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张鑫,汤哲,方汉章,刘炎,宫贵贞
(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每年生产出的农作物数量逐渐升高,而农作物在收获完后,都会残留下大量秸秆,尤其以水稻、麦子、玉米等为主。农作物秸秆已成为农村污染的新来源。现今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燃烧秸秆,但是农村的老百姓为了方便下次播种,依然会选择放一把火,使其快速地燃烧完,严重污染空气,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性。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生物质资源。如何把这些生物质资源做到最大化利用,并且对环境不产生污染,需要国内外科学家们研究解决。因此,探索利用秸秆资源的新途径,可以极大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成,其结构致密,若要高效利用必须先进行预处理[1-7],打破其晶体结构,增加可触面[8]。本文用盐酸预处理麦秆,考查预处理条件对麦秆酶解制备还原糖的影响。
麦秆来自于江苏泰兴,用去离子水清洗后自然风干,粉碎后并用60 目筛筛分。然后将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90℃下干燥至恒重,于样品瓶中保存备用。实验试剂为分析纯,未进一步纯化。
RE52CS-1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HT型搅拌调温电热套,山东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贺德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6新世纪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1.3.1 预处理
称取干燥的麦秆1.0 g,加入含有0.8 mol/L HCl溶液的250 mL 烧杯中。麦秆与盐酸量的比例分别为1∶100,1∶75,1∶50。先超声30 min,然后用水浴加热至80℃,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反应毕抽滤,弃去滤液,滤渣称重,作为酶解原料。
1.3.2 纤维素酶解
称取上步酸解的麦秆,加入到250 mL碘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将其配成0.08 g/L的溶液,用缓冲液(0.1 mol/L醋酸-醋酸钠)调节pH 为4.8,加入酶,浓度为39 FPU/g(底物)。在50℃下搅拌反应12 h,然后静置物理降温,用离心机分离残渣,稀释酶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采用DNS比色法测定。
图1 为温度80℃、常压下、超声30 min,浸泡60 min,料液比分别为1∶100,1∶75,1∶50 时,麦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及木质素的脱除率。从图1可以看出,料液比对小麦秸秆的预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随着料液比的增加,小麦秸秆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保留率逐渐减少,木质素的脱除率逐渐增加。盐酸能与麦秆中木质素发生反应,使之分解为小分子进入溶液中被去除;而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破坏不大,保留率较高。
图1 料液比对麦秆酸解的影响
图2为80℃、常压下、料液比为1∶100,超声30 min,酸解30 min、60 min、90 min时麦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及木质素的脱出率。从图2 可以看出,在60 min,麦秆的木质素脱除率和半纤维素的保留率都最高,而纤维素保留率相比较30 min、90 min有所降低。综合半纤维的保留和成本,浸泡时间控制在60 min为最佳。
图2 反应时间对麦秆酸解的影响
图3 为80℃、常压下、超声30 min,盐酸浓度为0.8 mol/L,料液比为1∶100,1∶75,1∶50,酸解时间分别为30 min、60 min、90 min,再经过酶解所得酶解液还原糖含量。由图3 可知,料液比较低时,浸泡时间为60 min 时酶解产糖效果最好。随着料液比的增加,小麦秸秆的酶解产糖率逐渐增加,所以料液比越高对酶解产还原糖含量效果越好。在80℃、盐酸浓度为0.8 mol/L、浸泡60 min、料液比1∶100条件下生成5.7 g/L的还原糖。
图3 酸解时间与料液比对酶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麦秆用盐酸对其进行酸解,考查了麦秆与盐酸的配比和酸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料液比的增加,麦秆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保留率逐渐减少,木质素的脱除率逐渐增加,浸泡时间控制在60 min 为最佳。在80℃、盐酸浓度0.8 mol/L、浸泡60 min、料液比1∶100 条件下酸解麦秆,酶解后溶液中还原糖含量达5.7 g/L。