到相对可靠的孔隙度(图4)。

2 模型试算

为验证孔隙度迭代反演方法的可行性与反演结果的有效性,利用一维正演模型(图1)进行测试。以正演过程采用的岩石物理模型为基础,利用纵、横波速度迭代反演孔隙度与泥质含量。

图5为一维模型孔隙度迭代反演结果,图6为

图5 一维模型孔隙度迭代反演结果(a)第一次迭代(由二分法得到的饱和度均值为0.500); (b)第二次迭代(由二分法得到的饱和度均值为0.250);(c)第三次迭代(由二分法得到的饱和度均值为0.375); (d)第四次迭代(由二分法得到的饱和度均值为0.3125)红、蓝色线分别为反演曲线与模型曲线

图6 图5对应的反演结果绝对误差(a)第一次迭代; (b)第二次迭代; (c)第三次迭代; (d)第四次迭代黑色实线为误差曲线,红色虚线为0值线

图5对应的反演结果绝对误差。由图可见:随着迭代次数增加,饱和度均值趋于模型饱和度均值0.29,反演结果逐渐收敛(图5); 孔隙度、泥质含量反演结果绝对误差接近0(图6),并且收敛速度较快,2~4次迭代即可得到最优解。上述结果说明所提迭代反演方法可行、有效。

3 实际应用

M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凹陷,研究目标为底水块状油藏,埋深大于5000m,目的层为砂岩储层,厚度约为100m,以滨岸相沉积为主。储层物性相对均匀,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好,适合孔隙度迭代反演测试。该区W1井测井序列相对完整,包含纵、横波速度及密度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到孔隙度、泥质含量及饱和度。以W1井数据为基础进行岩石物理建模,选用适合砂岩储层的Xu-White模型[16]。

图7为M区岩石物理模型正演结果,可见实测曲线与正演结果较吻合,证明所建岩石物理模型有效。通过岩石物理建模,确定M区砂、泥岩组分孔隙横纵比分别为0.190、0.008,岩石物理基本建模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分岩石物理基本参数

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结果,结合叠前同步反演得到的纵、横波速度等弹性参数,并将饱和度分别为1和0的初始含水饱和度模型作为输入,进行迭代反演,求取孔隙度与泥质含量(图8)。

图8为M区孔隙度与泥质含量迭代反演剖面。由反演结果可见一条高泥质含量条带(图8b),且对应位置的反演孔隙度出现明显低值区(图8a),稳定泥岩段上覆于巨厚块状砂体之上,与钻井成果及地质认识相吻合。因此,反演结果较好地表征了目的层段储盖组合。为了进一步验证反演效果,提取井点位置的反演曲线进行分析。

图9为W1、W2井井位处目的层段反演结果。由图可见,孔隙度、泥质含量反演结果与实测曲线的相对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二者的绝对值在局部存在差异,其原因是迭代得到的常值模型饱和度与实际饱和度的差异所致。因此,反演结果对目的层段储层物性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对于纯油层或纯水层,反演精度高,但当流体性质存在纵向分异时,反演精度有所下降。

图7 M区岩石物理模型正演结果黑色线为实测曲线,红色线为正演结果

图8 M区孔隙度(a)与泥质含量(b)迭代反演剖面W2井揭示,在东河砂岩下段储层物性发生变化,泥质含量增加、孔隙度降低

图9 W1(a)、W2井(b)井位处目的层段反演结果

4 结论

本文以岩石物理线性近似模型为基础,推导了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线性关系式,并基于贝叶斯理论构建反演目标函数,利用二分法求解,迭代反演了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该方法不依赖于密度项,适用于储层深埋条件下的孔隙度预测,拓宽了岩石物理线性反演方法的适用性。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且应用效果较明显。

针对油、水两相流体饱和岩石,本文方法反演结果对饱和度模型不敏感,应用迭代反演方法可以得到相对可靠的孔隙度预测结果。对于纯油层或纯水层,反演精度高,但当流体性质存在纵向分异时,反演精度有所下降。对于气层,反演结果对饱和度模型的精度要求较高,可能会降低孔隙度迭代反演方法的适用性。关于含气储层的孔隙度反演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猜你喜欢
横波泥质饱和度
基于横波分裂方法的海南地幔柱研究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糖臬之吻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青海祁漫塔格那西郭勒泥质岩地层水敏性及其钻井液配方研究
泥质夹层的三维预测与地质模型的等效粗化表征
——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储集层为例
潘谢矿区深部裂隙发育特征的垂向测井反演分析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扬眉一顾,妖娆横波处
横波一顾,傲杀人间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